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凤林 |
释义 | 湖北广济张凤林简介1896年2月,张凤林出生在原广济县西北角一个穷得没有名字的垸子里(今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镇堂选村),直到张凤林带领穷兄弟闹革命以后,人们才知道大法寺镇潘家山里有个穷垸子,叫"茅屋洞"。十五、六岁时,张凤林从师习武。勤学苦练,几年后就熟练地掌握了拳、刀、剑、气功、推拿接斗的硬功夫,二十岁时,他成了附近有名的武师,他舞棍如银蛇飞舞,水泼不进,见过的人没有不赞叹的。 经历张凤林侠士义胆,耿直善良,多次和当地横行乡里、为非作歹的恶霸地主作对,并打伤一个恶霸,那恶霸有钱有势,唆使官府捉拿张凤林。 为了一家人生计,张凤林带着亲友们凑的几块钱和一根防身齐眉短棍,挥泪辞别了故乡,来到九江,后来辗转到了永修、福安、、吉安、莲花等地。 1927年,正在湘鄂边区以放竹排为生的张凤林,耳闻目赌了"四·一二"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者的种种暴行,和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求解放的桩桩事实,他认清了一条真理,工农要翻身,当家作主人,只有拿起刀和枪,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才有出头的日子。 于是,他参加湘赣边区的秋收暴动,由于作战勇敢,立了战功,几个月后,他便当上了班长、排长,不久他随红八军五纵队转战大治、阳新,参加了龙港暴动。192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给红军四、五纵队渡江北上开辟道路,张凤林奉命回到广济县,1930年5月,复祥区成立了苏维埃,张凤林担任区赤卫队队长。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鄂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国民党十三师三十七旅万耀煌部进驻武穴,躲藏的、逃亡的土豪劣绅纷纷出笼,成立剿共委员会,他们张牙舞爪地四处清乡、查户口,大肆搜捕,屠杀革命同志和无辜群众。 在这危急关头,张凤林坚决执行县委的指示,留在本地坚持斗争,他凭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同广大群众的紧密联系,凭着自己会种田,会武术,会推拿接斗等多种本领,一次又一次地逃脱了敌人的搜捕,象一团不灭的火种燃烧在群众中间。 1932年,由于敌人搜捕太紧,张凤林同志不得不在树木丛生的杨家坳上的老虎洞里隐蔽整整一年,白天,他隐蔽在山洞里,一大批堡垒户轮流送饭上山,带给他各种情报。封锁严密时,断绝了往来,他就采集野菜、野果充饥。晚上,他经常下山活动,鸡叫头遍了上山。 贡献一天晚上,张凤林趁晒谷咀垸唱戏的机会赶去侦察敌情,刚在台前的一条板凳上坐下,观众突然骚动起来,他立即起身一看,七个彪形大汉已经冲到跟前,张凤林知道是来抓他的民团,挥拳就打,一连打倒几个团丁,他随即跃上戏台,穿过挂在台中的布幕,从后台跳下。这时,台上台下乱成一片,人如潮涌,敌人不敢开枪,气急败坏,疯狂追击,黑暗中,哪里看得见张凤林的影子。 1934年以后,敌人对他的搜捕放松了些,张凤林才结束昼伏夜出的穴居生活,转移到群众家里隐蔽。 1938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广济县,张凤林带着那根防身的短棍从家乡出发,踏遍鄂豫地区的山山水水,终于在武汉找到一度失去联系的上级党组织,他接受了三项任务,重建广济地下党组织,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回家后,张凤林选定人熟,地熟、情况熟,山多,湖多,骨干多的蕲广边地区,于1939年2月,组建了蕲广边党总支,他和其他同志并肩战斗,一年多时间里,发展百余名党员,训练了120多名便衣队员,建立了4个党支部和6支武装便衣队,开展了抗击日寇的小型游击活动,初步形成了以杨门村为中心的方圆200余平方公里的蕲广边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春,张凤林任新成立的蕲广边县委委员、民运部长。 张凤林深深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为壮大抗日革命武装,他费尽了心机,他动员二弟把家里仅有的一亩五分田卖掉,他还带领便衣队,采取借、买、收、缴等办法,搞到一批枪枝弹药,不仅武装、壮大了自己,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新四军和邻县的便衣队。 为了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1941年5月,蕲广边军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张凤林任处长。1942年6月,他又担任了蕲广边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 为了巩固蕲广边县根据地,他不顾风险,日夜操劳,顽强战斗。他带领武装工作队,摧毁伪保甲政权,建立了白民田、罗麻豹等四个乡的民主政府。 1942年底,张凤林考虑到自己文化程度低,担负政府主要领导工作有困难,就向上级党组织力荐文化比自己高的居文焕。