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掌叶覆盆子
释义

掌叶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种藤状灌木,高1.5-3米;枝细,具皮刺,无毛。单叶,近圆形。果实近球形,红色,密被灰白色柔毛;核有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掌叶覆盆子可生食或制果酱、酿酒,也可作观赏植物成片栽植。它的果实可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中文学名:掌叶覆盆子

拉丁学名:Rubus chingii Hu

别称:大号角公、牛奶母(浙江)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亚科:蔷薇亚科

属:悬钩子属

种:掌叶覆盆子

命名来源:Journ. Arn. Arb. 6:141. 1925

形态特征

藤状灌木,高1.5-3米;枝细,具皮刺,无毛。单叶,近圆形,直径4-9厘米,两面仅沿叶脉有柔毛或几无毛,基部心形,边缘掌状,深裂,稀3或7裂,裂片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狭缩,顶生裂片与侧生裂片近等长或稍长,具重锯齿,有掌状5脉;叶柄长2-4厘米,微具柔毛或无毛,疏生小皮刺;托叶线状披针形。单花腋生,直径2.5-4厘米;花梗长2-3.5(4)厘米,无毛;萼筒毛较稀或近无毛;萼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具凸尖头,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白色,顶端圆钝,长1-1.5厘米,宽0.7-1.2厘米;雄蕊多数,花丝宽扁;雌蕊多数,具柔毛。果实近球形,红色,直径1.5-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核有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分布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日本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

相关用途

果大、色艳、味甘酸,可生食或制果酱、酿酒。此外,掌叶覆盆子春季白花点点,初夏红果累累,可作观赏植物成片栽植于林缘、草坪边缘,富有山林野趣;亦可丛植于舍旁、池畔和墙隅。

药用价值

果实:甘、酸,温。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鉴别特征

掌叶覆盆子和日本产的R. palmatus Thunb.很近似,区别在于后者叶片为长圆状卵形,掌状3-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基部不狭缩,顶生裂片比侧生裂片长得多,花梗长5-15毫米,具柔毛;萼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具稀疏柔毛或几无毛;果实黄色,无毛,直径在1厘米以下,可以区别。

繁殖培育

用分蘖和压条繁殖,分蘖:用母株生长的萌蘖,可在春季带根掘起,经短截后另行栽植。压条:春季用母株上的枝条弯曲后埋入土中,深度10cm,保持湿润,秋季根后可切断移植,或掘出后进行假植,以备明年栽植掌叶覆盆子栽培性较强,在人工粗放管理条件下,发枝快,生长旺盛。栽植宜早春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可成活较易。干旱时宜进行人工灌水。秋季落叶后,可结合根际翻土施以腐熟厩肥。早春发芽前,应剪去枯萎和过密的枝条,保持自然树形和枝条的均衡分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