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一南 |
释义 | 张一南,1996年12月入伍,福建漳浦人,中共党员,某部以为三级士官、小有名气的“网络通”。他,只有初中文化,12年军旅生涯中,他不断地变换工作任务,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从驾驶员到网管员,从网管员到新闻报道员,从报道员再到新闻主编。如今,身兼数职的他,即将脱下心爱的军装,踏上新的人生征途。 简介张一南,1996年12月入伍,福建漳浦人,中共党员,2000年以来先后担任摩步某师所属团、营自动化工作站管理员,现任某师政工网管理员兼新闻主编、总政《全军政工网》部队新闻频道特约编辑、特约记者,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特约记者,参与了师、团、营综合信息网、政工网的建设工作,先后多次出色完成重大的网络通信保障任务。通过自学,他先后获得大专、本科文凭。2004年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2006年因建设政工网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7年参加师网站评比取得第一名,2007年被师评为“学习成才标兵”,2008年10月由他设计制作、策划管理的政工网站点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政工网站点”。 让时光回到几年前的演兵场上。炮声轰鸣,硝烟弥漫。临冬时节,南京军区某部实兵实弹演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担负通信侦察的勤务队正全速向某地域机动,突然,一道指令通过电台传来,部队立即转入战斗状态。一名驾驶指挥自动化车的三级士官迅速跳出驾驶室,转身钻进后车厢作战室。但见他运指如飞熟练地操作着自动化指挥系统,在“敌”复杂电磁干扰下,他迅速启动通信预案,架构文电服务器、配置路由……数分钟后,一份份作战指令便通过这个“高速信息通道”快速传递到各个作战要素。这位三级士官就是某部小有名气的“网络通”张一南。 打开驻闽某师的政工网,看到眼前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页面,人们很难想像,这竟然出自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基础,入伍前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农村战士之手。去年,他还在该部举办的全师网站综合评比中夺得全师第一名的好成绩,认识他的战友们都很羡慕他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而了解熟悉他的战友更是对他那种学习的“痴情“发出由衷的赞叹:能拥有这手精湛的网络技能,是源于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成功的果实从来都是汗水浇灌而成的啊! 在苦练中走向——成才机会总会垂爱有心人。1996年,对于基层官兵来说电脑还是罩着一张神密“面纱”的东西。1997年冬天,连队终于迎来上级配发的第一台电脑。强烈的好奇心如同磁铁般一样紧紧吸住了他。然而,兴奋的他却突然被“泼”了一头冷水,原来,连队干部对这台新配发的电脑格外“宠爱”,生怕被不小心“弄坏了”,就把它锁了起来。他没有灰心,而是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在陈旧不堪的“假电脑”--小霸王学习机中拼命练习汉字录入。很快,他的打字速度便在连队里遥遥领先,受到了连队干部的表扬和鼓励,连队因此破例让他第一个接触这个“宝贝”。这让他赢得了学习电脑的 “资格证”。后来他在机关帮忙时一次不经意 “才艺”展示,给机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打那以后经常被机关请去帮忙录入文件。他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电脑知识,有时劳累过度的他竟趴在键盘上睡着了。经过刻苦的学习,他很快能熟练地操作各种办公软件。2001年,又一个机会来了,团在原有的建制中扩编了自动化站,配发了一辆作战指挥车,并面对基层公开选拔一名会操作计算机的驾驶员。他经过层层推荐走上了自动化站的驾驶员的岗位。按岗位任务划分,他的任务主要是管好一台通信车。但他认为:作为新时期的新型士官,就必须掌握多种技能,既要一专也要多能,这样才能在部队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全身心地钻研指挥自动化的专业技术。然而当纯英文的网络设备说明书摆在眼前时,他那一点点的英语知识水平严重“告急”。面对“拦路虎”,他拿起了英语词典,对照说明书边查边翻译,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就虚心向身边的老技师讨教。经过一个月的摸索学习,他就能够熟练地操作站里的6大类25种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成为全师自动化系统业务能力最为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员和全师自动化技术人员队伍里的尖子人才。 执著不悔的追求赢得丰厚知识回报。2005年初,因编制体制调整,驾驶员一律按建制归口连队管理。人虽离开了自动化站,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探索,而是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为部队建设发展中。当他看到基层信息网络建设落后,官兵文化娱乐活动过于单一,经过细致调查了解,他写了一份《当前基层部队网络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及意见对策》的调查报告,递交到师苏参谋长的手中。他大胆向领导请缨开设网上“官兵交流网”网站,取得部队领导的支持后,他马上买来一大摞“ASP”网络方面的教学书籍,除了参加集体活动,他就把自己关房间里,细心研读。每到休息日时,他便带上笔记本一头扎进书店里,一呆就是整整的一天,饿了啃部队带出来的馒头,渴了喝军用水壶的开水,回来后顾不得吃饭便将摘抄的笔记通过电脑对程序进行调试。为制作出站点精美的页面效果,他又从零开始学“PS”、“FLASH”等相关美工设计软件。有时为了调试一段程序,他会放下刚吃了一半的饭,或半夜里突然醒来,再次上机运行调试程序。在寒气逼人的冬天,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双腿传来阵阵的巨痛,他用棉被裹住双腿,用被包绳把双腿紧紧的捆住。