担任县长,党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让他担任民运部长,兼管财经工作,可是在群众心中,张凤林却一直是没有县长头衔的好县长! 张凤林和他的兄弟相继参加革命以后,地主、恶霸,土匪和国民党军队对他的家庭进行了严重的摧残,财物抢劫一空,房屋烧毁三次。张凤林长年在外,家里往往大半年揭不开锅盖,破瓢破篮、讨米棍成了他妻子儿女离不开的三件宝。 家里人经常流落外地,受尽折磨,一次,大儿子在流浪中得了重病,高烧不退,草药治不好,不得已请了一个郎中,但朗中开口要十担谷,诊不起,结果活活病死,他生下五个子女,先后饿死,病死四个,只有一个名叫常德的小儿子几经磨难活了下来。 常德生下不久,妈妈就背着他去讨饭,贫苦农民看到张凤林的妻儿这般落难,都情愿自己挨饿,也要拿出东西给他们吃,常德靠吃"百家饭"长到7岁,爸爸把他送到舅舅家里放牛。一天晚上,常德看见爸爸用麻绳做成的腰带上穿了两圈密密麻麻,黄灿灿的金戒指,觉得很稀奇,凤林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这是公家的东西,俺不动。" 当县长以后,他家的房子又一次被敌人烧毁,亲友们劝他盖间瓦房。他笑着说:"我身无半文,拿什么盖瓦房?还是搭茅屋好,冬暖夏凉,不怕火攻,茅草是烧不尽的。"大家又说:"你当了县长,连间瓦房也盖不起?"凤林回答:"共产党的县长不比国民党的,只能为群众谋利益,也不能给自己谋私利。 张凤林分管财经工作,经管大量现金和实物,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同志要廉洁奉公,不能贪财。一分钱,一寸布都要用在革命事业上,同志们给他发津贴,他总是嫌多了,给十元,死活只肯收五元。 一次凤林重病之后,瘦得皮包骨头。警卫员担心他拖垮了身子,悄悄动用了公家一块银元,买回了一点冰糖、木耳和一只土鸡,蒸得烂熟,在睡觉前端给凤林吃,凤林问明了情况,严肃地说:"动用公款是犯法的",他硬是连筷 子都没有动一下,还拿出一块银洋替警卫员还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凤林和其他二十多位同志一起从党校回到蕲黄广地区开展工作,1946年8月间,担任新成立的蕲广工委副书记,负责阳城,田家镇、四望一片工作。年底,中原突围到蕲广一带活动的张体学,撤离广济前,亲手交给张凤林一千块银洋,一再属咐他,必要时你可以自行处理。张凤林当即把银洋装进袋子,塞进坛子,在坛口封上泥,埋进家里的土洞里。 为了摆脱敌人,他化装出走,拖妻带子,提着篮子,拄着棍子,一路讨米要饭,一路探听情况,途中遇见蕲春的老战友何启,何启见他一家人面黄肌瘦,破衣烂衫,问他怎么这幅穷相,张凤林默默地笑,老伴说出了实情,何启感慨地说:"老张啊,像你这样腰挂手枪,家藏银洋,领着妻儿要饭的县长,从古到今,怕是头一个吧。" 11月间,鄂豫区五地委和军分区成立,他向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刘仰峤如数交出了这一千块银洋。 1947年9月间,正是大别山枫叶染红,桂花飘香的季节,挺进中原的刘邓大军到达鄂东地区,10月26日,刘邓大军在蕲广边界打响了著名的高山铺战役,张凤林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大力支援前线,护理伤员,没日没夜地干,他还深入田家镇、阳城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基层政权,组织贫农团,发展武装力量,消灭反动势力,他精神焕发,逢人便说:"红旗快要插遍全中国了。" 1948年3月,尾随刘邓大军的国民党四十八军七十二师进犯广济,以五千余兵力,将我县四望、田家镇、干仕等区共约500人的区干队全部压到崇山,包围圈越缩越小,情况越来越危急,党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分散突围。讨论部署时,同志们都说:"老县长先走,你今年都五十二了,要不同志们怎么好让你留下?"张凤林笑着说:"老规矩,我留在后面掩护。" 崇山突围后,国民党的几千名正规军和上千名"团儿队",开始逐垸逐山逐洞地搜查,许多同志在突围后却惨遭杀害,张凤林坚持革命二十几年,"驮儿队"对他的活动十分了解,张凤林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月5日,刘邓大军留守人员刘靖江、王长江等十位同志在梅川东门河滩被敌人杀害了,张凤林得知消息,悲愤不已,他连夜冒雨赶到银山脚下,在王垸一户人家的薯洞里找到了儿子常德,流着眼泪对儿子说"革命快要胜利了,我可能看不到,胜利后,儿要到我们党办的学校去读书,长大了,好好为人民服务。" 谁知这竟是父子俩相见的最后一面,这番话竟是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 当夜,张凤林悄悄来到内侄何松延家,吃了一顿饱饭,半夜时分,他又要走。松延问他:"姑爷,你怎么不随大军走?"凤林说:"服从命令,留下坚守。" 松延又劝凤林在他家歇几天,凤林说:"敌人晓得你是我的亲戚,会来搜的,我不连累你。"说罢大步跨出大门,很快消失在漆黑的夜幕里。 4月9日,隐藏在张百可垸王季梅家夹墙里的张凤林,被"团儿队"探知,大队长李树鹄亲自领一个中队的匪徒把王家围得水泄不通,匪徒们都知道张凤林枪法准,武艺高,力大过人,谁也不敢上楼去送命,他们都呆在外面乱哄哄地嚎叫:"张凤林,你快出来,你跑不了啦!""老子今天要抓活的!" 