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德光
释义

张德光双手先天缺失性残疾,北京人,1946年3月出生,现任北京花键协会副会长。人称“毽儿王”“北京毽王”“残手毽王”“京城毽球王”。

中文名:张德光

别名:毽儿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6年3月

1. 毽王张德光

张德光, 男,1946年3月生于北京,汉族。

现任北京花键协会副会长。

人称“毽儿王”“北京毽王”“残手毽王”“京城毽球王”。

张德光双手先天缺失性残疾。7岁开始学习踢毽,拜当时京城花键名家马唯一为师,进行花毽基本功的系统训练。上小学时就夺得过学校踢毽比赛的"记时赛"和"耐力赛"两项冠军。也曾练过跳高、跳远、足球、跑步、摔跤......等其它体育项目。但由于一次摔跤比赛被不公平地取消参赛资格,使得他不得不正视自己两臂先天不足的现实,从小好胜的他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力争做到!”于是将自己对体育的全部热爱投入到了踢毽上。踢毽对平常人来说,难度就很大。对张德光来说难度就更大了。为此他用比平常人多一倍甚至几倍的功夫苦练,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0年代初又拜王永生为师,继续深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靠着他的勤学苦练、天资的聪明和才智,练成了一身绝技。他不光自己练毽,还以毽会友,走遍京城南北各个花毽站点,天津的“四大名腿” 、保定的几位毽坛新秀都是他经常交流、切磋的对象。使踢毽技术炉火纯青,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从70年代起,张德光就在东单公园传播花毽技艺,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和毽友们在这踢毽。在"踢毽不是单纯的消遣,而是继承民族体育传统。"和"毽坛自古就是义务传艺,让花毽技艺代代相传,让毽友们体质增强,要比金钱高贵得多!"的精神、宗旨鼓舞下,义务教毽近三十年。由于他不光有技,而且有德,为人厚道,先后带出了上百名弟子。不仅在东单公园向群众义务普及花毽技巧,而且到许多中、小学、工厂、部队的表演、辅导,并分文不取。

张德光在几十年的毽坛生涯中,广收博取、立意创新。借鉴了全国各地的花毽流派和其它艺术形式的技艺风格,为花毽赋予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和时代感。1993年初,他应邀带队去深圳参加“首届中华大庙会” ,用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做花键表演的伴奏曲,而且请相声演员以幽默的语言加以解说,受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的热烈欢迎及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美国明星职业篮球队来京表演三天,每个早上都到东单公园看张德光踢毽;好来坞著名影星卢燕多次慕名来京,与张德光学习踢毽,切磋技艺,并拍下录像片,向美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花毽运动。“我要努力传播踢毽这项技艺,争取让它跃上世界的体育舞台。” 是张德光的奋斗目标。

在花毽理论和技巧上,张德光有很多创新,比如节奏感、美感、配乐,以及不必剃光头就可以完成的"四面顶"套路和不用手扳的"青龙出水"(朝天蹬)。还创新出高空放毽高达15米,又稳稳落顶的"佛爷顶珠"、"出水芙蓉"等,使这项民间运动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增强了观赏价值。

张德光虽然双手加起来只有五个指头,但却是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人,他亲手制作的毽子精致漂亮,在毽坛堪称一绝;创造性地运用单指挑拨按压拉二胡,克服了指头缺失的不便,还经常给名角操琴,一曲清雅哀怨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更是拉得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一手漂亮、间架饱满、法度森严的颜体书法,令行家赞叹不已。为了更好地推广毽球运动,他十分注重对花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和传播,撰写过《踢毽子五法》、《聊聊踢毽》、《学踢毽子》等文章,在《首都经济信息报》、《体育博览 》、《体育快报》等报刊发表;他写的文章,是当时对花毽这项运动进行传播和技术指导的极少文字之一,具有开先河的意义。

相关媒体报道:

