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霸姓
释义

霸姓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第九代孙籛,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籛,为黄帝世系往字辈。

史籍《氏族典》第十一卷记载:“籛字铿,封于彭,是为彭祖,以养性事尧,历夏、商两朝,寿七百六十七年。夏封其元孙哲于韦,是为豕韦,而秃、暨、诸、稽、舟、人,皆出彭姓也。”

韦迁于夏朝,其后代所建的暨国、诸国、稽国,皆灭于商朝。而秃国、舟国、人国,则皆灭于周朝。

籛铿的直系后代裔孙籛谬(公元852~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钱塘临安人(今浙江临安),在五代十国时期建立了著名的吴越国。

钱镠在少年时曾贩私盐。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浙西镇遏使王郢起兵反抗朝廷,临安石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钱镠投充偏将,从破王郢。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南下到临安,钱镠领兵狙击。淮南(今江苏扬州)节度使高骈赞赏之,遂即推荐董昌为杭州(今浙江杭州)刺史,以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后,浙东(今浙江杭州)观察使刘汉宏谋取浙西,与董昌互攻数年。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董昌采纳钱镠建议,全军渡江进击,消灭了刘汉宏之众,占领越州(今浙江绍兴),平定浙东。唐光启三年,唐朝政府以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自此,董昌和钱镠分据浙东、西。

当时,孙儒、杨行密与钱镠争夺润州(今江苏镇江)、常州(今江苏常州)、苏州(今江苏苏州)诸州,使这一带地区长期处于混战状态。唐大顺二年(公元891年),钱镠、杨行密联合起来,由钱镠占领了苏州一带。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者再次合兵,击败孙儒于宣州(今安徽宣城)。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唐朝政府以董昌为威胜军(越州军号)节度使,钱镠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

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董昌自称罗平国皇帝,改元“顺天”。钱镠恼之,发兵进攻,在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钱镠攻占了越州,杀了董昌。唐朝政府嘉奖钱镠,封为镇海、镇东(威胜改名)两镇节度使,兼有浙东、西之地。

钱镠在势力强大时,占地有十一州之多。其子孙后来又占据了福州(今福建福州),置秀州(今浙江嘉兴),使后来的吴越国辖地共有十三州。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唐朝政府封钱镠为越王。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又封他为吴王。唐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又封钱镠为吴越国王。

自唐朝末期起,钱镠便一直绕道向中原政权贡奉无缺。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吴越国取得了虔州(今江西赣州),之后,钱镠便改由海路入贡汴、洛。

钱镠在晚年敬礼文士,吴越境内的文化有所发展。他在位期间,筑捍海石塘,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遏潮水内灌。在太湖流域兴修水利,境内河浦,都造有堰闸,以时蓄泄,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境内农业生产的发展。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悉起台榭,有“地上天宫”之称。钱镠在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逝世。

吴越国历百年后而入于北宋王朝。其后裔分衍出籛氏、钱氏、彭祖氏、秃氏、舟氏、韦氏、豕韦氏、伯氏、霸氏、览氏、寿氏、名氏、诸氏、诸稽氏、暨氏、既氏、周氏(后周赐暨佐时为周)等。

霸氏,即为黄帝第九代孙籛谬之后代裔孙,是正宗的姬姓后代,源出钱镠出使中原进贡之途的霸州(今河北霸州)。由于霸州地处古益津,北依燕京、东牵渤海,西揽太行,“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当时以“晴波遥映、菡萏飘香”的水乡风情享誉遐迩,钱镠在霸州设置了由王族亲信负责的贡品中转运输站,世袭罔替,其后人渐以地名为姓氏,称霸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古羌族,出自党项族西夏王朝同盟部落史委部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古羌族有八个主要的部落,其中的党项部落为比较强大的部落之一,后来建立了强大的西夏王朝.西夏国的同盟部落中有吐蕃族的史委部,传承密宗佛教萨迦派,其五世祖为八思巴。

