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泽兰草
释义

泽兰草又名虎兰、龙枣,为唇形科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生于沼泽地、水边;有栽培。气微香,味微苦。主要用于活血祛瘀,利尿退肿。用于血滞闭经、症癜、产后瘀痛,水肿,跌打损伤。

简介

泽兰 zélán

别名 地瓜苗儿、地笋、地石蚕、蛇王草。【异名】虎兰、龙枣(《本经》),虎蒲(《别录》),小泽兰(《雷公炮炙论》),地瓜儿苗(《教荒本草》),红梗草(《滇南本草》),风药(《纲目》),奶孩儿(《纲目拾遗》),蛇王草、蛇王菊、捕斗蛇草(《岭南采药录》),接古草(《植物名汇》),地环秧、地溜秧(《河北药材》),甘露秧(《中药材手册》),草泽兰(《陕西中药志》)。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I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牭牡厣喜糠帧*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3~1.2m。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茎方形,常呈紫红色,沿棱及节上密生白色。叶对生,有短柄或玩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每轮有6~10花;苞片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形,5齿;花冠白色,不明显2唇形,上唇近圆形,下唇3裂,外面有腺齿;花冠白色,不明显2唇形,上唇近圆形,下唇3裂,外面有腺点;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于沼泽地、水边;有栽培。产全国大部地区。

采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黄酮甙、皂甙、酚类、糖类及鞣质。

性味 性微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药用

[来源]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笋(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或硬毛地笋(毛叶地瓜儿苗)L.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全草。

[产地]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省。

[采收] 夏季当茎叶茂盛而花尚未开放时割取地上部分,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药材形状] 全长30-1OOcm,茎方形,直径0.4-0.8cm。表面黄褐色或微带紫色,有明显的节,节处紫色胆显,有白色茸毛,节间长2-6cm,每侧有一纵沟。质轻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瓤或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中脉明显,长5-6cm,暗绿色或微带黄色。质脆,易破碎。气微香,味微苦。

以身干、质嫩、色绿、叶多、不破碎者为佳。

[炮制] 泽兰 原药切除残根,拣去杂质,放清水中洗净泥屑,即捞起竖放,略润至梗软,切0.5-1cm段片,晒干。

泽兰叶 仅摘其叶入药,拣去杂质,洗净,阴干。

鲜泽兰 采集新全草,拣去杂质,洗净即可。功同干品,并有消散瘀滞、解毒止痛的作用。

[成分] 含挥发油,葡萄糖甙,鞣质和树脂;还含黄酮类,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甙,多种糖类。

[性味、归经] 辛,微温,入肝、膀胱经。

[功用] 活血祛瘀,利尿退肿。用于血滞闭经、症癜、产后瘀痛,水肿,跌打损伤。

[处方名] 泽兰 地笋 地瓜儿苗 泽兰叶 鲜泽兰。

[用量、用法] 3-9克,煎服。外用鲜品适量。

[注意] 1.切片后,不宜曝晒或烘干。2.孕妇忌用。

[保贮] 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防蛀、防尘。

按: 泽兰与佩兰存在混用情况,在湖南、福建、广东,贵州等省部分地区,以菊科草本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或泽兰(山兰)E. japonicum Thunb.作泽兰用,因二药功能主治不同,不宜混用。菊科佩兰与泽兰最易识别之处为草质茎圆柱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