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德芳 |
释义 | 赵德芳,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后人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常出现于杨家将的故事中。 人物简介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三年(978年)冬,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历史学家多半认为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 赵德芳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宋徽宗时改为秦王。 家庭子赵惟叙,怀州防御使、河内侯、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平郡公。 赵惟宪,安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宋孝宗即其后代。 赵惟能,蔡州防御使、张掖侯、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南康郡公。 后代赵昚,第六世孙,宋孝宗。 赵惇,第七世孙,宋光宗。 赵扩,第八世孙,宋宁宗。 赵孟頫,第十世孙,元代书画家。 史料记载《宋史·列传第三》 秦康惠王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检校太尉。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叙子从照封安国公,终左金吾卫大将军、归州团练使。赠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照卒,以惟能子从古封安国公,终延州观察使,赠保静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谥惠恪。从古卒,惟宪子从式袭封舒国公。 演义形象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赵德芳为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锏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