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丘
释义

简介

巴丘 今岳阳楼一带,赤壁大战中曹军进退都经过巴丘。大战后,巴丘是孙、刘两个军事集团的交界处,周瑜据此曝疾而死。其夫人因此悲痛而绝,葬于巴丘。鲁肃接任率万人驻守巴丘,在洞庭湖操练水军,筑巴丘城,建阅军楼。相传此即为今岳阳楼的前身。

巴丘最后一夜

兵出巴丘,就是吴蜀边境。周瑜下令诸军暂停巴丘,一来做最后的整休,二来等候赞军校尉鲁肃押运粮草劳军。不料鲁肃已早一日抵达巴丘,不劳周瑜迎候,他已在码头上等候周瑜的帅船多时了。

子敬远远就看到周瑜扶着栏杆站在船头,一身便服被风吹得飞飞扬扬。副帅孙瑜戎装整齐,按着剑立在一边。一时也不顾官家威仪,扬着手高声叫道:“公瑾!异度!别来无恙啊?”孙瑜一边挥手示意,一边笑道:“子敬先生真是爽朗的人,换成子布先生,还不得处处讲究“色勃如也,足躣如也”?”周瑜听他调侃子布,想起张昭平日也真是一本正经的样儿,也不禁莞尔,道:“子布是研习《春秋》的泰斗,对孔子自然礼敬有加,子敬爱的是骑射击剑,别看他现在峨冠博带的样子,昔日也是一位恣意恩仇的少年侠士呢。”

说话间船已靠岸,当下老友见面自然分外热情,嘘寒问暖,安营扎寨,交割军务,又是一番忙碌。直至晚饭后,方略空下来,鲁肃便踱到周瑜帐中,品茗闲话。

周瑜和鲁肃是少年时就认识的好朋友。鲁肃对周瑜有指囷相赠的恩情,周瑜则引荐鲁肃投奔东吴,一路扶持不遗余力,可谓亦师亦友,江东群僚中二人最为相契。分别日久,都觉得有满腹的话要跟对方讲。可真到了事毕人静,可以安静对论的时候,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谈起。寒暄一阵后,竟冷了场。周瑜隐隐觉得,他和子敬之间,就象有一层淡淡的隔膜,有些事已谈不到一块儿,再没有赤壁大战时两人心有灵犀般的默契。“不知子敬怎么想?唉,是不是我太多虑了?”周瑜默默地呷着茶,不禁想到自赤壁大战后,两人已难得见面,周瑜苦战南郡,鲁肃则一直伴随在吴侯孙权的左右。而每次见面,只要论及孙刘联盟,总是不欢而散。在周瑜眼里,孙刘联盟是一个幌子,是一枚棋子,是台上戏子的戏服——表面上富丽堂皇,实际上一无是处——有用时,能用时,他不反对用,没用了,甚至有害时,弃如敝履,毫不留情;鲁肃则不同,自战前他以吊唁刘表的名义到江夏会晤刘备,邀请诸葛亮来吴,谁都说他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大战的辉煌胜利,使他坚信联盟对东吴有百利而无一害,刘备是东吴可靠的盟友而非敌人,谁对联盟有破坏,他都要毫不留情地驳斥。

当日刘备到东吴完婚,远在江陵的周瑜不顾伤重体弱,连夜上书孙权要求软禁刘备,瓦解其兵马势力。孙权犹豫不决,鲁肃说:“万万不可依公瑾此计!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操威力实重。我等初临荆州,恩信未洽,而刘玄德在荆州素有旧恩,不如把地借与皇叔,按抚百姓地方,皇叔必对主公感恩戴徳。这样既树了曹操的敌又多了我方的友,岂非一箭双雕万全之策?”

年轻的孙权听从了鲁子敬的建议,令周瑜把荆州借给刘备。消息传到南郡,军中一片哗然。东吴将士流血流汗苦战年余用生命换来的荆州就这样“借”给刘备?!将领们怒火冲天,齐齐聚到周瑜的住地,要求立刻上书主公收回成命,严惩主张借地者!

且不说将领们如何激动,身为主帅的周瑜更是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时今日的孙权,早不再是当年在舒城时跟在伯符身后那个慌张失措的小男孩,也不再是初继大任只会痛哭流涕的少年。赤壁大战的熊熊烈火不止是毁灭了曹操百万大军和一统天下的野望,也点燃了年轻君主翱翔万里气吞区宇的信心和雄心。

“他到底有自己的主张了。”

想当年伯符突然去世,年仅十九岁的孙权在哭泣中被张昭扶上马,接过东吴之主的印信。然而骤遭大丧,江东震动,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不明身份的各色人等整日浪迹街头巷尾,神态闪烁举止举止诡异,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各方豪强蠢蠢欲动。江东山雨欲来,弥漫着暴风雨前的紧张压抑。

周瑜星夜提兵赶回吴郡,铁蹄铮铮,呼啸而来,席卷处,群雄震慑。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周瑜,有的充满期盼,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犹豫不决,有的只待他有一丝半点的疏漏就好借机发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