尽管如此,他还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单位领导心痛他的身体,曾下命令强制让他停下工作好好休息,他却笑着说,虽然页面美工已基本完成,但网站的功能还不完善,页面冗余代码也较多。每次成功实现一个网络功能,成功调试一段代码,再多的苦累也会烟消云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由他精心设计推出的“军星小暖屋”信息交流网深受官兵喜爱,成为大家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得到师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参与重大任务中磨砺自己。他坚持将知识用在部队建设的“刀刃”上,积极为部队建设发展建言献策。2005年,全军部队实施“网络进班排”工程,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主动参与了师直属队的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由他提出的网络拓朴结构方案,解决了维护管理烦锁问题,缩短了光纤铺设长度,增强了的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使原有的网络拓朴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节约了2万多元的经费,使用管理也更加轻松便捷。网络开通后,随之而来的网络管理问题也不断出现,师直属队没有专门维护管理网络的专业人员,在通信、自动化站等部门的支持下,他主动担任起维护直属队网络的任务。几年来,他一个人为这个几千人使用的网络运行值守,解决了数万余次的网络故障,使网络链路一直保持通畅,被战友们誉为“直属队自动化站长”。由此,他也得到了用知识服务部队的“甜头”,更加坚定把“知识”融入到提升部队作战准备能力的信心。几年来,他先后多次参与部队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攻关课题。2006年部队新配发了总参研制的高新技术工程侦察车,而控制该装备设备的是几套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软件,能懂操作的人不多。为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冒着酷暑高温,他和几名大学生干部一起攻关,日夜泡在工程侦察车车厢里展开课题研究。从传枢单元控制、操纵平台仪器、到终端反应设备,他一项一项探索求解,一个一个地检验测试。60℃高温的车厢里,经常混身上下湿成“落汤鸡”一样,但他没有退缩。经过不懈努力,该装备在配发后仅半个月就形成了战斗力,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大型演习,出色完成了保障任务。 在服务中走向——“全能”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在服务官兵中实现人生价值是他的人生追求。针对基层官兵计算机故障多、维修难这一情况,利用自己所长积极为营连官兵进行电脑维护,不管谁的电脑出了“毛病”,只要到他的手里便能顿时“起死回生”,官兵们都说他是“软、硬”兼吃。也有人说,你都12年这么“老”了,却还跑在一大群军衔比你低的“小兵”中给他们维修电脑。他总乐着说,我是在为官兵服务中积累经验和增长知识。在帮战友维修电脑中,他发现很多战士缺乏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遇到一点小故障就“束手无策”。为让官兵们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得到领导的支持后,他开办了周末网络知识学习班,每周利用一个晚上,为大家辅导网络知识。还担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辅导员。从此后,战士们不再抱怨学计算机“无从下手”,大部分均能熟练地操作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有的官兵还学会了制作网页。在他的指导下,各单位纷纷制作推出了自己的网站,设立了兼职网络管理员。为方便官兵学习,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有关资料梳理分类,编成了《网络基础知识问答》、《网络页面制作体会浅谈》和《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法》汇集,在网上办起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专题网站,还通过《计算机网上“诊所”》留言频道为基层官兵在线答难解疑,官兵们亲切地称他为“张医生”!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去年,师政治部在全师的范围内公开选拔政工网管理员,他从全师众多“网络高手”中脱颖而出。到师政治部后,领导交给一项任务:用7天时间完成对师政工网包括数十个子网站进行改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许多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他没有气馁,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干,利用休息时间奔走于图书馆和福州软件园,查找资料,请教专家。7天后,一个设计精美、风格独特、功能强大的网站,涵盖网上政工、训练教学、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综合网络平台呈现在眼前,师党委一致给予很高评价。他没有因此而满足。为增强“建网用网”功能,发挥网络的政工作用,推动部队政工开展,他从网络管理员中分身出来担起“网记”的角色,为网站第一时间采写报道火热军营的部队动态。由于从未接触过新闻写作,为提高和掌握写作的技巧,他主动向身边的新闻干事虚心学习讨教,借阅大量的新闻写作书籍,通过网络向各级政工网编辑请教学习。他积极向报社投稿,有一天接到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一位编辑的电话指导之后,让他启发很大,“找到”了新闻灵感,从此陆续有文章开始在该报上发表。如今,他在全军政工网、中央和军区级等报纸刊物共发表文章200多篇,其中30多篇文章被环球时报、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中华网等地方各大门户网站给予转载。 他将个人技能转化为团队整体实力。为把政工网建设成宣传部队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的“机关报”,成为反映部队建设的一面“窗口”,他开通了网上“雄师新闻”频道的在线投稿功能,并担任频道的新闻编辑。