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高谦故居
释义

张高谦故居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长溪之畔的大韩村,宽12米,深11米,高9米,两层半土木结构,双面坡青瓦覆顶,四周矮墙高仅及半,犹如篱笆墙一般环护周围。主屋一进3榴(开间)深7米,每榴前后两间卧室,中央一榴为明间,分前后两厅,中间用屏壁隔开。后厅低楣架构,两后侧各置火厢房,面种各约为10平方米。前厅高楣架构,宽3.2米,深4米,高6米,厅前置一天井,由于四周土墙较矮,采光良好。

故居资料

故居介绍

共有两座,皆为普通民房,坐西向东。其一为张高谦生前的故居,建于民国中后期;其二为张高谦牺牲后所建。张高谦故居四周沿溪岸边数十株千年古榕广盖浓荫,碧翠欲滴,长溪奔腾,环绕如带,风光旖旎。

故居一介绍

二层于左右榴间各建一个贮仓。大门朝向东北。整座故居壁板洗得木纹可见,洁净明亮。张高谦生前卧室在右榴前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年幼的张高谦常到老游击队员张爷爷家听他讲革命故事。少年张高谦勤奋好学,每天清晨早早起床,坐在门口的一块大石上认真读书。1959年,张高谦承担生产队牧羊任务后,对羊群爱护倍至,每当母羊快下羊羔时,总担心羊羔被挤坏,便把母羊牵回家中,整夜守候,直到母羊产下羊羔。为了羊羔早日长大,张高谦用平时采药、砍架攒下的零花钱买了鸡蛋和红酒,煮了喂母羊,好让母羊多产奶水。

故居二介绍

故居二。位于张高谦故居一的后方约30米处,与故居一基本相仿,土木结构,四周土墙高及屋顶,占地面积204平方米。

陵园资料

陵园介绍

在大韩村右侧的山峦上,绿树掩映中屹立着张高谦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陵园依山势而建,西高东低,由上往下,三米宽花岗岩石阶呈S形曲折逶迤,两侧碧树成荫。陵园中建筑依次是陵园大门、先锋亭、张高谦雕像、浮雕组壁和烈士陵墓。大门为石牌坊结构。石阶中间的先锋亭呈六角飞檐,歇山顶建筑。烈士雕像以红岩为质,精雕而成,寓“红色”之意,高5.3米,基座四方形,用方块文化石拼贴而成,高1.8米,像身高3.5米,高谦怀抱羊羔,目视远方,神采端庄,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直观感觉。雕像前有一广场,面积200平方米。广场西向即雕像背后是题字碑林和浮雕文化墙,4.6×14米,上半部为宋庆龄、郭沫若、叶飞、贾庆林等七位领导题词;下半部是张高谦成长经历和英雄事迹的红岩浮雕。碑林两侧浮刻“热爱祖国、自立自强、勤奋勇敢、奋发向上”的张高谦精神。碑林背后拾级而上约20米是烈士陵墓,前立“少年英雄张高谦墓”墓碑,墓主体由两个直角三角形体建筑呈锐角拼接而成。张高谦烈士陵园始建于1963年,1974年和1991年两度重建,2004年重修,先后被共青团中央、福建省委、省政府、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教育厅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德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高谦资料

张高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福建省寿宁县大韩村人,1947年出生,从小勤学习、爱集体、爱劳动、守纪律。1957年就读于大韩小学(现为张高谦小学),1958年加入少先队,连续三年当选为少先队中队长。1959年主动承担为生产队牧羊的任务。1961年2月6日晚,天气特别寒冷,张高谦拿着柴刀到羊栏里钉木桩。走到羊栏边时,发现刚从劳改场释放回来的陈先凤怀里抱着一只羊正往外跑,就立即冲上前去,一把揪住陈先凤大声叫喊:“不许偷队里的羊!”陈先凤见状,先掏钱哄骗,后又许诺将羊分一半给他,但他始终不依。陈先凤凶相毕露,抢过柴刀威吓说:“你要命还是要羊?”张高谦毫不畏惧,一面呼喊抓坏人,一面拼力抢夺陈先凤手里的羊,被陈先凤连砍数刀,倒在血泊之中,牺牲时年仅13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其为烈士,团中央追认为“红色少年”,中央有关单位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分别向全国、全省发出向张高谦学习的号召,宋庆龄亲笔题词“学习张高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郭沫若专为张高谦写下了《雷锋式的红色少年》的诗篇;叶飞、贾庆林等领导先后题词高度评价张高谦的优秀品质。团中央、教育部将他列入全国十大少年英雄之一,在北京建造张高谦纪念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