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朝晖 |
释义 | 张朝晖是一个常见人名,在我国各个地区及职业领域均有分布。本词条内分别是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石油大学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江苏大学教授西南大学副教授、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北京犀锐艺术中心总监等14人。 3.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简介 目前任职 教育经历 研究领域 背景资料 获得荣誉) 15.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个人介绍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 获奖情况 科研项目 专利) 16.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一、个人简介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三、主要科研工作项目及论文 四、主要著作 五、主要参展及获奖经历) 1.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女,1970年2月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陶艺作品在景德镇国际陶瓷节陶瓷精品大奖赛及“巾帼杯”大奖赛中获奖,98年全国陈设陶瓷评比获三等奖,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及江西《百花洲》等刊物上。现为景德镇市美协会员。高岭陶艺协会会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宁钢夫人。 2.石油大学教授男,1965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获部级奖励3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30篇。在研项目为"目标识别与小位移图像遥测"、"高粘度介质液位检测"、"原油换热器泄漏监测"、"油田注汽管网安全监测"及"高压天然气测控装置"等。 3.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简介张朝晖,男,1965年1月出生。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任职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北京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节能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社会职务: 北京自动化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节能应用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分会 理事 教育经历198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自动化系,1988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化系,1999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研究领域(1) 先进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2) 嵌入式测量仪器 (3) 太赫兹波检测技术 在研项目为“热轧带钢应力分布测量系统”、“井下动态液面在线测试仪”、“数控加工件的在线多参数测量”、“ITO液晶玻璃高速宽量程电阻测试关键技术”、中日合作项目“太赫兹波物性分析软件”等。 背景资料油田蒸汽管网安全监测系统、基于图像处理的抽油机振幅综合测量仪、冲击回波式液/料位测量仪、汽车用高压天然气售气机、基于成品油透射率的换热器检漏仪、分体式智能高压。 现在进行的项目包括:磁薄膜MEMS传感器、不规则工件的内外径在线测试、重大设施保护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相关技术。 获得荣誉获教育部科技进步2等奖1项,中石化科技进步3等奖2项,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主要论文列表: 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1部,参编译著1部,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成果、荣誉 2006年 北京市精品教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02年 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部 科研项目 (1)非线性极化和范德华力对太赫兹吸收谱的影响及电介质样品定量分析算法的修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012 (2)THz图像分析软件,国际合作项目,2009-2010 (3)THz频谱的噪声频带消除软件,国际合作项目,2007-2008 (4)THz频谱分子分析软件开发,国际合作项目,2006-2007 (5)多信道AP MAC软件,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2009-2010 (6)孝义—霍州天然气管线实时监测工程,企业项目,2009 (7)油田井下液位在线测量技术,企业项目,2005-2006 (8)MEMS磁传感器寻北仪,863计划项目,2004-2005 (9)抽油机位移摆幅噪声及电参数综合测试系统,企业项目,2003-2004 4.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1965年生于河北,在北京长大。198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导师水天中先生), 1998年纽约巴德学院获得艺术策展学硕士学位。1998-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从事艺术理论研究,1999-2000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任策划部主任。2002年创建北京犀锐艺术中心,任首任总监。现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香港亚洲艺术文献中心研究员。 他策划的展览包括《天地之际:徐冰与蔡国强》(1998, 纽约),《从中国出发》(1999, 北京),《艺术大餐》(2000, 北京),《重力庭园》(2000,深圳),《○℃计划》(2001, 北京),〈面对脸〉(2002, 北京),〈新都市主义〉(2002, 广州), 《被制造的快乐》(2003 北京), 《电子城市的生活》(2003 多伦多)。 《亚洲艺术的现代化》(2003,汉城),《雌雄胴体》(2003 北京),〈活色声香:大都市的新生活〉(2003 北京CBD建外SOHO开街庆典)等。其中〈新都市主义〉被千龙网站和世纪艺术网评选为2002年度最受欢迎的展览。 另外, 大量中英文艺术写作发表在近年的主要艺术刊物上, 例如〈江苏画刊〉,《艺术当代》,《现代艺术》,《今日先锋》,《读书》,〈美术馆〉等中文杂志,以及《亚太艺术》(Art AsiaPacific),〈亚洲艺术新闻〉(Asia Art News) 等。出版物有《杜尚》,《劳申伯格》,《西方艺术与性文化》,《文化与道德》,〈技术化艺术〉,〈艺术大展时代〉等。 5.江苏大学教授男,1963年6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本科),1991至1996年在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硕博连读,师从我国著名生药学家徐国钧院士,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作客员研究员,1997年任副教授,1999年起任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基础部副主任。2002年任教授。2004年6月起在江苏大学药学院任教授, 硕士生导师。多次承担国家、省、军队科研项目,发表科研学术论文近50篇。参编专著11部(主编专著“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子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现担任江苏省药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航海医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编委、《时珍国医国药》杂志副主编等职。 6.西南大学副教授简介男,1963年5月28日生,江苏南京人,1985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班。先后在内江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工作,现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担任过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文化大革命史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一)论著 1.《论抗战时期四川沱江流域的制糖工业》,《档案史料与研究》1999年第3期。 2.