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致中 |
释义 | 张致中云南第一代共产党人张致中又名张永和,1902年5月7日出生于云南省泸西县东山区云兴乡拖格寨。 1915年起,年幼的张永和独自到昆明、北京、天津、唐山、上海等地求学,亲历了云南蔡锷护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1923年至1926年在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念书。他在交大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介绍陆定一等同志入党,是交大最早的中共党员,最早的中共交大党支部书记。1925年,当选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参与组织发动“五卅运动”,同年8月受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派遣,回云南发展了省立一中李国柱、陈祖武、吴澄、严英俊等人加入共青团,并将他们的名单带交上海团中央,创建了云南共青团组织;1926年,张永和离开交大,专职从事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沪东区、沪西区、沪中区部委书记。1927年张永和在周恩来、罗亦农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上海沪东区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9月王若飞调张永和任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1928年初,被周恩来派往湖北,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年底回沪向中央汇报工作。1929年初,周恩来代表中央派张永和回故乡云南省委工作,曾任中共云南临时省委书记、常委,云南迤南地区特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还到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01师,任张冲秘书,秘密开展滇军的作。 1930年因叛徒出卖,云南地下省委遭破坏,省委书记王德三等人先后遭逮捕,5月初张永和亦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幸得滇军师长张冲全力营救出狱。1937年,经党组织同意到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84师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开赴山东、湖北抗日前线。其间,张冲利用张永和与共产党的关系,秘密派他去武汉通过黄洛峰与八路军办事处联系,安排张冲与叶剑英、罗炳辉见面,并要求派进步青年到184师工作。后来经周恩来、董必武同意先后派了一些党员到184师工作,建立了184师地下党支部。1939年张冲因滇军内敌特向蒋介石密报他私通共党而被解职,地下党支部成员被迫疏散,张永和也无法继续留184师工作而回云南。1940年后经张冲举荐,先后担任泸西县教育科长、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因继续宣传进步思想受到省教育厅、省警务处、省国民党党部的“密令监视”和“通缉”。1948年,在泸西参加中共领导的云南游击队武装斗争,曾担任泸西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和弥泸地区专员公署副专员。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张永和参加云南省委党校整党学习,因1930年被捕问题被错误处理开除党籍。1966年“文革”期间又遭康生点名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叛徒”,进一步遭受迫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8月云南省委组织部批准省委党校的复查报告,“撤消1952年开除党籍的决定,…先恢复1948年的党籍,再进一步研究处理”。云南省委对张永和的党籍问题和专案工作非常重视,经专案组的充分调查,省委组织部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提交了专门报告。1985年4月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就张永和党籍问题批复云南省委组织部,文如下:“1985年3月6日报来《关于恢复张致中同志1925年党籍的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们意见,恢复张致中同志1925年4月至1948年11月的党籍,党龄连续计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24年12月加入共青团算起。” 获平反后年已八十高龄的张永和曾担任云南省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直至1992年底去世。 张致中的一生,经历十分曲折复杂,在严酷的革命与战争环境下,在解放后受到错误处理和历次政治运动冲击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又遭到“四人帮”骨干分子康生点名、指使的严酷迫害下,虽历尽苦难磨炼,饱受委屈,但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毕生追求革命,确属难能可贵。1925年4月他入党时,中国共产党仅有1000多名党员,他属于中共早期党员之一,更是云南省当时为数不多的第一代老共产党人,是一个浓彩重墨的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不应被遗忘的革命前辈。 简历及相关事件 191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期间,亲历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接受了民主、科学革命思想影响。 1923年考入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学习。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高潮中,在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加入了国民党,任国民党交大区分部常委。 1924年经中共江浙区青年工作负责人贺昌和徐汇区党支部负责人梅电龙(梅龚彬)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4月转为共产党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个团员、第一个党员。 