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寨上村 |
释义 | 寨上村隶属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地处罗坎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中心集镇的道路为土路,交通较为方便,距镇雄县城119公里。东邻木卓乡,南邻本镇军备村,西邻本镇粉壁 村,北邻大庙村 。辖大河、马草、寨上、坪上、李子、芭蕉等1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98户,有乡村人口3076人,其中农业人口3045人,劳动力154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845人。 云南省镇雄县罗坎镇寨上村村情概况全村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874.5亩,人均耕地1.27亩,林地2596.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1万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有166户饮用井水,有53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76.22 %)。有69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2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32.09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45户,分别占总数的11.75%和6.45%。该村到中心集镇的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 全村拥有汽车2辆,农用车5辆,摩托车8辆。到2006年底,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6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0万元,占总收入的30.8%;畜牧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21.7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2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 3.63%;工资性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27.22%。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11 人(占劳动力的23.35%),在省内务工152人,到省外务工559人,其它收入91万元,占16.52%。 山西省原平市南白乡寨上村寨上村位于原平市南白乡正北1000米之间,有一个40米的深沟,人行土路,交通不便。只有一处自来水供人畜吃水。全村20来户人家,70多口人,除个别青年人外出打工,剩余人口都在家务农,村里有较集中的304亩平地,20来亩园地。 这几年由于国家粮补政策促进了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尽管在干旱之年,在乡政府、村支部、村委的引导下,家家户户农村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 江西省兴国县古龙岗镇寨上村寨上村位于古龙岗镇东部,属丘陵地带,该村共有人口1268人,分为341户,有7个村民小组。该村地处兴陈线旁,共有田1385亩,旱地占40%,森林覆盖面积4185亩,全村都已通电,村主干道铺设水泥路面1km至学校,有2个村小组未通水泥路,共有农用车3辆,摩托车92辆。 2006年列入国家重点扶贫村,现由美籍华人捐款新建希望小学一所。 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寨上村寨上村位于三市镇中位,毗邻汨罗江,全村有10个村民组,1376个农业人口,343户,有耕地面积1189亩,其中水田1035亩,旱土154亩。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群众走出山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努力创办民营企业,发展良种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全村的熟食加工、茶叶生产在全镇乃至全县都极具影响,是该镇一个比较富裕的村。 寨上村早在1982年就开始引进福云六号良种茶,并很快在全村种植和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村共有良种茶78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6%,其中进入盛产期的有520亩,进入采摘期的有150亩,年可产鲜叶24000斤。全村有320余户共650多个劳动力从事良种茶种植和加工,有茶叶加工企业11家, 产值625万元。全村仅茶叶一项人均纯收入1800元,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 江西省定南县历市镇寨上村定南县历市镇寨上村是一个只有21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地处山区,海拔800多米、林地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的不便,家家户户仅靠种养、加工、维持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的劳作,也只能填饱肚子。 近年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春风吹进山村,小山村发生巨大的变化,单一的产业变得多元化了、过去的小打小闹如今已规模化、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小日子慢慢地好起来了…可是由于山村唯一的进村公路依然是50年代修建的沙石路,路小、弯多、陡峭,运输外销全靠小型农用车和人挑肩扛,费工、费时、运输成本极高,一年到头来虽收入增多、但赚头很小,6.9公里的山路,成了寨上村民心中难言的痛。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给寨上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全村群众自发地到镇政府和县交通局表达要求率先修路的迫切心情,听说上级补助资金不足的消息后,全村群众在寨上村两委的带领下,男女老少齐上阵,整整大干了50天,修出了一条6.9公里长6米宽的路基,以投工投劳的方式补足了短缺的资金,折抵资金约7万元。面对群众高涨的修路热情,县交通局及时调整了建设计划,把寨上村出口路列为07年“村村通”工程,通过招标,并把建设任务交给了具有较强技术优势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负责施工。施工队伍抓时间、抢进度、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6.9公里水泥路的施工任务,并于10月底正式通车。公路通到家,群众乐开花。寨上村的群众从此告别了人挑肩扛的年代,外地的商家把车开到了家门口,短短一个月,销售脐橙3万斤、木材200立方…产值达到300多万元,仅脐橙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达到1000多元,是修路前的2倍还多。 云南省华坪县兴泉镇干箐村寨上村村情概况寨上隶属于兴泉镇干箐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兴泉镇南边,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兴泉镇18公里,国土面积2500亩,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8度,年降水量18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0.52亩(其中:地100.52亩),人均耕地2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亩,主要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000亩,其他面积50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路通、电通,有14户饮用井水,有1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6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动1辆,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户。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万元,畜牧业收入1.2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0头,肉牛5头);林业收入0.3万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 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14户,共乡村人口48人, 其中男性24人,女性24人。其中农业人口48人,劳动力31人。 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汉族37人,傈僳族有11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8人,参合率75%;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干箐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兴泉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18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人,其中小学生6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0.5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民政、计生、土地。 山西省寿阳县平头镇寨上村寨上村由原平头镇的马家寨村、逯堙村和原南庄乡的泥庄村在 2002年合乡并镇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村。 寨上村距307国道1公里,耕地面积5000亩,有323户,总人口1107人,共有48个党员。 主要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改革开放以后,增加了运输业。现在除传统农业以外,增加了蔬菜种植业,畜牧业由原来的放牧型转化成圈养型。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镇寨上村村情概况寨上村隶属于葵山镇马湾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镇西边,距离村委会1.5 公里,距离镇9公。国土面积1.11平方公里,海拔1836.8米,年平均气温14.5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蚕桑、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860亩,其中人均耕地0.71亩;有林地22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26户,有人口1203人,其中农业人口1103人,劳动力6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0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3.8%;畜牧业收入169万元,占总收入的3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90头,肉羊226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28.9%;工资性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28.9%。农民人均纯收入431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0人(占劳动力的23%),在省内务工130人,到省外务工20人。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无路灯。全村有326户饮用井水,不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有326户通电,有3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92%和9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0户(分别占总数的98%和92%)。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10辆,摩托车3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建有小水窖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60亩,有效灌溉率为3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2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6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无其他结构的住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