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建忠
释义
1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1.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赵建忠,男,1963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从事古典文学特别是红学的研究和教学,曾发起组织首届全国中青年和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学研讨会,为中国红学会理事、天津红学会秘书长。2.桂林爱华书画艺术教育学校中级研究员,赵建忠,中级研究员。男,汉族,1955年生于陕西省彬县。1973年初中毕业于彬县中学。艺术专长,书法兼绘画。33.藁城市人大副主任、党组书记,赵建忠,男,汉族,1955年生,河北藁城人,1974年入党,1972年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毕业。

人物简介

赵建忠,男, 1963年生,中国当代红学家,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特别是红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发起组织首届全国中青年和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学研讨会。受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学术经历和成就入选《红楼梦大辞典》(增订版)“红学人物”和“红学书目”相关条目以及“国内外红学专家—互动百科”词条,《人民日报》、《文艺报》、《今晚报》曾报道,并多次被校科研处年终考核的“绩效奖”所认定。

基本资料

姓名:赵建忠

出生年月: 1963年5月

政治面目: 民盟盟员

职 称: 教授

最终毕业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

毕业时间: 1992年

学历情况: 研究生

学位情况: 文学硕士

主要担任课程:古代文学、红楼梦研究、《红楼梦》与明清小说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红学研究

主要专著

专著类:

1.《红楼梦续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9月第1版

2.《红楼管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3. 《红学流派批评史略》

主要论文

论文类(*号为代表作):

*1.近代中国三次社会转型与红学批评范式的转换,《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2.回到中国悲剧,《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

*3.二十世纪外来文化思潮的涌入与《红楼梦》研究学术空间的拓展——兼论红学比较学派的发展前景,《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4期。

*4.二十世纪红学流派的冲突对垒与磨合重构——兼论新世纪红学流派的发展态势,《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4期。

*5.红学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兼论新世纪红学的范式选择,《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2期。

*6.红学流派批评史的建构设想,《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3期。

*7.探佚、新索隐、原型研究及其它——刘心武“秦学”的理论困境和文献缺乏,《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1期。

8.一粟未著录的仿作《新红楼梦》、《风月鉴》及其它,《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期。

9.未著录的清人周百於《六续红楼梦》新材料之考释,《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期。

10.新发现的铁峰夫人续书《红楼觉梦》及张船山有关资料叙录,《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2期。

11.《红楼梦续书研究》补考,《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12.红楼梦续书的源流嬗变及其研究,《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4期。

13.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4期。

14.面向二十一世纪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1期。

15.首届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期。

16.廋信文章老更成——深情缅怀杜景华老师,《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4期。

17.从“美人沦落,名士飘零”看狭邪小说的多层意蕴,《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18.斑竹一枝千滴泪——林黛玉原型及其文化蕴涵,《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

19.题咏派红学的缘起、衍化及价值新估,《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3期。

*20.当前红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及发展态势前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1.二十世纪红学研究的历史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2.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差异看“崇武尚侠”的社会心理,《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

23.回顾与展望——三次中青年红学研讨会的思考,《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24.程刻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考辨的学术进程,《南都学坛》2000年第2期。

25.用动态文学观考察红学诸流派的利弊得失,《南都学坛》2002年第5期。

26.解味寻梦辟新天——《红楼梦精解》管窥,《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

27.程刻本后四十回作者的探寻轨迹,《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28.苦恋与苦悟、拯救与逍遥——贾宝玉的精神家园,《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29.走出“文化壁垒”的红学——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红学研讨会的思考,《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6期。

30.文本的回归与超越——两次全国中青年研讨会的思考,《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31.弥纶群言,独出机杼——邹自振《红楼梦发凡》品读,《闽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32.《红楼梦》治家理财刍议——贾府盛衰轨迹的考察,《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33.俭则兴,奢则败——《红楼梦》理财问题刍议(上、中、下)作者:徐世钜 赵建忠 陈光焱 黄文模,《财政》1990年第4、5、6三期连载。

34.脂钞程刻红楼版本的文化意蕴及研究者的价值取向,《津图学刊》2002年第3期。

35.红学的歧路与出路——刘心武“秦学”的理论困境与当代红学方向的选择,《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6.《红楼梦》在国外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7.评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兼论红学研究学术空间“公众共享”问题,《艺术评论》2005年11月,第24期

