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昭潜
释义

张昭潜(1829~1907),字次陶,清末史学家,潍城区东关人。著有《山东地理沿革表》、《潍县地理沿革表》、《北海耆旧传》、《通鉴纲目地理续考》、《潍志纠缪》、《无为斋诗文集》等

人物简介

廪贡生。少年丧父,随叔星端从学,继从当地学者于祉游读理学宗传,涉猎考据诸家之书。1870年(清同治九年)曾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开办的尚书堂讲学。治古文师桐城派,一时凡地方碑版文字多出其手,重修泰山神庙碑记即其中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修《山东通志》,他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后归里讲学于潍阳书院,山东学政汪鸣銮待以国士礼,奏奖其为国子监学正衔。

桐城派简介

桐城派 ,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

、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名始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派的某些特征,是桐城派前驱。

桐城派,有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种著作、数以亿字的资料---这些数字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余年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

“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 苞(1668~1749)。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 鼐,姚 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