报刊

1980年07月13日 北京晚报 《东单公园的早晨》

1981年09月12日 人民日报 《手不灵脚灵》

1991年11月20日 中国红十字报 《我就是上帝》

1993年05月16日 北京日报 《手残脚不残 毽功非一般》

1993年(复刊号) 工商界杂志 《京城毽球王》

1993年12月17日 为您服务报 《毽球王的乐趣》

1994年01月29日 中华周未报 《北京有个毽球王》

1995年第三期 体育博览 《京都有个毽球王》

1995年第七期 新体育杂志 《残手毽王—张德光》

1998年11月19日 体育快报 《学踢毽子》

2000年7月31日 北京晨报 《花毽踢出花样人生》

2004年12月14日 午报 《“北京毽王”谈健身》

2005年3月28日 人物 《北京毽王迷恋踢毽53年》

2006年8月1日 新京报 《交个会耍人的翔翎“朋友”》

电视

1993年10月 中央电视台 《东方时空》

1993年 北京电视台 《今日京华》

1997年10月 上海东方电视台《京城毽王》

2001年01月10日 北京电视台 《申奥片》

2008年09月09日 中央电视台 《“翔翎一代名师”张德光》

2.美国立博尔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德光

又名善邻。博士、教授。1924年生于长汀宣成。1945年长汀一中高中毕业。五十年代于台湾大学毕业,获法学士学位。曾出国留学,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政治学院学习、研究,获硕士学位,又获美国大学国际关系哲学博士学位。1966年起,任美国印地安纳州立博尔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为该校亚洲研究部的创办人,并任国际政治学会亚洲研究委员会主席。曾多次主持国际会议。1988年应国务院侨办邀请回大陆讲学,被聘为客座教授。著有《联合国之组织成就与展望》、《柏林四外长会议》、《政治学》、《美国外交政策制定机构之蜕变》,以及译著多册,撰写学术论文几十篇,在伦敦、纽约、洛杉矶等地著名书刊发表或出版。他是国际华人政治研究权威之一。他的才学倍受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赏识,1985年美苏首次在日内瓦举行高峰会议,张德光被里根召进白宫商讨美苏会谈问题,为美苏会谈作准备工作。张德光是著名的国际活动家。他在加拿大、南非等国主持17、18、19届国际政治世界大会,自1966年起他先后访问过70多个国家,与各国政要交往情深,为促进国际关系发展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与世界和平作出不懈努力。

3.孝感市徐家河水库管理局党委书记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北广水

【出生年】:1952.3

【来源】:《广水人物》

【简介】: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毕业,曾任广水市农委主任,现任孝感市徐家河水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生于长岭镇云台观村。1959年至1966年先后就读于云台观小学、马坪小学,1966年7月考入应山一中,时逢"文革"武斗,于1968年底回乡务农。1969年7月至1971年2月在云台观小学当民办教师,1971年3月转为公办教师,先后在泉水小学校和云台中学教书。

1972年11月调马坪公社任团委书记,1974年12月任马坪公社党委副书记,1978年12月兼马坪管理区总支书记,1982年12月调任十里公社党委副书记。1983年7月至1985年12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读书。1986年2月至1987年5月任城郊区委副书记、书记,1987年6月至1988年3月任县农委副主任,1988年4月至1993年10月任农业局局长,1993年11月至1995年10月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农委主任。1995年11月至今任孝感市徐家河水库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党委书记、局长。

近年来,加大库区管理改革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对外引进资金,形成了灌溉、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一条龙的经营格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被评为省一级达标先进水库。1998年在抗御特大洪水中,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昼夜奋战、确保了水库安全,荣立集体二等功。1999年被评为省水利战线先进个人。

4、赣州地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画家

1947年11月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赣州人。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擅长版画。

现任江西赣州地区文化演出公司二级美术师,赣州地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代表作有漆画《初上冰场》,版画《播火者,导师》、《“大京九 ”从这里穿过》、《江峡古道》等。

