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颐武
释义

张颐武,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人物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2010年受聘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多种,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

最近张颐武一直在进行对于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在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内部的文化分化的研究。二是对于当下文化中的认同问题的研究。

理论近著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电影研究的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以及“第五代”、“第六代”等重要电影现象,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导演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精辟的个案研究。本书剖析电影深刻细致,理论分析高屋建瓴,是电影文化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有令人信服的独到阐释,对电影现象进行了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全面展现了作者在电影方法的研究成果。

《新新中国的形象》

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全球化、市场化、后现代性、第三世界文化构成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生活形式。这不是出于知识和理论的考量,而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为我们提出的基本问题。张颐武先生的思想批评和文化批评正是把握住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作出了自己的阐释。本书是张颐武先生近些年对文学、文化、思想所做思考的论文集,我们的文化体验也逐渐地一再证实他的阐释的有效性。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他的批评工作也会随着问题意识的转换而有新的发现。

随笔文集(部分)

《一个人的阅读史》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

书摘:读书从语言开始

对于语文的敏感应该是我们阅读生活的一个关键的方面。

80年代初是一个充满天真热情的时代,我们都曾经天真而热情地相信许多宏大的话语,我们迷醉在许多新鲜的事物中无法自拔。那时的激情几乎是难以抗拒的。当时的名诗人有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当时还是一个中文系的大学生,陶醉在这些新鲜的事物中,每天沉醉在一种狂热中。看当时几乎每个月都在“突破禁区”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听几乎每天都有的慷慨激昂的讲演,看引发争论的电影和话剧,感受着一种热烈而自由的空气。那时我们每天在宿舍和课堂中进行着严肃而诚挚的讨论,关于“人的解放”,关于改革,关于感情和人生。

《在言语的旅途上》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前言摘要:对“新文人”进行整体评述,现在还为时尚早,他们至今还是一个谜。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开始而很难看到其结束。开始本身有时就是艰难的,尤其在五四传统中断半个多世纪之后,拨开纷乱的现实表象,重新回到五四的基点上,就是一项艰巨的事业。况且,五四精神也仅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动力,远非他们的精神目标。他们在时间的另一端等待自己。期待最终到来的不仅只回音。也许只有那时,才能说出关于这代人的谜底;也许,谜底像终点一样永不存在。

主编丛书

《符号中国》

(共六册)江苏,译林出版社 2009

这是一套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读的一套丛书,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呼吁各界重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全书精选数千张上自远古、下至当下具有公认的中华文化基因意义的“文化符号”的高清图片,从器具到食物、从风俗到礼仪、从人物到景观的方方面面,由专家以及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逐一进行权威解读。该丛书中文版共6卷,主要内容涵盖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历史遗产等诸方面。丛书采用全彩印刷,图文相得益彰,设计精致古雅,将宣纸木刻等众多浓厚的中国元素贯穿其中,令人叹为观止。该套丛书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由冯骥才主编、张颐武副主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化发展史》通过大量生动的文化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内容包括大众文化的兴起、从“文化热”的演化到传统文化的复兴、电影从“第三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的发展、从潘晓的人生讨论到“80后”的成长等诸多议题。既有历史线索的描述和分析、具体事例的详细介绍和探讨,也有对于宏观“大历史”必然性的深度呈现,力图描绘一幅改革开放时代文化发展的全景图。该书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英文)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收录翻译了1995年以来重要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近

百篇。通过文学形象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民众的生活与情感,是当今欧美国家读者真正想了解的中国的真实状况。亦是真正的关于当代中国的选题。其中《到城里去》(乡土卷)、《淡绿色的月亮》(情感卷)由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主编。

媒体近访

来源:《北京日报》 2009年5月4日 记者路艳霞

今天的《北京日报》发表了记者路艳霞采写的报道《三代人的青春阅读》,采访了北大中文系的谢冕老师、张一帆同学和我。谢老师是我的导师,看了他的的访谈,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在他的家里听他讲故事的岁月,感到很亲切,觉得老师的见解澄澈明达,仍然给我启发。把有关我的部分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青春时代的记忆。

