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汉文
释义
1 甘肃成县政法委副书记

张汉文,男,甘肃成县政法委副书记,2011年10月29日被人发现藏在一名12岁小姑娘房间的床下,10月30日小姑娘家人向警方报警称遭到猥亵。11月1日,张汉文已被县委停职,警方也对其依法拘留。

个人简介

张汉文,男,甘肃成县政法委副书记,2011年10月29日上午8时许,张汉文被人发现藏在一名12岁小姑娘房间的床下,小姑娘家人与10月30日下午向警方报警称女儿遭到猥亵。11月1日张汉文被警方依法拘留,县委也对张汉文作出了停职决定。2日,张汉文已被撤销党内职务。

被撤党职

11月2日,来自甘肃省成县政府新闻办消息,“成县政法委副书记猥亵女童”事件涉案的张汉文已被撤销党内职务。

成县县委表示,张汉文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损害了党的形象。为了严肃党纪,经成县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撤销张汉文党内职务。

成县政府新闻办称,成县公安机关接到成县政法委副书记张汉文对一女童实施猥亵的报案后,立即对案件进行了调查。经初步审查,张汉文猥亵女童案件情况属实。

当日,张汉文已被依法拘留,并按司法程序进行处理。

丑恶事件

发生背景

受害人玲玲(化名)系武都人,是成县某小学的学生,年仅12岁。玲玲的哥哥强强(化名)15岁,在成县一所初中上学。为了照顾孩子的吃住,玲玲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支旗乡李武村武上社一刘姓住户家租了两间平房居住,玲玲和母亲住一间,强强单独住一间。10月28日晚,玲玲的母亲因老家有事回了武都,玲玲和强强睡在一间房。

被发现

玲玲的哥哥强强表示,10月29日上午8时许他有事外出,妹妹当时还在睡觉。半个多小时后他回家发现,房门被人在里面上了插销,敲门后妹妹好长时间也不开门。后来房门被打开,妹妹穿着线衣线裤躺在被窝内,但神情惊恐。随后他听到床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查看时发现床下藏着一名中年男子。

强强还说,他当时就认出中年男子系对面新建楼房的主人。中年男子被发觉后从床下爬出来,诡称他来找房东借一辆三轮车拉水泥,然后慌慌张张逃走了。之后妹妹才告诉强强,在他走后,该男子趁她睡觉时悄悄进屋,插上房门后对她进行了猥亵。发现有人敲门后,该男子藏到了床下面。

警方调查

强强随后叫来房东反映此事,并电话告知了父母。10月30日下午,玲玲及其家属向警方报警,张汉文随后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接到报案后,警方调查发现玲玲和强强指控的男子系成县政法委副书记张汉文。

成县公安机关接到成县政法委副书记张汉文对一女童实施猥亵的报案后,立即对案件进行了调查。现已初步查明,张汉文猥亵女童案件情况属实。当日,张汉文已被依法拘留,并按司法程序进行处理。

来自成县县委宣传部的消息称,成县县委已对张汉文作出了停职决定。成县纪检、监察部门也已成立了专案组,依照党纪、政纪条规对张汉文进行立案调查。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对犯罪嫌疑人的党纪、组织处理也正在进行中。

同事回应

成县政法委的一位杨副书记表示,张汉文以前曾担任成县司法局局长,现在是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分管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最近分工有所调整,但还没有正式宣布。正常情况下每周一早上张汉文肯定要到单位安排工作,不知为何这天没有来上班,是否请假他也不知道。杨副书记说,他没听说张汉文出什么事,他调到政法委刚一年,与张汉文在同一间办公室,就他对张汉文的了解,不可能发生这种事,肯定有误会。

2 纺织教育家

张汉文(1902-1969),毛纺专家和纺织教育家。他主持过上海章华和天津东亚毛纺织厂的创建工作,参加了北京地区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和基地的筹划工作,从事纺织教育几十年,最早编写出全套中文毛纺学高校教材,是中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另外也有太极拳名家、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首任会长等同名名人。

个人简历

1902年2月生于河北省高阳县。1923—1926年法国鲁贝工学院纺织系和染化系学习,毕业后获工程师学位。

1926—1927年任法国鲁贝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1927—1928年任法国鲁贝毛纺厂练习工程师。