1924年末张伯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新云南社”,该社宗旨是团结云南进步青年,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成为党的一个外围组织。张永和加入了新云南社并成为该社的负责人。1925年北京大学的王复生、杨青田、王德三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云南旅京学生进步组织革新社,作为滇籍党、团员团结左派云南学生的党的外围组织。后来新云南社与革新社合并,合并后更名为新滇社。新滇社总部设在北京,负责人为王复生、王德三、杨青田;张永和任上海分社的负责人。 1925年积极投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张永和当选上海学联执行主席、第七届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执行主席,参与党领导的上海市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运动。8月受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派遣回昆明宣传“五.卅”运动,介绍李国柱、陈祖武、严英俊、吴澄等四人加入共青团,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带交上海团中央,创建了云南省共青团组织。 “五.卅”运动期间徐汇区成立中共徐家汇独立支部和共青团徐家汇部委(即区委),张永和任共青团徐家汇部委书记。后来张永和介绍南洋大学同班同学陆定一先加入共青团,年底转为共产党员,并在交大发展成立了共青团支部、共产党支部,张永和担任交大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 1926年暑假张永和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当局除名,实际上张永和已担任共青团闸北区部委书记、中共闸北区部委书记,从事职业革命工作。 1927年2月9日,张永和被选为以周恩来、赵世炎等七人组成的江浙组织问题委员会委员,参加组织发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3月中共上海区委负责人罗亦农决定调张永和任上海产业工人最集中的沪东区任中共沪东区部委书记。3月21日上午张永和接到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的亲笔命令后,即发出总罢工令,组织沪东地区十万工人罢工,并以武装的工人纠察队为先导,向闸北的警察所、署以及北洋军阀驻军进攻。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人指挥下,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927年9月党组织决定调张永和到党中央机关工作,任宣传部秘书。宣传部领导先后有王若飞、刘伯坚、李富春。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蒋、汪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地下党组织相继遭到破坏。1928年4月党中央决定派张永和等人去武汉恢复遭破坏的湖北省委,同去的有刘绍猷(即刘平楷)、余泽鸿。行前时任中央组织局主任的周恩来找三人谈话,宣布由三人组成中共湖北省临时省委,刘任书记,张任常委兼组织部长,余任常委兼宣传部长。 1928年初,江苏省委机关调整,决定调张永和担任沪中区委书记,并提名为江苏省委委员,2月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项英、王若飞、李富春、张永和等19人为江苏省委员。 1928年底,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找张永和谈话,根据云南省临委的请求,改派他回云南省委工作。1929年初,张永和与李国柱先后由上海回到云南,张永和带回了中共六大的全部文件。1929年1月19日,云南省临委在昆明召开了扩大会议,改选了临时省委,张永和当选为省临委常委、省临委书记。 1929年6月经云南省临委同意张永和到泸西同乡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01师开展争取滇军的工作。张永和向张冲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与张冲建立了密切关系。1930年因叛徒出卖,云南地下省委遭破坏,张永和亦被捕入狱,幸得张冲全力营救,在服刑两年后获释。出狱后张永和协助张冲在泸西、弥勒修建水库,在一平浪盐永井实施“移卤就煤”改造工程。 1937年10月张永和到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84师任政治部主任,随滇军北上抗日。张永和通过黄洛峰同志联络找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张冲先后与罗炳辉、叶剑英、周恩来等同志见面,使张冲与共产党建立了秘密联系,并在184师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开展党的工作,为后来184师在东北海城起义和张 冲投奔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1940年-1946年期间,张永和先后任泸西县教育科长和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皖南事变后,协助安排黄德卿(李晨)、徐慧敏(陈浩)等一批党员转移到泸西学校隐蔽,开展革命活动。并将泸西师范学校建成为开展民主革命活动的堡垒,为弥泸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培养了许多骨干。 1948年-1950年,在泸西参加党领导的滇桂黔边区武装斗争,先后任泸西县解放委员会主任、泸西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弥泸地区人民专员公署副专员。 1985年4月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恢复张致中同志1925年党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24年12月加入共青团算起;中央组织部为张永和落实政策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特邀委员。 1992年12月逝世,终年九十岁。 明朝诗文家 张致中(1597-1641),明诗文家。字性符,号眉尹,山阳(今淮安)人,子张弨。崇祯二年(1629)入复社,六年尝自焚二十年中所作文稿。八年拔贡,廷试授县尹。平生精于小学,辨体审音,厘正谬误,为学者宗仰。好古诗文,蕴酿醇厚。平生著述甚丰,主要有《理学孱守录》、《经济源流》、《张氏宗政》、《学志草》、《学山草》、《虽遥阁随钞》、《眉尹文集》、《符山堂诗》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