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永江
释义

教授

姓 名: 张永江

任教专业: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在职情况: 在职

性 别: 男

所在院系: 清史研究所

个人简介

2001-2003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1999-200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清代边疆民族史,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4-1987年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攻读北方民族及蒙古史专业研究生,获硕历史学士学位。

1980-1984年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知识结构:受过系统的史学训练,熟悉国内外各种史学理论方法和相关的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知识;有留学经历,精通日语;具备研治中国边疆民族史必须的语言学基础。

代表性著作

1、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2、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合著,2002年6月修订再版。

3、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篇目索引第二分册(经济、文化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10月,与李永璞合编。

4、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4月,合著。

5、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合著。

6、旷古罕见科场案,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代表性论文

1、论清前期内蒙古地区的基本经济类型、特征极其缺陷,《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2、从一份顺治五年蒙古文档案看明末清初翁牛特、喀喇车里克部的若干问题,QUAESTIONESMONGOLORUMDISPUTATAE,I,As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StudiesofMongolianCulture,Tokyo,2005。

3、近百年来中国的清史纂修事业及最新进展,《满族史研究》,第四号,2005年,东京。

4、赤峰市档案馆收藏清代满、蒙、汉文档案概述,《海峡两岸第一届清史讨论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内地化与一体化:略论清代藩部地区政治发展的一般趋势,《明清论丛》,第5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

所教课程: "《论清朝全盛时期的疆界划分与疆域范围》载日本《》2004年

《论康乾时期的边疆民族政策》载《卫拉特研究》2004年第3期。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历史传统的关系》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

《清代前期中国边疆的特点与美俄边疆的比较研究》载《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2期。

《话说中国-清前期“落日余晖”》导言,载《话说中国-清》,2005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清代卫拉特蒙古及其研究》,连载《卫拉特研究》2005年3期4期。

《关于蒙古法制史研究》载《蒙古学论丛》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5年10月。

研究方向: 北方民族史及蒙古史,清史,清代边疆民族史

北京东城区北京环境科技开发公司经理

简介

张永江,男,1956年生,中共党员,北京东城区北京环境科技开发公司经理。张永江原是东城区环卫局二队的一名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的垃圾装卸工,靠自学成才成为工人发明家和创业者,1994年初,他发明了“清扫障碍吸盘”获得国家专利,并成功应用在他发明的扫路车上,这个产品获得北京市优秀发明奖和第五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1994年6月他出任北京环境科技开发公司经理,他带领职工积极进取,先后研制开发出纯扫式扫路车,多功能全自动护拦清洗车,垃圾压块机组,手推式清扫机等10多个产品共计4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11项获国家专利,3项获国家专利技术奖。他开发的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创造4000余万元的销售额和1000多万元的利润。2001年他领导的集体获得“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企事业”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事迹

围绕创建高品质“钻石工程”,张永江提出,要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个项目的管理能力”转向“所有项目的整体管理能力”,达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乃至模型化。通过模型化的管理,实现样板工程的异地复制,从而消除人为因素造成项目质量水平不一的现象。具体做法就是创建高标准的样板工程,然后把样板工程的工艺质量、安全文明、企业形象建设等标准固定下来,在完善规范之后,使之标准化、精益化,然后在下一次电建工程施工中严格套用。样板工程的异地复制,不但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节约了成本,而且提升了企业形象。

为让每一项工程、每一道工序都无懈可击,张永江倡导“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层层分解质量总目标,切实提高过程控制的严谨度,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的目标。

“钻石工程”的实质是精品,而对待抓精品,张永江不单单把它看成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大计,而且把它作为对社会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他经常强调:“打造精品项目,创建钻石工程,这是谁也不能撼动的铁规矩,谁要是在质量上打马虎眼,不管你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施工人员,一律按章问责。”为此,他要求,企业每个项目部都要进行“精品挂牌”,都要搞“每日之星”活动,都要“花钱买缺陷”,鼓励本部及外部人员给工程“鸡蛋里面挑骨头”,千方百计把安全及工程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张永江果然是说一不二。在山东电建二公司承建的某电厂水塔排泥槽混凝土垫层的施工中,由于外协施工人员大意,导致垫层出现了蜂窝麻面。按说垫层属于非受力结构,这点缺陷并不影响工程内在质量。但张永江知道后,立即召开现场会,当着所有施工人员,“砰”一声,挥锤砸向了垫层。在他的努力下,“钻石工程”终于发出了夺目的光芒。山东电建二公司先后创建了安全文明样板工程、质量工艺样板工程等样板群,在赢得业主赞誉的同时,也赢得了广阔的电建市场。今年以来,该公司先后中标了华电煤业榆横电厂、神华神东电厂、印度GMR卡玛朗电厂EPC总承包等多个工程项目,中标总额达82.7亿元。

张永江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积极为全公司员工创造不断学习、岗位成才的环境,以此提升全员素质,打造一支电建铁军。员工的心,是企业的根。在多年的工作中,张永江认识到,要打造优秀团队,就要留住和感动员工的心,只有员工忠诚企业、用心做事,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才能有保证,企业的根基才能稳固。因此,针对电建企业的工作实际和队伍现状,张永江提出了“用心做事,创新发展”的理念,员工要做到用心做事,以本职工作的高质量,来保证企业整体工作的高质量,从而确保工程的高质量。

为了使这一理念深入每一位员工心里,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张永江以“质量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员工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他从抓好班组基础管理入手,开展“班组精益化管理”活动;通过“海选”班长,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班长队伍;通过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并举,提高了班组的执行力,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对管理人员实施“一二三线动态管理”,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有效地提高各层次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施工企业,操作技能人员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内在质量。经过反复酝酿,张永江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金蓝领高地计划”,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针对工地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多措并举,点面结合、化大为小、灵活机动”的培训方式,每年举办焊接、起重、电缆接线等数专业的技术比武20多项,举办培训班60余期。每年用于员工培训费用就达750万元,人均培训费2500元,其中用于工人技能培训费用占到65%。

该公司先后涌现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焊接状元武国振、磨煤机大王于国强、工人发明家高昌义、起重“大腕”岳常岱等一批优秀人才。在全国焊接比赛中,该公司6次夺得个人冠军,代表山东省5次夺得团体冠军。先后有3人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2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技工张福伟当选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一个全国劳模,带出了一支崭新的电建团队。山东电建二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客户满意企业”。该公司打造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承建的电厂工程先后4次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3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9次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承建投产的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全部被命名为“投产达标机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