1929—1931年任上海章华毛纺织厂主任工程师。

1931—1933年任天津东亚毛纺织厂总工程师。

1933—1937年任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8—1946年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7—1949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恢复筹建纺织系。兼任河北工学院纺织系和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教授。

1950—1954年任北京市财经委员会委员。先后兼任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及天津大学纺织系教授。

1955—1959年任天津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

1959—1969年任天津纺织工学院副院长。

1969年8月26日逝世于天津。

生平简介

张汉文,1902年2月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始于清末民初的高阳织布业,闻名中国,生产的土布,称高阳爱国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纺织品来华数量大减,为高阳织布业最兴旺时期,当地农村每户都有几台布机,产品行销甚广。这对他一生志向的选择有一定影响。他的青年时代,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黑暗年代,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许多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纷纷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寻找救国真理。1919年17岁时,去法国勤工俭学。他出国时本想去学习医学,到法国后,思想发生很大变化,认为“学医只能救人,不能救国”,转而立志“工业救国”。遂在法国北方纺织工业中心的鲁贝工学院选学了纺织专业。后发觉只学纺织专业回国后办厂有困难,又在鲁贝工学院染化系学习,毕业后获工程师学位。以后又在鲁贝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在鲁贝毛纺厂任练习工程师。

张汉文1929年初回国后,到上海章华毛纺织厂任主任工程师,1931年到天津东亚毛纺织厂任总工程师,在技术上主持了两厂的创建工作。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使他深切感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心从教为师,培养人才。1933年末他受聘北平大学工学院,任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担任毛纺学的教学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甘心当亡国奴,毅然丢下妻儿家小,离开北平,长途跋涉,随师生辗转到达陕西。先后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原平津地区各高校相继在原址复校,他离开西北,回到北平,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址为抗战前北平大学工学院原址),恢复筹建纺织系。兼任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和河北工学院纺织系教授,教授毛纺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北京恢复筹建纺织系的工作结束。他积极热情地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0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1955年起为天津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对京津两地纺织工业建设作出了贡献。1956年出席中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他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十五、十六届理事会理事。1959年他被任命为河北纺织工学院副院长(该院1967年改为天津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领导)。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应有的待遇,于1969年8月26日逝世,享年67岁。

职业生涯

张汉文在法国学习和工作10年,1929年初回国。这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国际市场羊毛价格猛跌,国内市场上进口毛织品的价格反而上涨了许多,正是振兴毛纺织工业的大好时机。上海、天津等地过去受进口毛织品冲击濒临倒闭的毛纺厂,出现了复工和建新厂的兴旺景象。他回国后受聘到当时刚开始筹建的上海章华毛纺织厂担任主任工程师。章华厂的前身,是1928年停办的中国第一毛绒纺织厂。刘鸿生买下机器设备与厂房,于1929年将机器拆迁至浦东,创建章华毛纺织厂,占地30余亩,有三联式梳毛机三套,走锭机1750锭,毛织机40多台以及全套染整设备。张汉文负责技术工作,主持了初步设计、建筑施工、机器安装、产品及工艺设计等工作,日夜奔忙于工地厂房。1930年该厂开工,生产粗纺呢绒,是当时上海惟一的呢绒生产厂。张汉文在章华厂工作两年,在工厂的创建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

1931年宋棐卿在天津筹办天津东亚毛纺织公司,他多次给张汉文写信并派人去沪催请,请他到天津东亚厂工作,张汉文本人也有意回北方工作,于是他离开上海,到天津东亚毛纺织厂担任总工程师。从筹建开始,主持生产技术工作。1932年4月,在天津河北区北安道建厂。有英式毛线机两套480锭,职工约250人,生产毛线。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以后,在人民群众中爱国主义思想空前高涨,为抵制洋货,抵制当时占据天津市场的日商“麻雀牌”和英商“蜜蜂牌”毛线,决定生产“抵羊牌”毛线,产品遍销中国。