38.红学研究的学术空间与“公众共享”问题——兼评作家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9.未著录的逸梅氏评点本《红楼姊妹篇》及作者补考,载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论文集《文化、传播、教育》1999年5月。

40.红学史论的新构架——陈维昭著《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及其它,《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3年卷。

41.“红学”一词的新考及“红学”的定位问题,《中国现代教育论坛》2002年卷。

42.红学题咏派的类型及存在载体形式,《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1期。

43.明义题红诗及序真伪考辨,《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2期。

44.张宜泉及《春柳堂诗稿》辩证,《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3期。

45.从曹雪芹早期手稿的传阅看《红楼梦》版本系统,《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4期。

46.红学题咏派“伤情补恨”的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5期。

47.红学题咏派作品体现的“色空”观念,《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6期。

48.红楼百美诗、本事诗渊源及流变,《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第47期。

*49.从“自传说”、“典型论”向新批评范式的转换看当代红学的发展——百年红学若干个案的考察与反思,《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0。两百年来红学流派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当代红学新批评视野的建构,《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4期。

*51。古典小说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辩索原,《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获奖情况

1.《明义题红诗及序真伪考辨》,香港新闻出版社的优秀论文一等奖。

2.《红学题咏派的类型及存在载体形式》,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优秀论文一等奖。

3.《红楼百美诗本事诗渊源及流变》,香港新闻出版社优秀论文一等奖。

4.《从曹雪芹早期手稿的传阅看红楼梦版本系统》,香港新闻出版优秀论文一等奖。

5.被《中国当代教育杂志》聘为副主编,此杂志由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

6.《在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5期刊登〈红楼梦续书研究〉书讯。

7.“红学”一词新考及其它 刊登在1999年1月23日《今晚报》。

8.关于续书的书评:红学研究的补白之作 (赵金铭)刊登在1998年4月10日《今晚报》。

9.王蒙新近谈《红楼梦》研究,刊登在2001年9月12日《今晚报》。

10.首届全国中青年红楼梦研讨会召开,刊登在1998年12月26日《文艺报》。

11.<红楼梦续书外两种〉刊登在1998年8月1日《今晚报》。

12.《红楼梦》续书一种 刊登在1995年8月3日《今晚报》。

13.〈红学家期待新世纪的红学研究,文献、文本、文化的融通与创新〉刊登在1999年11月27日《文艺报》。

14.赵建忠著《红楼梦续书研究》问世 {云} 刊登在1998年8月15日《文艺报》。

15.〈红楼一梦今未醒〉{小黑} 刊登在199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16.<本世纪最后一次红学盛会在浙江举行, 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与创新,刊登在1999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17.读赵建忠著《红楼梦续书研究》引思 (徐恭时) 刊登在《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2期。

18.2000年9月10日在天津师范大学第三届科研奖评选中获三等奖。

19.1995年10月10日,《红楼梦读书的源流嬗变及其研究》在天津市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20.《红楼梦续书研究》序 (胡文彬)刊登在《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6期 。

21.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大隆重召开(钟闻) 刊登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2.探险、揭秘、益智——读《大自然奥秘故事丛书》 刊登在1998年10月3日《文艺报》

23.《电视剧 想要说好不容易》刊登在2000年5月20日《文艺报》

24.《悠悠一梦历百载两岸学人话红楼》(赵金铭)刊登在2001年8月13日《今晚报》

25.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钟闻)刊登在2001年9月15日《天津师大报》

26.《同打瞌睡的女孩较一下“真”》刊登在1999年11月6日《文艺报》

27.《昨夜西风凋碧树》——为周汝昌先生研红五十周年而作 刊登在1999年3月20日《文艺报》

28.评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 刊登在2005年11月15日《天津日报》

29.为刘心武的“红学”一辨 ——与赵建忠先生商榷 (孟伟)刊登在《红楼》2006年2月第1期

2 桂林爱华书画艺术教育学校中级研究员

人物简介

赵建忠 中级研究员。男,汉族,1955年生于陕西省彬县。1973年初中毕业于彬县中学。艺术专长,书法兼绘画。书法从颜柳入手。

人物履历

1990年至1997年曾任彬县纸箱厂及彬县大地纸箱厂美术设计工。兼制版工作。现任桂林爱华书画艺术教育学校中级研究员。兼任华夏诗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兼彬州书画院、院士。彬州书画学会、会员。曹州书画院名誉院长。曹雪芹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书画师。江东书画院艺术顾问。

