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爱波 |
释义 | 张爱波,女,1975年生,博士后、副教授、中文秘书教研室主任、交通文化研究所所长。民盟山东交通学院支部主委,民盟济南市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委员。所学专业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学及传统文化管理。学术和教学方面均多次获得过不同的奖项。 履历简介1994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199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应届毕业后任教于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2005年申请进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任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专业特长: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主要学术成果:学术专著:1、《归有光抒情散文研究》,16万字,群言出版社,2005年7月。 2、《西晋士风与诗歌研究》,25万字,齐鲁书社,2006年11月。 学术编著:1、《袁中郎散文》副主编,完成6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1月。 2、《管理案例精编》,完成12万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中国文学精要》,完成3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学术论文:1、《古文寓意与小说驰情》,《蒲松龄研究》2001年1期P86-97(核刊)。 2、《彼皆绝代才,形去留其神》,《蒲松龄研究》(核刊)2002年3期P64-76,《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2期全文转载。 3、《西晋士风与“缘情”说》,《江淮论坛》2005年4期P161-165(核刊,CSSCI来源期刊)。 4、《论西晋士风与文人拟古乐府诗的盛行》,《求索》2006年10期P169-171(核刊,CSSCI来源期刊)。 5、《论任诞与中朝名士》,《江淮论坛》2006年5期P155-159(核刊,CSSCI来源期刊)。 6、《论石崇人格特点的多元性》,《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1期P151-155(核刊,CSSCI来源期刊)。 7、《西晋“世族”、“势族”及“士族”之考辨》,《北方论丛》2006年5期P82-85(核刊)。 8、《论西晋中后期的浮竞士风》,《时代文学》2006年4期P119-121(核刊)。 9、《书著山中老更勤——论蒲松龄的文献学贡献》,《蒲松龄研究》2006年6期P98-109(核刊)。 10、《论清谈与中朝名士》,《理论学刊》2007年1期P104-107(核刊)。 11、《论西晋自创新题乐府和自创曲辞》,《时代文学》2006年5期P47-49(核刊)。 12、《西晋以“孝”治天下与儒风颓变》,《新亚论丛》2005年1期P76-82(香港)。 13、《论西晋四言诗“正”的内容特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45-47。 14、《西晋文学总体研究状况述评》,《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2期P26-28。 15、《论归有光的寿序文》,《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5期P42-45。 16、《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增P178-181。 科研成果:1、主持“十一五”国家课题子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编号FIB070335-A13-08)(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 2、参与交通部重大课题项目《道路运输文化研究》(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课题经费50万)。 3、主持山东省文化厅重大科研项目《“精神分析学说”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格》(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 4、参与山东省文化厅重大科研项目《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经典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素能调适的研究》(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 5、参与2006年山东省文化厅重大科研项目《山东交通文化及其发展战略研究》(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 6、参与校级社科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创建学习型组织研究》(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经费四千)。 7、主持校级社科基金项目《中外管理学案例库建设》(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经费四千)。 获奖情况学术获奖1、专著《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获山东省第22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7月1日)(独立) 2、学术论文《论石崇人格特征的多元性》获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独立) 3、山东省文化厅项目《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经典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素能调适的研究》(2006年5月结题)2006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位)。获2006年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位) 4、论文《清谈与中朝名士》,《理论学刊》2007年4期(核刊)获山东古典文学学会2007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5、学术专著《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获山东省行为科学学会2007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6、论文《西晋士风与“缘情”说》,《江淮论坛》2005年4期(核刊,CSSCI来源期刊)获2006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7、学术专著《归有光抒情散文研究》获山东省行为科学学会2007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 8、山东省文化厅重大科研项目《“精神分析学说”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格》(2007年5月已结题)获2007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9、山东省文化厅重大科研项目《山东交通文化及其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5月已结题)获2007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位)。 10、山东省文化厅重大科研项目《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经典音乐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素能调适的研究》 11、山东省文化厅项目《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2006年5月结题)获2006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位)。 教学获奖1、2008年获系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 2、2007年获系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 3、2006年获系年度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 4、2004年获系年度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 其他获奖1、2009年获评“民盟山东省优秀盟员”,所在盟支部获评“民盟山东省先进基层组织 ”(民盟山东省委) 2、2008年获评“全国交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中国交通运输部体制法规司) 3、2008年获评“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2008年度先进个人”(山东交通学院管理系) 4、2006年获评“民盟济南市优秀盟员”(民盟济南市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