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正江 |
释义 | 张正江(1970年10月—),男,重庆市石柱县籍,中共党员,特聘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教育学原理教研室成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教育基本理论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加廖其发教授、金林祥教授等主持的课题5项。 学习与工作经历1991年——1995年,在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本科学习,获理学士。 1995年——199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8年——2000年,在福建泉州师范学院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兼学生心理咨询、心理仪器管理等工作。1998年10月,到北京大学心理系参加“世界银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之“心理仪器”培训班学习。 2000年——2003年,调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从事编辑工作。其间的2002年10月—2003年4月,到(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了解新课程改革动态,为出版社申报国家级课程教材提供信息和建议。 2003年——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时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任兼职(特约)编辑。2004-2005学年度任教育学系研究生会学术部副部长,主持“博士论坛”、“校长论坛”活动。2006年,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特聘副教授,2007——2009年在中央教科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师从朱小蔓教授。 获奖论文《试论雷沛鸿教育精神》,获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三等奖。 论文《贫困的教育学与教育家的贫困——论教育学的终结与命运及其他》,获泉州市教育学会1998年会论文二等奖。 “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获深圳市宝安区文联、区宣传部主办的全国性征文“德治美文美言”(2002年)之“美言”类优秀奖,获奖名单见《光明日报》2002年4月26日C4版。 获华东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获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毕业生赴西部及基层工作奖”。 学术论文(以下均为独立发表) 1.《试论雷沛鸿教育精神》,发表在《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1996年1期。 2.《苏霍姆林斯基论校长工作》,发表在《教学与管理》1997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管理》1997年3期(季)全文转载。 3.《贫困的教育学与教育家的贫困——论教育学的终结与命运及其他》,发表在《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3期。 4.《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发表在《教学与管理》1998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1998年7期全文转载。 5.《素质教育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发表在《教育史研究》1998年3期。 6.《教育产业化:教育本质的倒退》,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专辑。 7.《真善美教育的理论与实施构想》,发表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期。 8.《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0期,《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0期全文转发,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12期全文转载。 9.《“三好学生”的由来及其带来的问题》,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5年5期全文转载。 10.《教育的本质: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6期全文转载,《基础教育情报》2005年3期转载主要观点。 11.《蔡元培美育哲学思想研究》,发表在《教育史研究》2005年1期。 12.《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真善美教育论纲》,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13.《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育发展三阶段》,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0期。 14.《21世纪我们向革命英雄学习什么》,发表在《教学与管理》2005年11期。 15.《蔡元培论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发表在《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期。 16.《西部民族地区“普九”后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发表在《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期。 17.《人的本质·素质·教育》,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0期。 18.《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及改革之路》,发表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2期。 19.《革命英雄故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发表在《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4期。 20.《我国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后果》,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8期。 21.《中国研究生最缺乏什么》,发表在《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4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