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其成 |
释义 | 张其成,安徽徽州歙县人,是著名医学家李济仁、张舜华夫妇的后代。其本人也是医学家,哲学家,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书法家,国学修心倡导者,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以易学哲学研究,中医哲学和文献研究以及养生学研究为主要方向,并有多本著作和主编杂志,也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养生节目,并凭借着其取得的成就多次获得海内外荣誉。 中文名:张其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徽州歙县 出生日期:1959年9月 职业:国学家,养生专家,书法家 毕业院校:北京中医学院 信仰:中国农工民主党 主要成就: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搜狐网评当代四大国学大师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 代表作品:《张其成讲读周易》系列 《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个人履历男,1959年9月生,安徽歙县人。是著名医学家李济仁、张舜华夫妇的后代。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1988在年北京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 人物履历1959.9:出生于安徽徽州歙县“张一帖”世医家族,其父李济仁为首届国家级“国医大师”,母张舜华为“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 1965.1-1971.1:安徽歙县定潭小学学生,小学毕业 1971.3-1976.1:安徽歙县深渡中学学生,初中、高中毕业 1976.1-1978.4:安徽歙县“插队知青”、“民办教师” 1978.4-1980.1:徽州师专(现黄山学院)中文系学生 1980.1-1983.9:安徽铜陵市第八中学教师 1983.9-1985.7: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学生 1985.9-1988.7:北京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硕士生,获医学硕士学位。师从训诂大家钱超尘教授 1988.7-1994.8: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副教授,获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99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十佳青年(1994年),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 1994.9-1997.7: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易学泰斗朱伯昆教授 1997.7-1999.6: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内经大家王洪图教授 1999.7-2001.5: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2001.5-2009.3: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3-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任职现职: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书画协会理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课程特邀教授 学会兼职: 北京中易国学院院长 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易学与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主任委员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 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理事/专家委员 党派兼职: 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中医药大学支部主任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政协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节目主持人兼职: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有关栏目主讲人。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1.易学哲学研究:在《周易》哲学、易学与儒道佛的关系研究方面,提出"易贯儒道禅""易道是中华文化主干"的观点。主编第一部《易学大辞典》和《易经应用大百科》,出版《易道主干》等4本易学专著,发表易学哲学论文30余篇。 2.中医哲学研究:探讨中医学的方法论、本体论和价值观,中医文化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学术思想特征,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主编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此为第一部中医哲学教材。发表中医哲学和中医思想史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易学与中医学》获首届全国中医优秀著作奖。 3.中医文献研究:探讨中医文献的训诂、考据。主编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医古文》以及配套教材《医古文译注》,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 4.养生学研究:对儒道佛医四家的养生理论、历史及其现实作用有较系统和深入研究。基本完成美国人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北京市民养生观念和实践调查与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CULTURAL ANTHROPOLOGY》发表论文,并被SSCI收录。出版专著《中华养生智慧》和《金丹养生的秘密》。 个人专著《张其成全解周易》(华夏出版社,2009年9月) 《周易人生智慧》(广西科技出版社,2010年4月) 《易道主干》(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广西科技出版社,2007) 《易图探秘》(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广西科技出版社,2007) 《易学与中医》(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广西科技出版社,2007) 《象数易学》(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广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 《易经感悟》(广西科技出版社,2007年) 《老子大道之门》(广西科技出版社,2008年) 《黄帝内经养生大道》(广西科技出版社,2008年) 《易经养生大道》(广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12月) 《一本书学会中医养生》(中华书局,2009年8月) 《中华养生智慧》(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 《金丹养生的秘密》(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 《修心养生》(东方出版社,2008年12月) 《五行识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3月) 《养生大智慧:张其成讲太乙金华》(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3月) 《管理大智慧:张其成讲周易》(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3月) 《张其成全解周易》(华夏出版社,2009年9月) 《周易人生智慧》(广西科技出版社,2010年4月) 主编《易学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2年) 《易经应用大百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易医文化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5年) 《易学文化丛书》(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 《医古文》(21世纪课程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医古文译注》(21世纪课程规划教材配套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中医哲学基础》(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名家论坛-周易管理》内容介绍: 第一讲 大易精神与管理哲学 乾卦精神(儒家精神) 坤卦精神(道家精神) 乾坤精神(中华精神) 