《试论墨子及其学说对蔡和森早期思想的影响》,《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3.《论抗战时期川康区食糖专卖》,《文史杂志》2000年4期。 4.《试论汪为政府棉纱布贸易政策》,《档案史料与研究》2000年2—3期。 ? 5.《毛泽东思想概论》,副主编(四川省思想政治专业本科统编教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6.《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历史教育》,《理论 实践 创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7.《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3期。 8.《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及其对党的执政和建设的影响》,《理论学刊》2004年11期。 ? 9.《大学生台湾问题读本》,第四章《甚嚣尘上的“台独”分裂势力》,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10.《当代工人阶级队伍变化对党的建设和执政地位的挑战——以浙江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1期。 11.《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第一章三《人文传统比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12.《近代浙江地方银行与政府之关系研究》,《财经论丛》2006年第6期。 13.《民国时期浙江地方银行的农贷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抗战时期的浙江地方银行》,《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 (二)主持课题 1、主持2000—2001年内江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史教学改革课题 2、主持2001—2002年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毛泽东思想课程教材改革课题 3、主持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浙江工人阶级队伍变化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研究》,2005年4月结题。 4、参与课题,2003.5——2004.5,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近代浙江企业股票与债券研究——产业成长与证券市场一个案例的跟踪与分析》,负责课题的主体研究。 5、参与课题,2003.9——2004.12,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浙江地方银行”与近代浙江经济》,负责课题的主体研究。 6.参与课题,2006.12——2008.6,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2006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单项课题《近代浙江民族资本的变迁》。 7.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男,汉族,1969 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会计师。历任内蒙古伊化集团吉兰泰碱厂财务部副经理、河南省桐柏碱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内蒙古吉兰泰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聚氯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等职务。现任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副总经理。 8.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学 历: 博士(工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职 称: 副教授 简 历 1998年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 1999年 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工作 2002年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系硕士毕业 2005年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博士毕业 2005年 至今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轻化工程系环境工程 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张朝晖等.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中国给水排水,2005,21,4:51 2)张朝晖等.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逸出控制.给水排水,2004,30,4:32 3) 张朝晖等.气浮+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环境工程,2005,23,1:25 4) 张朝晖等.N2O大气浓度演变及源汇的分布.电力环境保护,2005,21,1:24 近年参加的工程及科研项目 工程项目 1)河北省高阳北沙漂染废水治理(400m3/d); 2)河北满城大册营造纸工业区废水处理厂(30000m3/d); 3)河北蠡县国庆化工有限公司废气与废水治理工程 科研项目 1)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控制》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太湖流域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研究领域 饮用水微污染控制 工业给水处理 烟气脱硫 9.北京犀锐艺术中心总监1965年生于河。 198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导师水天中先生), 1998年纽约巴德学院获得艺术策展学硕士学位。1998-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从事艺术理论研究,1999-2000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任策划部主任。2002年创建北京犀锐艺术中心,任首任总监。现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香港亚洲艺术文献中心研究员。 他策划的展览包括《天地之际:徐冰与蔡国强》(1998, 纽约),《从中国出发》(1999, 北京),《艺术大餐》(2000, 北京),《重力庭园》(2000,深圳),《○℃计划》(2001, 北京),〈面对脸〉(2002, 北京),〈新都市主义〉(2002, 广州), 《被制造的快乐》(2003 北京), 《电子城市的生活》(2003 多伦多)。 《亚洲艺术的现代化》(2003,汉城),《雌雄胴体》(2003 北京),〈活色声香:大都市的新生活〉(2003 北京CBD建外SOHO开街庆典)等。其中〈新都市主义〉被千龙网站和世纪艺术网评选为2002年度最受欢迎的展览。 另外, 大量中英文艺术写作发表在近年的主要艺术刊物上, 例如〈江苏画刊〉,《艺术当代》,《现代艺术》,《今日先锋》,《读书》,〈美术馆〉等中文杂志,以及《亚太艺术》(Art AsiaPacific),〈亚洲艺术新闻〉(Asia Art News) 等。出版物有《杜尚》,《劳申伯格》,《西方艺术与性文化》,《文化与道德》,〈技术化艺术〉,〈艺术大展时代〉,等。 10.央企职工男,1972年12月出生。安徽蒙城人,三代教师书香之家。现供职于新兴际华集团下属企业。 1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男,1952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教授,现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职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并入选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评估专家组成员。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组织与实践”,2005年下达,项目主持人; 2.“构建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7年下达,项目主持人。 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 1. 2003.12《水利类专业结构调整与教学改革的系统化研究与实践》获省政府二等奖; 2. 2005.4《高职高专人才评估组织与实践研究》获省政府 二等奖; 3. 2006.7 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4. 2007.12《构建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省政府一等奖; 5. 2007.3 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 。