张德光自幼酷爱书画,苦学不辍。1963年9月参加工作,19岁任中学美术教师,60年代初开始美术创作,并积极参与美术、书法活动。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多年来刻苦创作,广泛涉猎多种美术门类,在《版画艺术》、《版画世界》等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和画册上发表了大量美术作品,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1989年7月《闹春图》(木刻彩拓)入选"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获荣誉奖;1990年9月《初上冰场》(漆画,合作)入选第11届亚运会"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获江西省美展一等奖;1990年11月《播火者·导师》(丝网版画)入选"全国第10届版画展览",获江西省美展二等奖;1991年5月《列夫·托尔斯泰》(丝网版画)入选"第4届全国三版展览"、"中国当代版画新作展"并选送日本、美国等地巡展;1992年《家在千里赣江边》(套色木刻)入选"台湾两岸美术观摩作品展",并收入台湾出版的大型彩色画册《两岸美术观摩作品集》;1994年4月藏书票一组《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入选"第五届全国藏书票展览"获三等奖;1994年10月《"大京九"从这里穿过》(版画)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5年3月藏书票一组入选"香港藏书票活动10周年纪念暨中国第5届藏书票精选展";1995年5月藏书票一组入选在新加坡"第10届世界华文书展"内展出的"中国藏书票原作展",并被新加坡等方面购藏,1995年11月-12月《千山万壑》(版画)入选日本"第18届神奈川国际版画展",并被日本美术馆收藏;1996年2月藏书票一组,入选"第六届全国藏书票大展"。并被辑入日本出版的《中国藏书票第六届全国大展·特集》;另有多件藏书票作品先后多次在日本画册上发表;1996年8月,版画藏书票一组三枚入选在捷克共和国"克鲁底姆"市举行的"第26届国际藏书票展览";1996年10月《江峡古道》(版画)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1997年10月,《雄风》(雕塑·铸铜)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体育美术展览";1998年,版画藏书票一组入选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27届国际藏书票展览";撰有美术史料、美术评论、报告文学等十余篇文论在省级报、刊发表。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藏书票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版画研究会理事、赣州地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赣南版画研究会副会长、三级美术师、赣南画院特聘画家。个人艺术传略先后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等30余种大型辞典。

5.信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

男,1942年生于商城县上石桥镇,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信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

音乐(作曲)作品在河南省、福建前线和中央电台、电视台以及省以上刊物发表80余首。《我随歌声画中游》、《大别山在呼唤》、《青山歌》、《放木排》等10余首分获省级音乐创作大赛金银奖,其中《大别山在呼唤》还被省拍电视片《巍巍大别山》选为主题歌。参加过音乐电视片《歌乡行》的拍摄;是《商城县曲艺志》、《商城县戏剧志》等6部地方文化志书的主要编纂人;入编《河南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等辞书。发表数篇音乐论文,编著出版个人专集《春歌》一书。被《信阳晚报》誉为“信阳民歌大王”。

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院长

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58年由工农速中保送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导弹战斗部专业。研究员。

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入清华读四年工农速中,1963年由我校毕业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从事科研工作,获国家发明奖2项。1985年被抽调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院长。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7.考古研究员

1933年1月生,山西临汾人,研究员。1951年毕业于山西临汾师范学校,1953年于北京大学第二届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结业,从事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事业50余年。历任山西省文管会办公室秘书。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文物部副主任,山西省博物馆副馆长等职。现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山西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曾参加过著名“丁村旧石器文化遗址”、“晋国铸铜遗址”和“东下冯夏文化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参与的大型陈列展览有:赴意大利举办的“山西文物精粹展”、山西赴京举办的“山西文物精华展”和在省馆举办的“山西古代史陈列”等。多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报告和论文近50篇。其中主要受奖作品和优秀论文有:《亦从杨女吉 壶铭试探杨国的变化》、《试谈山西省博物馆拣选的几件珍贵铜器》、《闻喜发现晋国春秋晚期的花纹良剑》、《从西部郭铜鼎试探唐文化》和《再论陶寺城址发现的意义》等。主持和参与编著的主要图书有《山西历史文物简介》、《山西出土文物》、《山西文物展》(日文版)、《山西文物馆藏珍品一一青铜器》、《山西文物志》和《黄河魂》(意大利文版)。其中合编的《黄河魂》受到有关专家学者好评。业绩被收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中国大英才辞典》和《中华人物辞海》等经典文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