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守中 |
释义 | 1 元代画家本篇主要介绍。〖明代〗木版刻工张守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守中;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高级美术师张守中三人的相关情况。 张守中,-名中,字子政, 亦作子正,上海(今上海市)人。瑄曾孙。所画山水,曾得黄公望指授。尤擅绘花鸟,多以水墨点簇晕染,生动而富韵致,间作设色,亦清隽 可喜。存世作品有《桃花幽鸟》、《芙蓉鸳鸯》等图。 2 明代木版刻工张守中,明代苏州、无锡地区木版刻工。嘉靖十三年(1534)刻六家文选注。《文物一九五九年三期》 3 高级美术师张守中1930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字南谷,号力山,别名青龙山人、玄静居士。高级美术师。历任山西榆次市美协主席,晋中地区美协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辅导教师,日照龙山艺术学院副院长,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等职。受书画世家的影响和熏陶,自幼酷爱艺术。其父张知微专长诗、书、画、印,青年时代曾结识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后裔孟春老先生,在合影留念中孟老赋诗云:"永结深缘一座中,不逢程氏亦春风。弥衡岁老畴为友,谁料晚年伴孔融。“对日:“几篇诗画结深缘,每到孤栖感月园。良友恨难晨夕共,相依聊向镜中传。”其父一生广交益友在艺术上相得益彰,对其影响颇深。从四十年起就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擅长国画、雕塑,成功地塑造了许多道释人物和仕女形象,其作品早在五六十年已有出版,并多次参加过省、市及全国展览。近年作品,曾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名人名作邀请展中评为一等奖,在国际文人画家总会会庆纪念展评为妙品,并获得最高荣誉奖。在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中彩塑“华陀”评为荣誉金奖。传略被录入《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国际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多部典籍。被评为"世界优秀书画家"、"国际铜奖艺术家"。近年作品交往于美国、台湾等地,又几次被授予崇高荣誉称号。 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简介张守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自学中国古文字学,长于战国文字研究,中国古文字工具书编撰专家,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考古学会理事,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张守中,字林明,号四层斋主、守素堂主,1936年(民国乙亥)生于北京,祖籍河北丰润,1951年15岁参军,在部队养成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1955年20岁转业到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从此开始他一生的考古工作生涯。在他的弱冠年华,曾三次在中科院考古所进修,由于他在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快由外行变内行,成为业务工作中的骨干。1956年山西省文管会在侯马设立文物工作站,张守中被派往侯马,是工作站的筹建者之一,在侯马考古第一线工作10余年,曾参加侯马东周古城址的勘察、侯马铸铜遗址、上马墓地、乔村墓地以及侯马盟誓遗址的发掘。60年代曾问学于著名书家邓散木和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在山西从事考古工作的20余年中,其主要科研成果是全程参加了《侯马盟书》的编撰。《侯马盟书》于197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我国70年代少有的重要考古报告之一。 ◎ 成就1976年秋,张守中调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工作,在其后的30余年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之后,他一直孜孜以求,在他的人生后半程是他科研成果的多产期,继1981年出版《中山王璺器文字编》(中华书局版)后,于上世纪90年代又先后成书有《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郭店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 40年中他编写《侯马盟书字表》等战国文字工具书5部,为推动我国战国文字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张守中出生在清末名宦世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关注晚清历史,并对家史进行深入的调查,曾编撰有《张人骏家书日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张人骏墨迹选集》(香港梦梅馆2006),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张守中自幼喜爱书法,青年时代从著名书法家邓散木先生学习篆隶书法,又从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学习古文字临摹,是省内外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2005年在他70岁时,在河北省博物馆曾举办《张守中书法展》,新世纪以来,有《守素集》、《张守中书法集》问世?。 5 原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守中同志1926年5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1939年2月考入拜泉县国民高等学校,1944年考入吉林师道大学,1945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张守中同志先后任拜泉县保安大队供给处会计股长,拜泉县三道镇民运工作队副队长,拜泉县政府民政科科长;1946年任黑龙江省军政学校秘书;1947年6月任德都萌芽学校教导主任,后任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张守中同志被选送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2年至1964年,任黑龙江省教育厅中等教育科副科长,科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普教处处长;1964年至1975年,任中共五常县委副书记、书记;1975年至1980年,任中共双城县委书记;1980年至1986年,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厅长。1986年11月离休。 张守中同志青年时期受革命思想影响,时值中国内忧外患战乱之时,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弃笔从戎,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当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民党反动势力在东北活动十分猖獗,在拜泉县他参加了新政权的一次激烈保卫战,坚持到增援部队到来一举击溃了反动武装,保卫了新政权的安全,经受了革命战争的生死考验。新中国成立后他多年从事全省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从科长到处长,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勤奋努力,为建国初期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5月张守中同志被派到五常县委工作,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从副书记到书记一干就是十一年。在领导岗位上,他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原则,一心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在文革期间,他克服一时的左倾思想干扰,大力发展水利、交通、电力事业,他亲自领导组织广大群众兴修水库、铺路架桥,改造水田,他经常与群众吃住在工地上。他在任期间,使五常的水田面积增加了近一倍,为后来五常市水稻种植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75年他又被派到双城县任县委书记,在任期间,他把在五常县的工作热情和经验带到了双城,领导当地群众开渠引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双城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0年张守中同志调回省教育厅工作,回到他一生所钟爱的教育战线,在省教育厅主持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张守中同志2009年3月23日22时18分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张守中同志一生对党无限忠诚,热爱党的事业,热爱国家和人民。他为政廉洁,一身正气,真诚坦率,高风亮节,谦虚谨慎,作风扎实,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政治觉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