荣誉成就

赵建忠曾参与书法出版“东方杯”和“桃花源杯”书画大赛集。绘画作品曾参加陕西省美术展览及咸阳市美术展览。荣获咸阳市美术展览二等奖。书法参加中国农民书画研究地在北京举办"中国农村书画展"作品已被收藏并损赠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西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家作品邀请展中,书法入选。书法入选国际书画篆刻大观丛书第三卷,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书法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家大辞典"。业绩已编入国家人事部《中国专家大辞典》及"幽风流芳"人物篇。入选"楚风杯"全国书画大赛。书法入选首届"希望杯"全国书画篆刻大展赛。并荣获优秀奖。书法入选首届老中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展,荣获优秀奖。书法入选首届墨海精英国际书画大赛,并编入大赛集。书法作品被中国书画家研究会收藏。书法作品参加第一届中日书画精英邀请赛中荣获三等奖。书法入选并编入第二届第三届"东方杯"中国书画大奖赛,荣获银牌、铜牌奖。并授予东方书画艺术家称号。入编出版第二届第三届"东方杯"书画艺术家精典大全珍藏本。在"桃花源杯"中国书画创作邀请展中被评为佳作奖入编出版"桃花源杯"优秀作品集。书法入选97"和平杯"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大展赛并荣获金奖。书法入选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大展赛参展作品。并在中国桂林、韩国、韩诚、巴西、圣保罗、日本、东京等地隆重展出,并被收藏。业绩已被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录入出版《二十一世纪人才库》。1999年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展评选活动中荣获特别金奖。

3 河北省藁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人物简介

赵建忠 男,汉族,1955年10月生,河北藁城人,1974年4月入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人物履历

1972年12月-1978年4月 部队服役,历任班长、文书。1978年4月-1978年9月 原籍务农。1978年9月-1980年7月 河北省公安学校预审专业学习。1980年7月-1981年7月 藁城县公安局干警。1981年7月-1984年11月 藁城县司法局宣教股负责人、股长。1984年11月-1986年4月 藁城县政法委干部。1986年4月-1987年3月 藁城县委办公室资料员。1987年3月-1990年1月 藁城县(市)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审判员、办公室主任、正科级审判员。1990年1月-1990年8月 藁城市法院试用副院长。1990年8月-1991年8月 藁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法制科长。1991年8月-1992年3月 藁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法制科长、目标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3月-1992年11月藁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侨旅办公室主任、目标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11月-1995年7月 藁城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室主任。1995年7月-1995年9月 藁城市廉州镇党委第一副书记。1995年9月-2003年4月 藁城市廉州镇党委书记(其间:1999年8月-2001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学习)。2003年4月-2006年4月 藁城市政协副主席、廉州镇党委书记。2006年4月-2007年4月 藁城市政协副主席。2007年4月- 藁城市人大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4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基本信息

性 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76-11-01

职 称 : 副教授

硕导 : 是

具体工作单位 : 采煤工艺研究所

硕导专业1: 采矿工程

硕导研究方向: 矿山岩石力学、瓦斯水合物技术

授课情况

地下工程特殊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人物简介

赵建忠,男,汉族,山西大同人,1976年11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2003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博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矿山岩石力学与瓦斯水合物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4项,主持太原理工大学校基金及山西省交通厅等横向项目,出版专著1本,在《煤炭学报》、《化学工程》与《化工进展》等知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篇,EI收录9篇,2006年曾赴日本短期Kyushu与AIST学术访问与交流。

科研成果

《煤层气水合物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1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煤层气水合物合成与储运特性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6018)

2.复合型水合物浓缩低浓度含氧煤层气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4111)

3. 煤层气水合物反应过程及其相关特性的实验研究,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6021025)

4. 水合物技术浓缩低浓度抽放瓦斯实验研究,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1011005)

5.煤层气水合物储运特性实验研究(20061011),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5. 公路下保安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技术研究,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参与主要负责项目:

1. 煤层瓦斯强化抽放与利用工艺技术研究,潞安矿业集团

2. 临吉高速公路瓦斯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