张汉文在天津东亚毛纺织厂工作两年后,于1933年末辞职,到北平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兼任天津仁立毛纺织厂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约半年时间。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大部分纺织工业基地相继沦陷,纺织物资非常缺乏,张汉文多次向重庆国民政府建议,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打破日本侵略军的封锁。在一次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召开的建设厅长和专家参加的会议上,他提出在西北羊毛集中地兰州开设洗毛厂的建议,建议被采纳后,他受聘参加兰州洗毛厂的筹建工作。当时他在国立西北工学院纺织系任职,利用寒暑假,奔波往返于陕、甘、宁荒凉的大西北,调查羊毛资源情况,进行洗毛厂的筹建设计工作。同时,他还大力提倡在大后方发展手工毛纺织生产,并帮助创办了西安的大秦和甘肃平凉的复兴等小型毛织厂,利用当地羊毛和简陋机器生产大衣呢和制服呢,品质优良,销路顺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立志为发展中国纺织工业的抱负和宿愿,才真正开始实现。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积极主动精神,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他担任北京市财经委员会委员期间,兼任北京市公营企业公司和北京市地方工业局的顾问,参加了北京地区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和毛纺织、棉纺织工业区的布局工作。当时他经常驱车北京郊区,勘察地形,规划厂址。他先后参加了北京清河制呢厂、京棉一厂、北京丝绸厂、印染厂、针织厂等厂的筹建、扩建或咨询工作。在北京清河制呢厂,他率先提出充分利用中国羊绒资源问题;在厂房设计工作中,他提出将选、洗毛车间放在厂房一侧,以保证工艺流程合理顺畅;在工艺流程上,他提出先选后洗工艺等。他针对当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上述意见,对制呢厂的扩建工作作出了贡献。此外,为解决当时北京市缺乏技术专家问题,他向北京市推荐和聘请一些毛纺专家和丝绸专家。张汉文不仅有广博的纺织技术理论知识,而且有非常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在担任北京清河制呢厂顾问期间,他每周去工厂一天,到厂后由厂长召集技术人员汇报生产中的问题,然后一起到车间实地察看,最后由他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他的这种深入实际和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受到全厂的欢迎。

张汉文一生始终关心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建设和发展。1965年他参加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在提案中建议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制定中国毛纺织工业分期建设规划。直到1969年他临终前夕,还在为解决天津口岸当时积压大批山羊绒的紧急任务而日夜操劳着。

培养人才

1933年末,张汉文受聘北平大学工学院,任纺织系教授兼系主任。平大工学院的前身,是京师高等实业学堂,始建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陕西。

张汉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实践,提倡职业教育。他常说:“纺织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学纺织染理论的人,不会应用,不知道怎么干,不会自己动手干,是学不到真实学问和真本领的。”他执教几十年,始终没有脱离纺织生产,他总是在从事教育的同时,在纺织生产厂或纺织工业管理部门兼任职务。抗日战争期间,西北工学院地处陕南山区,学校没有纺织实习实验设备。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人才,每年暑假前,他不辞辛苦,各方奔走,为学生联系实习厂地,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到工厂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向实际学习的机会。

在他担任天津纺织工学院副院长期间,学院开始阶段隶属河北省,为了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他积极向纺织工业部及有关部门建议,学院体制应面向中国,由纺织工业部领导。为解决学校教学科研设备的不足,他多方联系,调拨毛纺织机器设备,解决了实习实验问题。

他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建国初期,在他的倡导和筹划下,在北京清河镇举办了毛纺大专班(1958年改名为北京纺织专科学校)。他亲自参加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解决了当时北京市发展毛纺织工业急需技术干部的问题。培养出来的人,分配到各厂工作,成了各厂的生产技术管理骨干,不少人担任了厂长、副厂长或总工程师等职务。

他长期担任毛纺学教学工作。在他之前,毛纺学都使用英文教材,从1934年9月到1936年4月,他用了近两年时间,结合教学工作需要,编写出包括《毛纺学》、《精梳毛纺学》和《毛纺织厂设计》等内容的全套毛纺学中文教材,这是中国最早编出的中文全套毛纺学高校教材。教材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图文并茂。他从多年的建厂实践中认识到,在纺织工业急待发展的中国,学生在校除学习必要的纺织染知识外,还应具有工厂设计方面的知识。他总结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于1936年3月,编出了《工厂设计》教材,开出了这门当时国内开创的新课,受到学校的肯定和学生们的欢迎。

张汉文勤奋好学,积极钻研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教学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把很复杂的问题,剖析得清清楚楚。他既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又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纺织建设人才。他作风朴实,生活上勤劳节俭,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学生是从敌占区流亡到西北的,生活非常困难,他经常在经济上给予接济。每届学生毕业前,他利用自己的威望,不辞辛苦,与各方联系,帮助学生安排工作。在当时毕业即失业,找工作很难的时代,他的这种作风,受到广大师生的赞誉。张汉文为人,不卑不亢,谦诚朴实,光明磊落。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为建设国家,哺育人才,操劳备致,功绩卓著。

主要论著

1张汉文.精梳毛纺学(精梳工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4.