读“硬”书是八十年代的时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我大学时代的书一本也没扔掉,我的图书收藏也是从大学时代开始建立的。” 张颐武上北大中文系的时候是1980年,经历过十年“文革”,从知识稀缺时代走来,中文系的学生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读书,疯狂地读书。读“硬”书和看杂书构成了张颐武大学阅读生活的主线。尽管这样,张颐武并不是一个读书很有计划的人,可以说是见一本读一本。精力旺盛的他,常常是一晚上就把一本书读完了。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哲学思潮在大学校园迅速风靡,大学学子们着迷地吸取着黑格尔、萨特、荣格的精神营养,读“硬”书是那个时代的时尚。

张颐武住在32号楼宿舍,学校规定晚11点熄灯,但同学们床上的小台灯总会亮到很晚。大三后半学期的一个夜晚,张颐武正在看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本书中关于主仆关系的论述,非常晦涩,有一段已经看了两三遍了,但是始终弄不明白,但再接着看,张颐武突然一下子融会贯通了。“主人和奴隶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得到,在人生和历史中间都能感受得到。黑格尔讲到主人其实是空洞的、空虚的,因为主人已经没什么可追求的,而奴隶是要奋斗的。”张颐武接着想到,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里的很多理论很多都是从这里来的。那个冬夜,张颐武兴奋不已,他觉得床上的小台灯从来没有这么明亮过。 有的中国古典著作很难读,同样被张颐武视作“硬”书。古代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尽管书里有很多意思,有很多的想法,并不是年轻人容易理解的,但张颐武一直有兴趣读。他说:“读‘硬’书,让我觉得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是在作一种思想的体操,就好像人在跑步的时候,遇到一种高原反应,觉得很没劲儿,很疲劳,这个时候只要熬住了,然后读下去,就有豁然开朗的时候。”而一旦豁然开朗,往后等着你的就是通衢大道。

关于杂书,张颐武更是兴趣广泛,他把看杂书当作是读“硬”书的调剂。

在杂书群里,张颐武尤其对隐秘的历史很感兴趣。像《文史资料选辑》,共100多本,是关于民国史和中国现代史很有趣的私人回忆。“在读《精神现象学》之余,拿出一本《文史资料选辑》看看,过去老一辈的很多轶事,许多传奇式的故事,对我是很大的消遣,就好像我也参与到了历史中去。”关于军统特务的书也让他感兴趣。当时很流行的《沈醉回忆录》张颐武就看过。到了大学高年级,大量的阅读之后,张颐武突然发现,其实历史中有个最不容易被人了解的时代,就是北洋军阀时代,那是最含糊,最复杂,脉络也最不清楚的时候。而陶菊隐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给他很多启发,还有吴佩孚参谋长白坚武的日记也让他读来很是有趣。

北大图书馆,也是张颐武快乐消遣的天地。大学期间,他发现一些旧期刊看起来真是乐趣无穷,“这些旧期刊就跟今天的八卦小报差不多,还有那本369画报,非常好玩。”一些新期刊,像《收获》《十月》《当代》上的小说张颐武都看过。“我们那个时候娱乐少,没有什么游戏可玩,读小说就是人生中非常快乐的一件事。它是一种消遣,一种我们那个时代的娱乐。阅读其实当时就是游戏,也是人生的乐趣。”“那个时候,我们读书热烈,讨论甚至能当饭吃。”张颐武笑着回忆道。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描写了女知识分子微妙的情感,这篇小说迅速在北大学生们中间风靡开来,许多同学并没有感情经历,但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也很好奇,大家的争论很激烈。有的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是真正的不道德。”有的说:“破坏婚姻的人是不道德的。”张颐武是开放派的,深信真理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他不仅发表言论,还写文章,认为那种微妙的感情是合理的。“后来再看那时候写的文章,觉得很幼稚,也很可笑,可是谁不是从幼稚中长大的呢?”

自话当前阅读:

我现在往往是看最新但经得住考验的书,而且还是爱看杂书,我读的历史、哲学、生物学、人类学方面的书很多,让我难忘的有《崩溃——社会怎样选择成败兴亡》、《小团圆》、《冷记忆》这样一些新书,也有像许倬云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等等。虽然我每天时间很紧,但人生有很多间隙,吃饭之前等菜的那段时间,在咖啡馆等人见面的空隙,坐飞机过程中的4个小时,都可以用来读书,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阅读方式。我觉得,只要养成看书的习惯,看书速度也会很快。拿到一本书,我先是泛览,有值得回味、思考的地方再细看。

