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光雷 |
释义 | 张光雷,男,汉族,1920年3月出生,荣成市港西镇北港西村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专业三系副政治委员、后勤学院院务部顾问。 人物简介1920年生,1939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先后过连副政治指导员、胶东军区第16团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胶东军区附属医院政治委员和特务团1营政治教导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光雷任胶东军区炮兵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1947年,国共谈判破裂,历时3年的解放战争由此爆发,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组建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胶东军区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张光雷任该纵队37师政治部副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光雷提拔为团副政治委员,后随部队31军南下直至厦门。1951年6月7日解放军开始隔日炮击金门,给国民党反动派以重创。因工作表现突出,同年10月他被上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任宣传部干事、组织部助理员。1978年,张光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学员队政治委员,1980年提升为专业三系副政治委员,1981年任后勤学院院务部顾问,为培养新时期部队军事后勤干部作出了努力。1982年9月,张光雷离职休养。 人物简历1920年生于荣成市港西镇北港 西村。 1939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国共谈判破裂,历时3年的解放战争由此爆发,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组建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胶东军区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张光雷任该纵队37师政治部副科长。 1948年秋,张光雷参与了著名的济南战役。 1948年11月参与了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 1949年4月21日,张光雷所在的第3野战军配置在东突击集团,5月27日攻占了全国最大城市上海。6月2日,又乘胜解放了崇明岛。 1961年2月,他被调任驻扎于广东海防的41军123师政治部副主任,后相继提升为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 1962年9月,张光雷被授予上校军衔。 1963年4月,张光雷任国防工业办公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 1978年,张光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学员队政治委员。 1980年提升为专业三系副政治委员。 1981年任后勤学院院务部顾问,为培养新时期部队军事后勤干部作出了努力。 1982年9月,张光雷离职休养。 人物生平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上中国大片领土,中华民族已 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和村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19岁的张光雷义无返顾离家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2月参加了胶东区党委所领导的大众日报和胶东军区抗日军干校工作学习,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10多个人才有一支枪,他作为小队长配备了一把大片刀,腰挂8颗手榴弹,与日本鬼子开展游击战。同年7月,张光雷参加了八路军,因为他读过几年书,具有初小文化水平,又加上他好学上进,领导让他担任了八路军胶东军区特务团文化教员。在此期间,他和干部战士打成一片,白天作战奔袭,夜晚学习文化、进行抗日宣传,部队的战斗力得到明显提高,他也得到了领导嘉奖,1939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张光雷所在的部队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和战斗,歼敌数千人,他也在战斗中成长,先后担任过连副政治指导员、胶东军区第16团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胶东军区附属医院政治委员和特务团1营政治教导员。在日军实施“三光政策”血雨腥风的极度艰苦时期,他所在的部队带领群众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在夜间突出日伪军重围。他认为那是他有生以来最担心、最操心的时刻,那毕竟关乎着两千多群众的生命……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光雷任胶东军区炮兵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1947年,国共谈判破裂,历时3年的解放战争由此爆发,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组建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胶东军区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张光雷任该纵队37师政治部副科长。 济南战役1948年秋,张光雷参与了著名的济南战役,这次战役采取“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开创了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37师是主攻济南城的突击部队。他时刻铭记着这次惨烈的战斗:“踏着烈士的尸体前进”,这句话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是攻打济南就确实应验了。在强攻几次之后,烈士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我军将士前赴后继,怀着强烈的复仇之心,踏着烈士的尸体如履平地,如同巨浪拍岸一般攻上城墙,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用上攻城的云梯!冲进城里后,我军将士少则八路纵队、多则十二路纵队,快速涌进城防司令王耀武的大本营。但这里已经空无一人,门窗、过道都用一袋袋白面建成坚固的工事,如同一个大堡垒,最终还是作了俘虏。济南战役进一步削弱了敌军士气,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人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斗争精神。济南的攻克,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从而为华东野战军南下会同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共中央在1948年9月29日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济南战役后涌现出两个荣誉团,济南一团(27师),济南二团(31军)。张光雷所在的13纵队整编为3野战军31师,张光雷任团政治处主任。1948年11月参与了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淮海战役中,他被弹片炸伤,却执意“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持一线工作。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渡江战役的进军令。张光雷所在的第3野战军配置在东突击集团,5月27日攻占了全国最大城市上海。6月2日,又乘胜解放了崇明岛。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光雷提拔为团副政治委员,后随部队31军南下直至厦门。1951年6月7日解放军开始隔日炮击金门,给国民党反动派以重创。因工作表现突出,同年10月他被上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任宣传部干事、组织部助理员,参与了解放军部队正规化的各项制度、条例的编制工作。六十年代初,我国遭遇了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响应中央军委号召,张光雷毅然决然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主动要求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1961年2月,他被调任驻扎于广东海防的41军123师政治部副主任,后相继提升为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 1963年4月,张光雷任国防工业办公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1967年“文革”期间,虽然受到冲击,但他始终保持对党的高度忠诚,仍然怀着满腔热情,为国防工业现代化努力工作着。1969年5月,他主动要求到贵州国防工业生产基地工作,在那里,他跋涉崇山峻岭,深入到工厂、车间,和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大胆提出了改革治理整顿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了那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劳动生产力和产品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文革后期他又调回机关,组织上让他负责专案调查工作。他面对以前曾经不公正对待他的人,丝毫没有耿耿于怀,始终保持高度的党性原则,光明磊落的正直为人令人称道…… 1978年,张光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学员队政治委员,1980年提升为专业三系副政治委员,1981年任后勤学院院务部顾问,为培养新时期部队军事后勤干部作出了努力。1982年9月,张光雷离职休养。 1996年张光雷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山东荣成,在途径烟台时,专程瞻仰烈士陵园,眼含热泪地对先去的老战友鞠躬敬礼,感慨之情溢于言表。2005年的某一天,在301医院的病榻上,他回忆起60年前的老连长于燕,当时,他们四个连干部情投意合、亲如兄弟,工作大家抢着干,配合十分默契:作战时,指导员带领战士冲锋陷阵;学习时,连长结合实战讲党课。他们最奢华的一次聚会是几个人凑了8块钱,买了一只小鸡打打牙祭。只可惜他们都先后在战斗中牺牲,没有看到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一次八路军攻打莱阳玩底时,张光雷所在的连队曾牺牲了一名优秀班长战斗英雄王彩春,解放后为缅怀战友他曾亲自到烈士陵园凭吊烈士的亡灵。还有一次作战中他的老连长被日军刺刀捅死后,身上带的干粮全部被鲜血染红......他一再表示:“想想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够幸运的了,还有什么理由追求任何个人的名利?”这成了他以后一贯的做人原则。 获得荣誉1962年9月,张光雷被授予上校军衔;并曾荣获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