张凤林紧握手枪,贴住夹墙,紧紧监视着敌人的活动,随时准备抗击领头窜入的匪徒,这样相持了半天,李树鹄不见动静,就丧绝天良地下令"放火"。顷刻间,匪徒们拉来了大捆大捆的干柴,堆在房子四周。 这天,久雨初晴,东南风正刮得紧,一点火星,就会引来冲天大火,吞没全垸上百户人家的房屋财产。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一刹那间,楼上夹墙内传出一声惊雷般的喊声:"不准放火!" 匪徒们吓得一个个目瞪口呆,只听见张凤林大喊道:"你们这帮土匪,休想捉住我活的张凤林!" 话音刚落,楼上响起了一声沉闷的叫人心碎的枪声。 乡亲们争先恐后登上楼去,看到老县长穿的一套土布衣服千补百衲,一双自制的草鞋沾满血迹,身边一支旧手枪没剩一颗子弹,一副老花眼镜折断了一条腿,大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放声痛哭。 乡亲们怀着无限的深情,洗干净老县长身上的血迹和污泥,给他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衣服鞋袜,把他安葬在松柏长青的簸箕山上。 噩耗传开,许多善良的人认为是国民党编造的遥言,断定:"老县长是不会死的,他不能死啊。" 他熬过了漫漫长夜,在九死一生中活下来,如今天亮在即,他常讲的"红旗就要插遍全中国"的景象就要实现时,他却没看到什么,竟然就这样走了! 然而,一切都是事实,令人不敢面对的事实,在追悼会上,地、县委领导痛哭失声,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县长,共和国朝阳的霞光中多了一抹鲜红! 在党的关怀下,烈士的后代张常德生活幸福、事业顺达,曾在京山、黄州等地工作多年,后在黄冈地区轻工局副局长任上离休,于1998年底离开了人间。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张凤林简介张凤林,男, 1954年6月出生,辽宁沈阳人。1982年1月毕业于辽宁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宋则行先生攻读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分别于1985和1992年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工作于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2年为副教授,93年为教授,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意大利和英国进行过学术访问与交流。现任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 张凤林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后凯恩斯经济学。 学术成就出版了《西方资本理论研究》(1995)、《人力开发—探索与途径》(1998)、《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06,2007)等学术专著四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2,参译)、《人力资本研究》(2001)、《劳动供给研究》(2001)、《经济理论和方法史》(2001,参译)等学术译著五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立项科研课题10余项。 主讲课程张凤林教授主讲的课程主要有: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本科生),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硕士生),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增长理论、外国经济思想史及名著选读、思想史专题、人力资本理论原著选读(博士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张凤林张凤林副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系的老师。有过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深受同学爱戴。 主讲课程张凤林副教授主讲的课程主要为市场营销学、新制度经济学。同时市场营销学、新制度经济学也为其学术的研究方向。 江苏南京张凤林简介1936年10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炮弹设计专业。研究员。毕业后分配到五机部第三研究所。1962年5调国防部五院固体发动机研究所。1965年任七机部四院389厂副科长。1972年调任066基地8610厂科长。1980年2月任八机部科技委委员,1981年任七机部科技委委员。1983年任066基地设计所副所长。1987年后任四院47所副所长、科技委主任。 贡献从事符合固体推进剂制造工艺取消辗片法及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率研究。