五部反复读的书:

《语文影及其他》朱自清著

《唐诗三百首》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著(法)

《管锥编》钱锺书著

《知识考古学》福柯著(法)

——张颐武

朋友眼中的张颐武

颐武老实际上是评论界的少壮派。之所以称他为“老”,我分析一是因为他身材高胖,且戴眼镜,已初步显现了德高望重的趋势,行止做派,颇像未来的政协委员;二是因为他在评论界待的时间长了,算是一个年轻而资深的老评论家。一般新作出世,权威一出场,必定有他。我开玩笑说他是“标准配置之一”,他哈哈一笑,也没有推辞。

颐武老说话,频率非常之快,语句之间很难安插标点符号。后一句话往往重叠了前一句话的最末几个字。思绪的衔接也纵横驰骋,令人应接不暇。如果说他的语言堆砌是一棵长势复杂的树,往往,他的思想会迅速由主干发端,历经迂回的沟坎肯节,迅速到达树叶的末端,稍适停留迅速返回,然后进行第二个轮回。因此我每次跟他谈话都要硬性制止他,但我也只能说,“这个话题,先谈到这里”。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名正则言顺;思想是整个海,语言是翻腾的小浮浪。由此可知他的充实而丰沛的内在。他的关键词当然是“全球化”和“后现代”。什么拼接啦碎片啦,消费的平面化,意义的深度消失,焦虑和解构,都是“后张”常规的语言武器。他喜欢对新兴的文化现象发言,无论是房地产、黄金甲、柯布西耶的建筑、时尚风潮,还是章子怡,颐武老的理论之光广泛观照。一次,他在一段话中谈到章子怡和孔子,不幸被网络写手断章取义,作了“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曲解,然后大肆传播,在媒体间形成泡沫。后来吃饭偶然问他,他笑道,真荒唐荒唐。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如果熟知颐武老的说话方式,就知道那无非是一个笑话,完全可以一笑置之,怎会认起真来。

颐武老赞美一个人,常常高调说,伟人哪,真是个伟人。评价一个人连伟人的边都沾不上却假冒伟人,常常说,我看这人不省油,不省油。他评论一个人进步了,常常说,成材了成材了。最常用的当然还是“焦虑”这个词。有时我电话问他,“颐武老,最近过得怎样?”“非常地焦虑,非常地不堪。”他说。

在许多次研讨会上,颐武老的发言总能成为中心和亮点,引起沉闷现场的会心一笑。他开场白是“大狗叫小狗也要叫”,意思是现在谁都可以在社会上出头露脸。以我的眼光看,老会油子们除了需对作品本身透析以外,更需要对书外的处境一眼洞穿。比如知道是谁拉的场子,知道在为谁说话,也知道说话的深浅分寸,所谓知道场面吧。而那些对场面人物之间的勾连完全一无所知的家伙,往往会冒失和鲁莽。颐武老清楚得很,拿捏精准,绝无失手。

有一次我们结伴去长春,我、新华社曲志红和颐武老乘飞机返京。快到北京,机上通知,因天气原因需降落天津。真到了天津,有人慌忙赶着下飞机。我和曲志红也心神不宁。颐武老别看平时话多,这时候表现出惊人的冷静。他在旁边若无其事,假寐小睡。我推醒他陈述了局面。颐武老十分坚定,“跟着飞机回北京”,他睁开眼睛说,“你们俩少安毋躁。”又歪头睡去。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深刻的素养,这些东西平常不显现,客套、社交、寒暄、敷衍,和所有市面上的人一样,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骨子里有一种放松和优越。他曾说起他的父亲,“对人生世事,非常的达观”。我可以体会他说这话的真实性。

颐武老前些年血气旺盛,这几年,尤其到了被称“颐武老”的年龄后,在江湖行走往往随机应变,规避风险。按他自己的话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所谓“识时务者”。而我也赞同他的处世哲学。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及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及随笔集《在言语的旅途上》等论著多种,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

张颐武一直在进行对于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在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内部的文化分化的研究。二是对于当下文化中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他将从我们熟悉的影片中为我们讲解:电影诞生以来代表性的电影思潮,不同艺术维度展现出电影艺术的永恒魅力,不断创新的电影表现手法和技术,百年来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文化的俯瞰,中外优秀电影人电影评论家深刻细致的梳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