2张汉文.中国羊毛工业概况.纺织周刊,1934,4(48):1036.

3张汉文.毛纺学(预备工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5.

4张汉文.毛纺学(纺绩概论、环锭机、走锭机).北平大学工学院,1935.

5张汉文.精梳毛纺学(精梳预备工程、精纺工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5.

6张汉文.精梳毛纺学(工厂设计).北平大学工学院,1936.

7张汉文.毛纺学(梳毛工程).北平大学工学院,1936.

3 太极拳名家

人物简介

张汉文,1940年生人,出身习武世家,自幼习武,1954年拜原会友镖局镖师、著名武术家“大枪董英俊”为师,习练三皇炮捶拳械,成为三皇炮捶第七代传人,1957年从师太极拳名家崔毅士习练杨式太极拳,后又拜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名家张文柄,习杨式内传太极拳械,成为杨式内传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并曾受著名武术家吴彬楼、常振芳、袁敬泉、段庶卿、张庆云、欧锡九等多位老师教诲,功底深厚。

出版著作

张老师曾发表过武术理论、功法、技法、医疗及宣传武德等方面论述数十篇。在《燕都当代武林录》一书中任副主编,著有《三皇炮捶拳》一书,该书的出版结束了三皇炮捶口传身授的历史,该书并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出版。新著《三皇炮捶汇宗》已经面世。还出版有《中华传统武术经典系列、名家名拳、三皇炮捶拳械专辑》教学光盘。并曾参加《中国传统武术大全》、《京城武林》、《武术世界》等多部影像的录制演练工作。自七十年代至今,积极开展教学,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弟子遍及国内外。

传统武术

张汉文老师一直关心传统武术的发展,他说,传统武术应改进训练方式、组织方式和心态,向其他武术和流行的健身方法学习,走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并希望武术界的领导更加重视传统武术的发展和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

谈到传统武术的技击,他认为武术技击和健身一样是武术能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是传统武术的的灵魂,如果传统武术和散打在相同条件下训练,再加上传统武术的特有功力训练,完全可以和散打运动员同台比武,而且有能力取胜。

医武同源

张老师认为医武同源,武术集中国文化、养生、中医、气功、数学、物理学、信息学、技击等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的人体科学。武术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和哲理,要学好武术还应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阴阳平衡等知识。

相关报道

两、三个小时的谈话,练法、功法、文化、气功、技击……,从理论到实用,张老师滔滔不绝,的确,武术越学越迷人,越学越觉得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

虽然早就听说过张汉文老师,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在一次北京市武协戳脚翻子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表演的三皇炮捶拳,张老师的炮捶上下翻飞、松活弹抖、发力迅猛、浑厚沉稳、气势辉弘,而且与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的发力有很多相象之处。

民间故事

相传:早年,三皇炮捶的前辈与陈式太极拳的前辈曾在一起切磋拳艺,进而陈式太极拳的老前辈将三皇炮捶的套路和打法吸收并与太极拳相容从而形成了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前辈们并发誓两派结为兄弟,永不交手。后来这一盟约一直延续下来,据说炮捶高手高麟阁与陈发科曾在高先生未报门户情况下交手切磋,结果双方一出手陈发科先生发现高先生用手极柔极刚,马上跳出圈外说,“陈式前辈说有一种拳由刚至柔,叫三皇炮捶与陈式拳气劲相合结拜为兄弟门户互不动手,你用的可是这种拳“?高麟阁听罢哈哈一笑,双方紧紧握手,此后往来不断。当然这只是传说,现在已无法考证。不过两种拳发力和打法有相似之处确是不争事实。

4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首任会长

张汉文,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台企联)首任会长。江阴人,1949年随父母前往台湾,后一直在广东投资兴业。

2007年04月15日,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张汉文当选台企联首任会长。

5 延庆县交通局助理调研员

分管工作:负责公交客运、出租汽车、旅游汽车、长途客运、汽车租赁、小公共客运、轨道交通的行业监督管理工作;客运规划、客运场站和候车亭建设工作;水上安全监管工作。

分管科室:客运管理科、出租汽车管理所、出租公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