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战国羽纹四耳缶 |
释义 | 【名称】:战国羽纹四耳缶 【类别】:铜器、青铜器 【年代】:战国 【文物原属】:战国时期盛酒器。清宫旧藏文物,熟坑。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0cm,口径21.6cm,腹径42.3cm。 缶圆体,直颈,圆肩,大腹,圈足,有四兽首衔环耳。颈、腹部饰羽纹,肩部饰蟠螭纹,腹下部饰垂叶纹,垂叶纹内为兽面纹。 【相关资料】: 缶:酒器。《礼记·仪礼》:“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近代考古发掘证明,缶不仅只为瓦器,亦多有铜铸者。 蟠螭纹: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兽面纹 :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兽面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 熟坑:古时青铜器出土后,时人多将铜器表面的铜锈打磨干净并施以松石釉,然后上蜡,使之光洁,易于把玩,是称为熟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