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合勤 |
释义 | 人物简介 张合勤 33岁开始研究周易,20多年来,致力于以《周易》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周易文化与人生哲学,心理学,环境学,地理学,预测学等方面颇有建树和造诣。 1999年被选入《中国当代易学文化大辞典》; 2001年被选入《情系中华——海内外杰出人士爱国宣言》; 2003年被选入《中国易学年鉴》和《中国杰出人才——新闻人物》; 2004年被选入《中国人才库世纪献辞》和《中华成功人才大辞典》; 2005年被选入《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1998与1999年应邀参加了中国安阳周易学院举行的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并交流发表了自己的周易研究应用学术论文,获得易学专家和学者的好评; 2000年6月参加了《中国当代易学文化大辞典》、《人物卷》首发式,暨首届山东大学学员周易学术交流会,并在大会上演讲了论文《初探周易预测在煤矿业中的应用》,受到了易学家们、广大专家学者及刘大钧教授的关注和好评; 2001年7月,作为一名正式代表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的“新世纪首届中国易学文化研讨会”。并在会中发表了学术论文。这次研讨大会总结并回顾了20世纪易学文化应用成果,并为新世纪易学文化研究与应用指明了方向; 2002年被邀请参加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全国专家新年座谈会; 2003年应邀参加了与时俱进、再铸辉煌——中华成功人士座谈会; 2004年以特邀嘉宾的名誉参加了中国脊梁——海内外杰出创业人才国庆55周年座谈会,暨国庆庆典大会。同年还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及钓鱼台宾馆会议室举办的中国新闻人物——新年座谈会; 2005年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了中华社会各界新闻人物代表庆贺会“中华民族大团结、同贺新春佳节大拜年”。 人物生平1958年7月出生在山东. 少年时期的张合勤天资聪颖,学习用功,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报考大学,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与大学教育擦肩而过。年轻的他并不甘心窝在老家那几亩地里。于是他便只身到了黑龙江,打算在那里闯出自己的天地。做过矿井工人,食堂工人,干过别人认为脏、地位低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了教育界,当起了一名小学教师。任教期间他并没有凭着高中知识的底子而安于现状,相反,他决定继续进修。于是他便报考了黑龙江省师范学院,并获得了教育学位。33岁的时候接触了《周易》,并深深地坚信周易包含着“预测”能力。于是他便白天工作、备课,晚上潜心攻读周易、研究易学相关书籍。他始终坚持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做人诚信,宏心博大,不图虚名,君子思行”的信条。潜心研究周易文化及相关的社会传统文化,并期望能够有所建树。自学习研究易学文化以来,他始终坚信“双百”思想指导方针,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严谨学风,坚持学习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坚持义理与象数兼顾并用的方法,研习易占。精通《周易纳甲筮法》《周易梅花易数》,重视对易学义理哲学思想的领会和灵活运用。并且陆续地研习了刘大钧教授的《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大易集要》、《象数易学研究》(一、二),同时还专心研读了并应用了《周易古筮考通解》《增删卜易》、《易学象数论》、《易经占卜大体用大全》、《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卜筮正宗》、《梅花易数体用大全》、《子平真诠》、《滴天随》、《地理研究学》、《人生成功指南》等易学专著。 个人作品张合勤在学习研究实践应用的基础之上,总结学习实践的成功经验,不断进取拓宽学识,进一步提高自我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从事易学研究的数十年来先后在相关易学文化研究的学刊上刊登发表过多篇精品论文: 《坚持科学态度、弘扬易学文化》 《周易是一门科学的学问》 《浅谈周易的学习与应用》 《周易研究与现代人生心理学》 《周易研究与个人修养》 《周易阴阳与现代婚姻探究》 《周易阴阳对立关系与生态平衡关系》 《初探周易预测在煤矿业中的应用》 《乘运而上、振兴中华》等专著论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