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端明
释义

1.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男,1941年5月生,湖北武汉市人。196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物理系(现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1963年即以优异成绩提前通过毕业考试。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曾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作短期学术访问。两次赴美作学术访问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顺访Harvard大学、Ohio State大学、Cornell大学、New York大学、和Michangen大学。目前从事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研究工作。系凝聚态物理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研制及电子结构、磁性的研究,特种功能陶瓷复合材料的开发研制与电子结构、机理的研究、超流液He的拓扑结构与相变理论研究、非线性与复杂性问题研究以及非经典光学传输材料与理论的研究。发表论文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杂志美国《物理评论》、《应用物理》、《美国陶瓷协会杂志》、《物理?D》、《固体物理通讯》、《磁学与磁性材料》、《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物理快报》等1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有关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应用群论导线》《高等量子理论》等五本和译著一本,以及主编、参编大型工具书精神文明宝库"大学物理"等10本。

张端明教授曾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作学术访问。目前从事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研究工作,为湖北省物理协会理事、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专著

张端明著,《应用群论引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次印刷,2003年8月第二次印刷。

张端明,李智华,关丽著,《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动力学机理与玻璃基功能薄膜》,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年即将出版。

张端明著,《世纪之交的物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张端明译,《高等量子理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

论文

2000年至今发表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SCI论文数为37篇(其中包括已有清样8篇和正式接受的3篇),累计发表论文49篇。

主要科普作品

张端明著,《极微世界探极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1年第二次印刷,2002年台湾版和电子版出版。

张端明著,《科技王国的宙斯——物理学与高新科技》,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第二次印刷。

张端明著,《大宇宙与小宇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张端明副主编,《精神文明知识宝库》(其中科学部分约15万字为张端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出版。

物理研究结硕果

张端明自1960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提前两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所有专业考试,五十年来致力于理论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研究,致力于华中科技大学理科专业的创建和发展。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力系统重大项目以及各种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主要研究方向有:高能物理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研究;有序介质的缺陷和拓扑性质的研究;新型电子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机理研究,以及激光脉冲沉积技术(PLD)的动力学的创建和发展研究;分形物理,复杂颗粒流系统输运行为以及随机动力学的研究;复杂网络和自组织系统的临界行为和动力学规律的研究。成果卓著, 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收获,累计在国际和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撰写出版科学专著8部。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奖励,其中包括自然科学成果奖.科学进步奖.优秀论文奖.

不图虚名独辟蹊径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科研工作中,他能坐下来、沉下去、不图虚名,独辟蹊径。在脉冲激光沉积动力学的研究中坚持十余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在国际发表了该领域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脉冲激光沉积动力学与玻璃基薄膜》。在非平衡非线性物理研究中,提出了复杂非平衡系统稳态中整体温度的概念。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第零定律和第一定律的假设;尤其是将分形等概念引入到复杂颗粒流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最近发现的非化学计量硫族银化物的奇异磁电阻效应,其机理的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具有高度挑战性的问题。他领导课题组将高能物理中的杨-米尔斯理论的思想,将欧氏网络中的电阻网络应用到有关的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国际上提出了与实验定量吻合的机理理论。

人文素养深厚

张教授多次以“老子的自然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和谐观”、“营造学术大师脱颖而出的软环境”、“道德经中的‘道’、‘无’与真空场、暗能量”等题目,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四十余所院校和许多中学做人文素质和科学普及的报告,并多次在重要社会科学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多年来张端明教授在《中华读书报》、《科学》、《自然杂志》、《世界科学研究与发展》、《科技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关于哲学、科学史、教育、书评以及科普作品四十余篇。

桃李满天下

张端明教授忠诚教育事业,热忱投身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创建并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和教改班的工作十余年.对于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一代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博士和硕士,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学校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优秀研究生导师。他是2009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罗俊的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他培养的研究生高义华于2001到2002年在日本材料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突破成果,并于2002年3月在世界顶级的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了他的工作;用碳纳米管制成了纳米级的特殊传感器,被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世界上第一只纳米温度计。高义华在张教授的感召下,最终又回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实验室。学生雷雅洁,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功读博士期间研究工作表现突出,荣获美国西格马学会大奖(该奖的获得者有几十名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雷雅洁作为一名非学会会员,获此殊荣,华盛顿大学引为一时美谈。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男、1955年10月出生,安徽蚌埠人,大学本科学历。会计学教授、广东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审计学会理事。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会统系工业会计专业,1988年2月至1989年7月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会计系修读国际会计研究生课程,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任教。

主讲课程

国际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治学严谨,授课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教学效果优良。任教期间多次获教学质量奖。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撰写专著一本、主编教材五本、在国际与国内会计杂志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项目:1、注册会计师行为动机、行为模式及其监管政策研究,为广东省理论规划领导小组(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课题)项目。2、加入WTO与中国会计市场建设,为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1)、“会计报表信息与ST公司预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课题分获广东省财政厅99年度科研课题一等奖、中国会计学会2000年度会计优秀论文三等奖、广州市00—01年度社科优秀成果入选奖。

(2)、“企业会计目标的结构及其内容”95年获全国工业统计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对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探索”98年获广东省会计学会科研课题二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