萨迦派得名于该派主寺萨迦寺,并因该派寺院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图案,故又俗称“花教”。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昆·贡却杰布(公元1034~1102年)于后藏萨迦地方建成萨迦寺,从这里发展出萨迦派。昆·贡却杰布的先祖昆·鲁旺布传为吐蕃赤松德赞时期藏人最早出家的“七觉士”之一,从昆·鲁旺布起,至贡却杰布之兄喜饶崔臣,昆氏家族世代信佛,主要信奉宁玛派,至贡却杰布,改学新派密乘,他向卓弥译师释迦益希(公元993~1074年)学习道果教授,并世代相伟,成为该派在见修方面的根本法门。萨迦寺建成后,采取寺主由家族家传的血统传承方法。贡却杰布死后,其子衮噶宁布(公元1092~1158年)住持萨迦寺。他佛学造成诣颇深,使该派主要弘扬道果教授等显密教法系统化,确立了该派体系,把萨迦派真正发展起来,因此被称为“萨钦”(萨迦派大师),尊为“萨迦五祖”的首祖。衮噶宁布有四个儿子,长子贡噶拔因学经死于印度摩揭陀国。次子索南则摩(公元1142~1182年),汉译作“福顶”,除向其父学习萨迦派法要外,曾向噶丹派名僧桑浦寺第六任堪布恰巴却吉僧格(法狮子)学习显密专教法十一年,是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公元1147~1216年),汉名译作“称幢”。十三岁时被其史委为萨迦寺座主,是为萨迦三祖。四子贝钦沃布娶妻延嗣,生有二子,长子衮噶坚赞(公元1182~1251年),汉名译作“遍喜幢”,学富五明,精通显密,于克什米尔大班乔达释迦师利尊前受比且戒,一般通称“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公元1247年,萨班应请在凉州与阔端会面,劝导西藏僧俗上层各界归顺元朝,为祖国统一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为萨迦派了得了它在卫藏地区的政治、宗教领袖地位,是为萨迦四祖。萨班之弟桑擦索南坚赞,生子罗哲坚赞(公元1235~1280年),汉名译作“慧幢”,传他“三岁能诵咒语,巴岁能背《本生经》,九岁时能为人讲经,又生于名族”,故时人称他为八思巴,意为“圣者”。八思巴与其弟恰那多吉随伯父萨班去闵州(今甘肃武威),后来被忽必烈尊为帝师,领总制院事,统领天下释教,在西藏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并奉命创制蒙古新字,一度颁行全国,后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萨迦派盛极一时,是为萨迦五祖。以上萨迦五祖中,衮噶宁布、索南则摩、扎巴坚赞三人仅受居士戒,未曾受过出家戒,身着白色俗装,故称“白衣三祖”;萨班衮噶坚赞和八思巴出家持戒,管理政教,身着红色袈裟,故称“红衣二祖”。

八思巴后来与西夏的拓跋氏李姓王朝结为联盟,其种群核心称史委部,其后代中有取谐音汉字“霸”为姓氏者,称霸氏,在西夏国中一直承担政治集团核心职务近二百年。

迁徙分布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巴林左旗,云南省的玉溪市江川县,河北省的衡水市景县,山西省的太原市,河南省的驻马店市、汝南县等地,均有霸氏族人分布,以清河、景州为郡望。

郡望堂号

1.郡望: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景 州: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罗均系境内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朝初期,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至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包括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清河、恩县、夏津、武城、故城、景县、阜城等十三县,属新建立的河北省。1952年11月7日,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衡水专区,其辖区之夏津、恩县、武城三县划归山东省,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六县划归石家庄专区,景县、故城、阜城三县划归沧县专区,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下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计十一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1993年9月,冀县改建为冀州市。1994年7月,深县改建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同时撤销原县级衡水市,改设桃城区。辖一区、八县,代管两个县级市。

2.堂号:

清河堂:以望立堂。

景州堂:以望立堂,亦称衡水堂。

历史名人

霸存富:(公元1965~今),彝族,乳名霸小宝,笔名山鹰;云南江川人。著名基础教育家、现代书画家。

1991年毕业与云南玉溪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2004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分院中国画系,其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省、市展览,多次获奖,是近年来成绩卓著的中青年书法家之一。

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会员,江川安化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霸文革:(公元1966~今),祖籍河北衡水景县,山西太原人。著名武术教练。

2008年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金牌教练获奖者。

霸文革说,当年父亲当参军离开祖籍,落户山西省城太原,他是在太原出生长大的。在省城生活这么多年,还从未遇到过本家以外的同姓人。霸氏少见,很多人都不知道,每次介绍自己时,对方都不敢相信,都要反复问上好几遍。有一次一位女同志问他姓啥,他说“霸”,结果对方还以为开玩笑,回了一句:“你要姓爸,我还姓妈呢。”

而与“爸”同音的“霸”姓,也给霸文革带来不少趣事。有一次在省里开大会,坐电梯时,进了电梯的同事急着招呼他,按照习惯大喊了一声“霸”,结果引来不少回头率,窘得霸文革急忙把食指竖在嘴前示意悄声。

更有意思的是,在霸文革的妻子怀孕期间,曾有朋友开玩笑说:“你要生男孩就叫霸天虎,女孩就叫霸王花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