词条 | 赵均 |
释义 | 明代金石学家赵均(1591—1640)字灵均,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赵宧光之子。从其父传六书之学,又从燕山僧见林授大梵字,并诸图字母,移日分夜,父子自相讲习。喜搜金石,尝汇各种碑目识跋,及近代续出为见闻所及者,为《寒山金石时地考》。卒年五十。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赵均,男,1954年9月出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及钢结构的性能与设计方法,建筑结构、设备的抗震与减振消能等。 在研课题 高层建筑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阻尼器用于建筑结构减振消能的应用技术研究(横向课题)。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曾4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成果名称分别为: 地基基础与上部足尺结构共同工作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1995年); 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梁抗震性能与设计原理方法研究(1998年); 刚度变异对钢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1999年);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试验和研究(2005年) 《现代传播》副主编个人简介内蒙商都人。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学士,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编辑出版学博士在读,硕士生导师,现任《现代传播》副主编,副编审。曾获北京市新闻奖、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编辑等。 著作部分1、主编《透视中国—在广播学院听讲座》(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 2、参与撰写《古代汉语教程》(赵雪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8月) 3、参与采编《荧屏靓点—中国百名电视主持人访谈录》(朱学东、吕岩梅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5月) 4、参与撰写《大学语文(本科)自学考试指导与模拟试题.》(李佐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5、参与采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电视—台长、专家访谈录》(龙耘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8月) 论文部分1、《学术评价、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与名刊建设》,《现代传播》2009年第3期 2、《人口、家庭、健康传播中的电视传媒》,《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3、《基于编辑关系的编辑过程讨论》,《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6期 4、《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 5、《从编辑关系到编辑定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被选入《中国编辑研究(2008)》 6、《广播电视语体研究回顾》《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 7、《〈史记〉中的“夫”》《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 8、《关于编辑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暨南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篇目辑览 9、《伪学术语汇之于学术期刊编辑》《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第4期 10、《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网上之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与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二作者) 11、《网络语言概说》《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12、《构建高校校园网络虚拟文化》《高教教学与管理实践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13、《改革发端时期的院长》《奋进的脚步—治校方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 1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探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7月) 15、《浅谈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榜样作用》《回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2月) 16、《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引发的思考》《塑造灵魂的思考》(2001年1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7、《修辞学之于思想教育工作研究浅探》《新形势新思路 新探索》(2001年1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8、《营造校园学术气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Ⅱ》(2000年1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个人简介1960年12月25日生于天津,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同年进入南开大学,参与东方艺术系的筹建工作,1991年艺术系招生,开始任教至今,现为艺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教学指导委员、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主任。 教学(主讲课程) 实践课:《白描》(本科必修)、《人物写生》(本科必修)、《创作构图》(本科必修)、《材料实验》(本科选修) 理论课:《美术语言学》(硕士必修)、《中国画学研究》(硕士选修) 教材:《白描教学》、《美术语言学》、《古典线描画稿》、《白描写生范画》 论文《中国当代艺术之匮乏》(新华日报)2008年 《在张力结构中再生》论现代中国画教学与创作 (中国美术论坛文集)3期2009年9月陕西美术出版社 《范曾与南开美术教育》 (范曾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2007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俞剑华学术思想的历史意义》(新视觉艺术)2009年5期 《高山揽胜》(艺术百家)CSSCI核心期刊2008年 《论中国当代艺术之匮乏》(全文)2008年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全文2008年4期 《美术语言与材料》2008年 《论日本画对傅抱石的影响》(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1期 《为神州赋彩》(浙江美术报)2007年 《灵魂锚钉在天上》(天津人美)2006年 《自在之维》(中国书画界)2009年2期 《论中国画教学与实践》(实验室教学)2009年5期 主编:《范曾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2007年 作品曾在台湾、香港、以色列、日本、美国等国家展出并收藏。 创作作品一、意笔人物画: 1《携酒兰亭》、2《临风志逸》、3《书圣临池》、4《紫气东来》、5《钟馗神威》、6《八仙图》、7《梦游天姥吟留别》、8《江上清风》、9《夜宴桃李园》、10《竹林雅集》、11《魏晋风流》、12《流水清兮》、13《渔父》、14《屈子行吟》、15《风生水起》、16《不可居无竹》、17《风云际会》、18《曾子之志》、19《高山流水》、20《龙场悟道》21《流觞曲水》、22《太极莲花》、23《一片冰心》、24《问礼》、25《山阴道上》、26《素心高士》等 二、白描: 1《山高水长》2《暮年》3《孔雀梦影》4《多梦时节》5《初夏》6《岁月》等 三、水墨: 1《晚风渐凉》2《黄河阵》3《春之歌》4《河北农民》5《岁月沧桑》等 四、主题创作: 1《天路》(发表在60年美展天津卷2009年) 2《南开之光》(纪念南开80年1999年) 3《篝火》(参加世界青年美展1985年) 4《晚霞中的唢呐》(毕业作品1985) 五、插图: 叶嘉莹先生古代诗词系列讲座插图30幅,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播放 六、当代艺术作品: 1《红色情感》(组画)1994年2007在台北展出,台湾(艺术家)390期艺术类核心刊物刊载并介绍 2《拯救》(组画)1997年2007年天津6号院现代水墨展,台湾(艺术家)390期艺术类核心刊物刊载并介绍 3《走上十字架》(组画)2000年 七、画集: 《赵均作品》2007华夏美术出版社 《赵均书画作品展》2009深圳发展银行主办 八、校庆活动: 策划编写《南开之舞》南开史诗(纪念南开85年校庆演出节目) 参与策划南开90周年校庆节目。 学术活动参展: 世界青年年美展1985年、中日青年学生联展1986年、 全国美展1994年、迎接香港回归展深圳1978年、天津建卫六百年纪念展2005年、天津六届青年美展2006年、建国60年美术大展(天津展区)、中韩绘画艺术大展2007年、两岸艺术交流展2007年台北中山纪念堂、 个展: “赵均书画展”深圳发展银行梅江“天玑财富”主办2009年 交流: 策划组织“两岸艺术交流展”2007年台北中山纪念堂、(与台湾文化大学联办) 参加“诗词书画音乐演出展示”2007年赴葡萄牙,在弥尼奥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中国大使馆举行) 2008年应邀参加周积寅先生70华诞学术纪念活动,发表论文《高山揽胜》 2009年应邀参加 “俞剑华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俞剑华学术思想的历史意义》 2009年参加中国美术-西安论坛“写意、水墨、中国画教学”研讨会,发表论文《在悖论中重生》论现代中国画教学与创作。 讲座、沙龙与实验教学 讲座题目: 《技术与超越》2004年文学院,《谈第二届北京双年展》2007年文学院 主持: 本系举办的各类讲座、展览 组织操办“庆贺范曾先生七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展览、文艺晚会2007年 持续多年与本系教师组织、指导、“艺术沙龙”学术活动 与本学科教师组织指导名为“印迹”的艺术创作、研究与展示活动(实验性教学)2009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