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打造高职特色,全力服务“三农””,《中国高等教育》,2004; 2.“陕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环境支持”,《职业技术教育》,2004; 3.“以评估为动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5; 4.“西部现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显示选择”,《职业技术教育》,2005; 5.“试论教育发展的三维状态—运用科学发展观解读高职教育”,《理论导刊》,2007; 6.“紧扣培养目标 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2.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男, 汉,1963年出生, 植物学/生态学教授, 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学院副院长。1998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和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资助赴英国合作研究;1999-2000英国伦敦大学帝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植物学访问副教授; 2002- 2003英国里丁大学植物学院(School of Plant Sciences, University of Reading) 植物学/生态学访问教授。现任国际苔藓植物学家学会会员、贵州省植物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和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①苔藓植物分类与区系地理学; ②喀斯特生态学与生物岩溶学; ③植物与贵重金属矿石相互作用科学; ④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近10年来科研项目方面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基金、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基金12项。曾在中国西南地区(黔滇桂)和西欧(英法意)进行大量野外调查, 野外工作行程超过8万公里,采集植物标本1万余份,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科学数据资料。自1993年以来, 先后独立或与国内外学者合在《Journal of Bryology》(英国, 苔藓植物学报)、《LINDBERGIA》(丹麦, 北欧苔藓地衣学报)、《Karst and Cave Sciences》(英国,岩溶与洞穴学报) 、《Freshwater Forum》(英国, 淡水论坛)、《CHENIA隐花生物学》、《中国岩溶》和《广西植物》等国内外自然科学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 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论文。有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权威科学检索刊物如《SCI》(美国, 科学引文索引)、《BA》(美国,生物学文摘) 、《W 3MOST》(美国,苔藓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摘录并被国际同行多次引证。 主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获奖有: ①2004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②2001年, 获“贵州省五四青年奖章”;③1997年, 第四届贵州省青年科技④1994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首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大会二等奖。 2005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 13.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1969年生,湖北人,现任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曾任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全国少工委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工作,其后曾服务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民进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近年来主持了《体验足球,快乐成长》、《十佳告诉你》和《新世纪我能行·2000-2005少先队工作掠影》等的策划、编撰和出版。 2011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团中央直属机关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书记。 14.营销精英1973年出生于河北宁晋,现任一保健品公司经理。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研究生班学习。曾撰写《以CRM为核心的直复营销》、《纵容:管理的要害》等多篇文章。 15.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个人介绍张朝晖,男,1972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长期从事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塑性成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曾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973计划)课题、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防分承包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为SCI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8部,申请发明专利12项(9项已授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教育经历1984.09-1988.07 河南科技大学大学机械工程系,大学本科 1988.09-1991.06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系,硕士研究生 1995.09-1998.12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系,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2000.07-2002.06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讲师 2002.07-目前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副教授 研究领域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塑性成型技术 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 获奖情况2010年,“战斗部材料的模拟表征与优化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 2008年,“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排名第1 2006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科研项目[1]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973计划)“高性能轻质**材料***机制与结构设计方法” (613135)2010-2013 专题负责人 [2] 国防预研基金项目 “先进***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抗弹机理” (9140A12050209BQ0137) 2009-2011 项目负责人 [3] 国防分承包项目 “高绝热剪切***材料研究” (20061D0503200316) 2008-2010 项目负责人 [4] 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超细晶铜的SPS制备技术” (20061D0503200316) 2006-2008 项目负责人 [5] 国防预研基金项目 “***的稀土改性研究” (51412020304BQ0160) 2004-2006 项目负责人 [6]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973计划)“***材料的模拟表征与优化设计”(516258)2001-2005 子项目负责人 专利[1] 张朝晖,王富耻,李树奎. 一种纳米晶镍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 200810078255. 4 授权公告日: 2011,8,24 [2] 张朝晖,王富耻,李树奎. 一种超细晶镍板材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 200810078261. X 授权公告日: 2011,8,24 [3] 张朝晖,王富耻,李树奎. 