第二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一”——太极管理 “一”——太极——象征最高主管 “一”的领导艺术——贵在“时” 第三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二”——阴阳管理 “二”——阴阳——象征上下级 “二”的管理艺术——贵在“应” 第四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三”——天地人管理 “三”——天地人——象征上中下级 "三”的组织艺术——贵在“位” 第五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五”——五行管理 “五”——五行——象征五种能力 “五”的平衡艺术——贵在“中” 第六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八”——八卦管理 “八”——八卦——象征八种状态: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的变化艺术——贵在“和” 第七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零”——无极管理 “零”——无极——象征管理的最高境界 “零”的经营艺术——贵在“神” 第八讲 易经预测应用 如何运用易经原理推测人心 易经预测模型:梅花易数 现场玩“易”:八卦取卦与解卦模拟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智慧答疑 …… 主编《易学大辞典》; 《易经应用大百科》; 《易医文化与应用》; 《易学文化丛书》。 专著: 《易道主干》(第2版)(第一版名《易道:中华文化主干》, 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易图探秘》(第2版)(第一版名 《易符与易图》,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1月)《易学与中医》(第2版)(第一版名《东方生命花园》,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1月)《象数易学》(沈阳出版社,2001年,待出版)主编:《易学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2年;台湾建宏出版社,1996年)《易经应用大百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台湾地景有限公司1996年)《易医文化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5年)论文(部分):易学象数思维与中华文化走向 哲学研究 1996,(3):65-73象数与义理新论 哲学研究 1995,(10):64-68卦象爻数源流考 中国哲学史 1997,(4):19-28天人相应 儒医相参 中国哲学史 1998,(3):125-127论《周易》思维模式及偏向发展 周易研究 1994(1):52-58 医易研究元问题及医易研究的方法论 周易研究 1996,(2):83-88阴阳鱼太极图考 周易研究 1997,(1):9-15象数范畴论 周易研究 1998,(4):27-36汉代象数学家的人文情怀 周易研究 2000,(1):66-71象数与术数 国际易学研究 第三辑 1997:84-102中国数本论学派 国际易学研究 第五辑 1999:162-179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 国际易学研究 第六辑 2000:象数义理体用论 象数易学研究 第一辑 1996:262-272周敦颐太极图考 象数易学研究 第二辑 1997:225-246易学数学派太极观 中国传统哲学新论 1999:191-208周易循环律及其普适意义 孔子研究1996,(3):15-20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 孔子研究 2000,(5)论象本论学派 东南学术 2000,(1):19-21从医儒互参角度研究宋明理学 炎黄文化研究1998,(5):194-196面相手相是非谈 人民日报 1996、9、20(9)东方生命科学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5、6、9(9)模型与原型:中西医的本质区别 医学与哲学 1999,20(12):25-27《周易》与传统生命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20(6): 6-9对医易研究的追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3):2-4从易学象数模式看中医理论实质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4,10(6):1-3中医理论体系的起源探讨 日本:中医临床 1995,16(1)(2):96-102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的影响 台湾:中华易学 1995,16(5)(6):48-50东方生命“二体三用”的模型 台湾:中华易学 1997,18(5):55-60以易训医 援易入医 医古文知识 1994(2)(3):2-6,14-16中医与《周易》 健康报 1996、5、24(2)中医、气功与生命科学 健康报 1996、8、23(2)医易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中医药报 1991、8、12(3) 合著《中医药文化通览》; 《儒道佛与中医药学》; 《新安医学研究》。 《中华文明大讲堂--中华养生大智慧》内容简介 一、解读古人长寿养生的秘诀 二、人身三宝——精气神 1、生命的基础——精 2、人活一口气 3、养生的关键在调神 三、历代皇帝养生。 历代皇帝:从秦始皇算起,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中国经历了346 位皇帝,其平均寿命是41岁。年龄段:20岁以下的有28人…… 四、养生在于内求 中国人的健康观——和谐 养生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和谐三层面: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 整体观念: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药食结合 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故宫文化解读:太和·中和·保和 《黄帝内经》中的中国式养生 《上古天真论》第一段:养生四个方面 养生三要:养精、养气、养神 五、人的生命周期 一个人的春夏秋冬 婴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孔子人生“三戒” 六、人的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第一是精神方面,以静阳为主。 第二,形体运动方面,不要去做太剧烈的活动…… 第三,在饮食方面,偏阳性体质的人,要多吃一些…… 七、饮食养生 孔子饮食观——九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苏东坡饮食观 饮食分类——五行 食补与药补 八、起居养生 1、居处的选择与调整——“风水” 四正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九、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夜卧早起,心情平静 夏季养长:夜卧早起,最忌发怒 秋季养收:早卧早起、安逸宁静 冬天养藏:早卧晚起、收敛精神 一年养生的关键时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四季养生的总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十、人身小宇宙:五脏六腑 人体是一个小天地 身体就是一个国家 进入人体的好风水 故宫的建筑与五脏 中医为什么称“左肝右肺” 《周易管理之太极、乾坤管理篇--名家论坛第27部》 出 版 社:齐鲁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20日 [1][2]盘 数: 8盘VCD 各讲主要内容: 第1讲 周易的历史形成 第2讲 周易的文化地位 第3讲 八卦与太极思维 第4讲 六十四卦与人生定位 第5讲 “一”代表太极,象征最高管理 第6讲 太极管理的领导艺术贵在“和” 第7讲 太极思维在企业战略定位的作用 第8讲 太极思维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9讲 企业文化与最高主管的个性特征 第10讲 企业文化与人生终极目标 第11讲 国学管理与修心开智 第12讲 周易第一卦--乾卦 第13讲 从乾卦六爻的规律看易道思维 第14讲 乾卦精神--自强不息 第15讲 乾卦揭示了阳性管理法则 第16讲 两仪管理的领导艺术贵在“天人合一” 第17讲 儒家智慧指导阳性管理哲学 第18讲 周易第二卦--坤卦 第19讲 坤卦精神--厚德载物 第20讲 坤卦揭示了阴性管理法则 第21讲 道家智慧指导阴性管理哲学 第22讲 泰卦与否卦的管理启示 《黄帝内经--养生大道》内容提要: 《黄帝内经》流传千年,被奉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圣经”。张教授通俗讲解娓娓道来,揭开 《黄帝内经》的养生大道。人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厚度,也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养生和保健。 本片体现了养生的高层境界,尤其对于收集了许多保健知识而无法锲入养生要领的人来说,给出了养生的要领和总纲,可说保健养生万变都不离其“宗”,这也是中华养生的独到之处。 师承源流顾炎武 ↓ 江 永 ↓ 戴 震 ↓ 段玉裁、王念孙 ↓ 陈 奂 ↓ 俞 樾 ↓ 章太炎 ↓ 黄 侃 ↓ 冯友兰 陆宗达 任应秋 ↓ ↓ ↓ 朱伯昆 钱超尘 王洪图 ↓ ↓ ↓ 张 其 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