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建邦 |
释义 | 一 起点中文网 张建邦山东莱芜人,1985年出生,作品:《跟随曹操》、《匡扶后周》 1.《跟随曹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跟随曹操闯三国,换了人间。公元一百八十四年,北国平原,云淡天高。几十骑快马疾驰而过,扬起一片烟尘。 为首的曹操策马登上一座高岗,往下看去,头裹黄巾的大军如同黄河的怒涛,从远方漫山遍野奔涌而来。他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倚天剑,也许,一生的霸业就将从这一刻开始。而十八岁的曹铄就在他的身边,为他握紧了手中的铁枪…… 2《匡扶后周]》[3]穿越之初就揍了赵匡胤,你说俺该怎么办?也只能匡扶后周喽! 赵匡胤?一边玩去!郭威、柴荣的后周,我做主! 二 台湾政治家。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翌年返台,筹建淡江英语专科学校。1950年入美国伊利诺大学研修农业经济与教育行政。1952年获硕士学位。之后从事教育行政业务,历任淡江英语专科学校副教授兼教务主任、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副教授,淡江文理学院副院长,台北市教育会理事长,淡江文理学 院院长,国民党知识青年党部主任委员兼第七党部主任委员。曾入哈佛大学深造。 1969年当选台北市改制后首届议员,并选任副议长,遂被国民党选拔,步入政坛。次年,兼任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凡9年。 1976年当选国民党十一届中央委员,成为国民党的重要台籍政客。1981年任台北市议会议长。1984年进入中常会,参与党政中枢决策。1989年"入阁",任"交通部长"。1991年因"华隆案"被迫辞职。 1992年任美伊利诺州立大学资深研究员。1993年3月任淡江大学教授。1995年8月任"国家安全会议"咨询委员。1976年起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一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2000年5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 1970年,台湾未来学萌芽,这时的台湾并没有类如欧美社会的变迁速率,但未来学研究在这已掀起发展的风潮。未来学在台湾的萌芽,主要是张建邦访美期间,发现唯有注意未来,对未来预作规划,才得以在遽变动态的社会中避免危机,掌握契机。张建邦认为台湾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将面对相同的情境,于是未雨绸缪,从淡江大学发展起未来学。 三十年前,张建邦引进未来学之初,从翻译未来学的著作开始,当时有一群对未来学感兴趣的学者在张建邦的引导下进行《明日译丛》的系列译著出版。之后张建邦认为单只译介工作,不足为功,因此创办《明日世界》杂志。《明日世界》杂志的出版在岛内引起热烈讨论的风潮。从质疑未来研究的可能,到认同未来学研究,此期间经由这份刊物结合了当时科技、经济、文化、学术、及政治等各层的精英。终于让台湾的社会开始注意未来及认知到研究未来的重要。此外,张建邦更在淡江大学开设第一班的《未来学》课程,邀集社会各界精英到校演讲,不仅让青年学子藉此获得前瞻的眼界与信息,更让未来学经由社会精英而深植。"台湾未来学会",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一群热爱未来学的朋友共同筹组起来。其目的一方面阐扬未来学的观念,另方面集合同好对未来学进行深耕的工作。 张建邦著有《社会变化中的教育》、《行为科学与教育行政》,编译有《知识的爆发》、《成长的极限》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