一种稀土元素镧改性的****用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 200510001458.X 授权公告日: 2010,4,14 [4] 张朝晖,王富耻,李树奎. 一种钨铼丝集束复合材料及其用于制备****的方法. 专利号: ZL 200510001221.1 授权公告日: 2009,12,16 [5] 张朝晖,王富耻,李树奎. 一种钨丝集束复合材料****及其静液挤压成形方法. 专利号: ZL 200510001459.4 授权公告日: 2009,9,15 [6] 王富耻,张朝晖,李树奎. 一种超细晶铜板材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 200610056239.6 授权公告日: 2009,1,28 [7] 张朝晖,王富耻. 一种稀土元素铈改性的****用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 200610056241.3 授权公告日: 2009,1,28 [8] 张朝晖,王富耻. 一种混合稀土元素改性的****用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 200610056240.9 授权公告日: 2009,1,28 [9] 李树奎,王富耻,张朝晖. 一种*****材料动态拉伸强度测试装置. 专利号: ZL 200510001460.7 授权公告日: 2007,8,22 16.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一、个人简介张朝晖,男,1967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兼现代创意设计实验室主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负责人、副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IFI国际室内设计师/室内建筑师联盟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直属会员;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上海市景观学会景观设计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会员;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会员。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湖北美术学院首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完成学士学位;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完成建筑学硕士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获艺术设计学科学术骨干特聘教师岗,湖北省科技美术研究会会员、湖北省包装协会会员等。2004年起任教于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历任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环境艺术专业方向负责人、副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兼任上海艺康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上海约瑟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2008至2010年被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聘为上海市中专、技校教师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艺术学科评议组专家。 三、主要科研工作项目及论文学术上以空间形态创造及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为发端,拓展环境艺术创新思维理论研究,形成艺术与科学交叉性研究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内涵建设中的特色。实践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亦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效益。作为“现代创意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参与了国家级现代出版印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建设;作为“家具模型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参与上海市教委“工业设计”本科教育高地项目建设;完成“上海市级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的项目申报;独立完成上海市级纵向项目“上海世博会市政配套四项目----五角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景观及建筑设计等”课题;主持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展示设计》项目建设。 近年来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委托设计实施的环境规划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艺术等项目有五十余项,实施的主要作品有《海南三亚海湾五星级酒店室内设计》﹑《广东惠州公爵小镇景观规划及建筑设计》﹑《上海理工大科技园区民族制造业博物馆项目策划》﹑《上海出版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及实验大楼室内设计》﹑《上海五角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及室内设计》﹑《五角场为老服务中心建筑及室内设计》﹑《湖北宜昌兰天五星级酒店室内设计》﹑《湖北武汉天地居住区景观规划及样板房室内设计》﹑《湖北武汉美院coast别墅景观规划及建筑设计》﹑《湖北武汉光谷广场景观雕塑设计》﹑《湖北枝江酒业集团办公大楼建筑及室内设计》﹑《湖北黄石港江滩景观概念规划设计》﹑《深圳南航办公楼改造及酒店室内设计》﹑《上海宝山区宝万行产业园厂房建筑改造及环境设计》﹑《上海江湾闸殷路地块商业区配套景观规划设计》等。 近年来在学术权威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等发表设计作品、设计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重要学术会议论文如《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高技派索膜建筑的形式创作研究》与杨振宁、吴冠中等特邀代表论文同刊发表于《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论坛论文集《科学与艺术》;2007论文:《魂系江山韵之心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论环境视觉符号的信息传播机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论环境信息的编码﹑传播机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发表论文《符号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由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出版等;2009年上海市重点学科B601建设项目发表论文《环境景观设计与完形心理学探究》。 四、主要著作出版著作五部,其中如国家级现代出版印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艺术设计创新实验教程》、全国高等院校“十一五”艺术类专业精品课程系列教材《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等。 五、主要参展及获奖经历1997年,韩国釜山《韩中美术文化交流展》参展油画《红衣少女》获湖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授予优秀奖; 1999年,《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大展》参展综合材料绘画《文化空间》获优秀奖; 2005年,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授予《2005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参展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及展示设计“科学艺术创新奖”; 200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世博会协调局﹑上海市文联﹑上海市美协主办的《“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展》,设计作品“水上游乐码头概念设计”于上海美术馆参展并入选优秀作品画册; 2009年,上海市景观学会授予“2009年度景观学科建设贡献奖”; 2010年,设计作品“世博游乐码头概念设计”入选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上海设计双年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