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唯嘉 |
释义 | 张唯嘉,女,1955年4月生,湖南株洲市人。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至198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1982年至1989年2月在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助教、讲师。1989年3月至今在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任教,曾任讲师、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 个人简历张唯嘉,女,1955年4月生,湖南株洲市人。 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至198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至200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2年至1989年2月在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助教、讲师。 1989年3月至今在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任教,曾任讲师、副教授, 2002年晋升为教授。 教学简况1982年本科毕业后开始高校教学生涯,先后为中文专业本科生讲授过外国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俄苏文学研究、文学概论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为非中文专业本科生讲授过外国文学简介、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大学语文等素质教育课。 热爱高教事业,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较好,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教学质量优秀奖。 科研成果主持了两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独立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作或参编学术著作6部;在国内权 威刊物《外国文学评论》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03年以来的主要科研情况如下: 科研项目1.2003-2004年,主持并完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小说派领袖罗伯-格里耶研究”。 2.2004-今,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罗伯-格里耶与当代西方文化精神”。 学术论文(1)唯美的心灵《语文建设》2003年第11期 (2)在厄运中保持高贵的静穆 《语文建设》2003年第5期 (3)自然之子的颂歌 《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4) 《在迷宫里》:建构与解构双重运动中的梦魇 《国外文学》2003年第3期 (5)中国的罗伯-格里耶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2003第5期 (6)文学巨子的审美观照 《名作欣赏》2004年第2期 (7)驱逐意义和意义的显现 《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8)美在自然 《语文建设》2004年第11期 (9)试论《新人》的科技道德主题 《佛科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0)后工业城市“幻想化”的现实——试论罗伯-格里耶的城市小说《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1)思想巨子的审美观照《语文建设》2005年第2期 (12)中西“空白”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罗伯-格里耶物本主义辨析《佛科院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以简淡包具无穷——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实体与虚无——论西方宇宙观的嬗变,《佛科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6)不在场的匿名存在——罗伯-格里耶《嫉妒》新解,《名作欣赏》2007年第1期 科研获奖1.《颠覆“完整”,张扬“空缺”》,于2001年11月获校1998-2001年优秀论文论著二等奖。 2.《罗伯格里耶的“非意义论”》于2001年12月获《外国文学研究》杂志2001年度优秀论文奖。 3. 《橡皮》:用传统擦抹传统,于2004年12月获校优秀论文论著二等奖。 4.《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研究》于2004年4月获佛山市2001-2002年五个一工程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