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赠英公大师 |
释义 | 作品名称:赠英公大师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永牙 作品原文赠英公大师 吾宗何事独称雄,今昔名高继古风①。 王右军书得智永,李阳冰篆付英公②。 墨研天电煤疑绝,砚琢端溪石欲空③。 珍重真踪千载后,谁来三日看无穷④。 作品注释①吾宗:指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依《华严经》立宗,故名。因创始人法藏曾受武则天所赐“贤首大师”称号,故又称“贤首宗”。称雄:指梦英对华严宗发展有大贡献,是鼓励溢美之词。名高:著名高僧大德。古风:指法藏创立的教派宗风。 ②王右军书:指晋代王羲之的行草《兰亭集序》。释智永为王羲之七代孙,此书法真迹传给智永后,又由智永传给其徒辨才。李阳冰:唐朝书法家、文字学家,字少温,赵郡(河北省赵县)人,为李白从叔。公元762年(宝应元年)任当涂令,李白依其至终。李白死后,为之编诗集并作序。擅长篆书,独创一格,学者多所宗法。这里是说梦英大师篆书亦是继承李阳冰风格。 ③墨研句:意谓用最好的煤烟制成佳墨。砚琢句:意谓用端溪的石材琢成名砚。端溪在广东省高要县,其地产石制砚极佳,称端砚。 ④真踪:真迹,指梦英大师的篆书作品。谁来句:谓梦英大师书法作品既佳且多,三日也看不完。 作品简析英公大师法讳梦英,字宣义,宋初名僧,衡州(湖南省衡阳市)人。为华严宗大德,戒行精严,道誉卓著,且又擅长书法,于篆书各体悉皆精通。晚年应宋太宗之召,至都城汴梁,太宗面询佛法,应对称旨,得赐紫袈裟,后复游终南山。永牙这首赠诗,首先赞赏了梦英大师在阐扬教义方面的功绩,继而用更多的笔墨,描述梦英在书法艺术上的高深造诣,甚至连梦英大师的文房用品墨砚也历叙无遗。这首诗写得很精炼,典故使用准确贴切。 作者简介永牙,北宋初陕西圭峰草堂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956年前后在世。以华严宗五祖宗密大师道场草堂寺为根本,弘法传教,卓有功绩,宋太宗御赐紫袈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