负责复合固体推进剂半自动生产线总任务书编制,并承担总体方案设计,流程设计、全套设备研制方案制定、技术协调及攻关等,组织研制出我国第一批2000升立式混合机、大型预混机等非标设备116项、297台,主持东风11号固体发动机方案论证及模样阶段研制,解决了人工脱粘、热防护机构等多项关键技术。158工程立式生产线研制任务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捻军首领张凤林(?~1863),原名升,后易名凤林,河南正阳县人。捻军首领。 咸丰元年(1851年)春,张凤林、张效先、张效宣、张明连等人秘密组织了“义勇队”,夜集明散。这年冬季,张凤林又联合鲁店的陈双喜,单店的单清善,李庄的李尚林等所领导的穷人“杆子”,组成150多人的农民武装。咸丰二年(1852年)春,在太平天国和沿淮捻军起义的影响下,张凤林在张岗树旗起义,在“抗官府、杀财主、救穷人、不纳粮”的口号感召下,群众纷纷响应,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正阳的北部、东部,新蔡、息县的西部,北起汝河,南到淮河,广大地区都成了他的范围,队伍发展到一万余人。嗣后,张凤林主动率部与汝南陈大喜会师。陈大喜等推张凤林为大帅,统一号召,共同反抗清廷。 咸丰七年(1857年)三月,张凤林同张大安等捻军活跃于汝南、正阳、确山交界之郭店、张岗。五月同张大安占据宋店诸处,游击于各地,延及附近各县。咸丰十年(1860年)春,张凤林等加入捻军。翌年(1861年)三月,张凤林、陈大喜联合攻打汝南郡,与前来截击的清军参将柏英,激战于臻头河、官庄一带,击毙官兵数百人,回师后令所部蓄发称附洪(秀全)杨(秀清)军,并在各地筑寨为根据地,控制城东各乡一切事务。同治元年(1862年)春,张凤林、肖文信为策应秦喧部,转占于正阳、罗山、息县、桐柏等地,打死息县县令。并在明港筑寨,卡断了清朝豫南信、正、确、桐同湖北的驿道交通。同年夏,沈丘、项城、新蔡、汝南各地,奉陈大喜以白旗为号令;确山、桐柏、泌阳、信阳、罗山、息县、商城、固始、正阳各地,奉张凤林以黄旗为号令,驰骋“三府(汝南、南阳、归德)一州(信阳)”,延及东西千余里,起义军发展到数万。 随着捻军势力的发展,清廷采用剿抚并重的办法。同治二年(1863年)冬,清将张曜、毛昶熙乘张凤林和陈大喜分兵之际,集中围攻张岗。张凤林急派军师单清善东下安徽向皖捻首领张乐行求救,不幸被清军俘虏。单清善被俘使张凤林捻军失掉外援,孤军困守。十二月末,张曜、毛昶熙久攻张岗不下,改以谈判为名,把张凤林诱捕。同治三年(1864年)一月,张凤林被害于信阳县明港镇。 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学历 1995年毕业于燕山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199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材料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3年12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材料加工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科研方向 超硬磨料工具 纳米硬质合金的制造 硬脆材料加工机理等 职务兼职和荣誉称号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造工程系副教授 主要成果及贡献 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蔓延-钎焊复合制备新型金刚石工具研究(5060500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造高性能单层金刚石工具(2005B10201027);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化学复合砂带精密研抛花岗石的研究”(59675062)、金刚石膜高效抛光加工新技术研究(59875014)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SCI、 EI 收录5篇, 被国际同行引用11次。 主要论文、论著 ·张凤林、周玉梅、王成勇 ;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之间的界面 工具技术 2007/07 ·张凤林、崔晓龙、朱敏、王成勇;高能球磨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末及其SPS烧结 硬质合金 2007/02 张凤林、周玉梅、王成勇;钎焊法制造单层金刚石取孔钻及其界面微观结构,焊接学报,2007年28卷3期21-24(EI检索) 张凤林 付凯旋 王成勇 魏昕;镀覆金属对金刚石性能的影响及其在自蔓延高温中的变化 金属热处理 ,2003年28卷4期33-36 ·张凤林、潘湛昌、张环华、肖楚民、王成勇;电化学法和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结构CeO2的微观结构比较, 稀有金属 2003年 27卷 3期 332-334 ·张凤林、王成勇等,纳米块体材料烧结技术进展,硬质合金 2002年 19卷 3期 177-181 ·张凤林、朱敏,等纳米硬质合金进展,稀有金属 2002年 26卷 1期54-5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