由于多数报道员新闻写作能力不高,新闻敏感性不足,纷纷给他打来电话请教新闻写作技艺和投稿方法,政工网新闻编辑部电话让兼职“主编”、“策划”、“网管”一身的他应接不暇,并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指导。为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他建立了基层通讯员通联制度,开展网上报道员集训、举办新闻组稿会,加强对基层通讯员的培训和帮带指导。对官兵投稿过程存在的问题,他一有时间,就深入一线,与基层报道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充分调动基层官兵投稿的积极性,还多次策划组织网上“好新闻奖”评选活动开展。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业余报道员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基层报道的中坚力量。该平台成为基层官兵学习交流的“热线频道”,每天报道部队经验做法和最新动态的讯息量有几百篇。 在奉献中走向——成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成才属于敢拼愿付出的人。一个爱学习、懂得学习的人不会让生命中任何一分一秒浪费流失掉。农村老家没有电脑,为了便于学习和查询网络学习资料,每年休假时,在仅有短短的36天假期中都把自己“关”在城关大姐家学习电脑。终日“穿梭”在一大堆程序代码之间,窗外城市的繁华,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游离”在程序间的思绪。一邻居感慨地对他说,人家休假回家是享受,而你却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工作”。农村的父母亲看着村子与他同龄的现在小孩有的都上小学了,对于年龄早已“奔三”他,他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给他介绍的姑娘,他不是拖着不去,就是见个面也是三言两语就急匆匆赶回他那熟悉的“17寸”空间里。在父母的埋怨中,他整个假期在家中停留的时间加起来竟没超过2天。 用责任诠释一名士官的心中“大孝”。去年春节前夕,部队正开展《生命关口》教育,他既要保障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开设,还要采写反应部队教育的新闻动态。为了坚守岗位,他每天忙得顾不上吃饭和休息。 “妈妈在回家的路上,被从车厢上抛下的货物砸伤头部,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了,现还在医院抢救,你赶快回来吧!” 2007年1月27日,姐姐忍不住地给她打来电话。眼前浮显着母亲发丝斑白的苍老面庞,他的心如刀绞般的痛,恨不得马上回到母亲的跟前。但是,作为师司令部直属队唯一掌握这个系统的负责人和新闻报道员,岗位需要他,责任更需要他。他将悲伤压在心底,把泪水吞进肚里,继续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直到母亲过了危险期,当他第一次和母亲通上电话时,愧疚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奔涌而出。他答应母亲,教育活动结束后就马上回家,一定陪她老人家好好过个年。可当春节“节日期间活动”工作计划表发下来后才发现,网站要改版,节日活动要报道,多项竞赛活动还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一边是领导寄予的厚望,一边是远方母亲心中的那份牵挂,他反复权衡着。最终,在春节家家团团圆圆的时刻,他毅然把身影留了下来,用喜庆网页捎给官兵们节日问候,更用责任去诠释一名士官的心中的“大孝”。整个春节的“放假”期间,他昼夜扑在基层一线采拍节日活动的照片和录像,深夜中还要加班加点维护网站,编写新闻稿件,经常干到凌晨,劳累过度的他在大年初三住进了卫生队。 用热爱铺设“成才路”。12年来他把学习看作生命中的光芒,不知疲倦地战斗着。终于在去年底的一天,因日以继夜的加班加点,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他突然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要靠吃大量的药物来改善调节生理机能。医生和科室的领导、同事总告诫他,要合理安排好工作作息。而对工作的那份挚热,他还是常常在编审稿件、更新新闻、维护网站中干到深夜。直到现在快脱下军装了,他每天仍然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如今,在他的带动下,该师政工网成为官兵学习交流互动的“动感地带”和丰富的“精神大餐”,工作学习离不开的“好伴侣”。基层官兵走进政工网、参与政工网的热情也得到空前提高,网站的日均浏览量高达1万余次。经过他编发的新闻报道被集团军、军区和全军政工网大量采用。基层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政工网人”,150多个政工网优秀撰稿人,360多个政工网优秀通讯员。今年10月22日,该师政工网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政工网站点”,是整个南京军区唯一受表彰的师级单位。该师部队的先进做法和优秀典型正从政工网这里不断地走出师、团,走向全军。几年来,他自学书籍230多本,撰写学习笔记达360多本,维修电脑达58000多台次,计算机授课培训达430多次数,安全行车160000多万里,参加完成大小军事演习和通信保障任务32次数,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红旗车驾驶员”、“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如今,12载的军旅时光已逝,然而当军旅生涯走向尾声时,他仍然还在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在他脚下延伸的足迹,有苦有乐也有泪,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每一份收获的背后必定饱含着无数的艰辛,战胜自己,坚持走下去,才能赢得胜利。“军人生来为战胜”只要能吃苦,敢拼、敢做“梦”,坚持不放弃心中那份美好的追求,梦想就不会远,事实证明“小”战士也能大有作为。 采访结束后,他再次转身落坐在“17寸”工作台,“嘀哒嘀哒……”一阵轻快娴熟的击键声音再次传来。我们相信,脱下军装后的他,在新一轮“战斗”中,将以“军人本色”奏出响亮的人生新曲。 (陈良胜、何先锋、张良、邓长江、温志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