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里安 |
释义 | 历史人物圣地的捍卫者,又被称为伊布林的巴里安,1174年,鲍德温四世即位耶路撒冷国王,他当时太小,还患有麻疯病,所以,普兰西的米尔斯,被称作王国的管家,宣布自己来摄政。但是很快雷蒙德到达了耶路撒冷,因为他是已故国王阿马里科的最近的亲戚,理应有摄政王的称号。因为雷蒙德是阿马里科的第一个表兄,而且他也取得了王国的几个主要的男爵的支持,其中就包括伊布林的巴里安。鲍德温四世的父亲阿马尔里克一世结婚两次,前妻康特内的安格尼斯,现在嫁给了西冬的雷吉纳;第二个老婆玛丽亚康妮娜,是王太后,1177年嫁给了伊布林的巴里安。耶路撒冷保卫战时巴里安是耶路撒冷城里爵位最高的领主,在穆斯林的史书里,把他看成是国王,这场耶路撒冷保卫战是他与萨拉丁两位君主之间的较量。 电影及小说人物1、电影《天国王朝》男主角 简介: 12世纪的法国,在第3次十字军东征前夕,耶路撒冷和大半圣地由欧洲骑士统御,境内汇聚了各地人种,政治狂热正在蔓延。十字军将领高德弗雷率领的部队在返回耶路撒冷途中,巧遇了一个出身卑微的法国小铁匠巴里安。不久前,巴里安刚刚痛失了妻儿,心灰意冷的他盛怒之下杀死了残忍玷污妻子尸体的神父,因此不得不过起了四处躲藏的日子。高德弗雷意外认出巴里安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素未谋面的私生子,看到他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和仇恨,而且还背负着杀人重罪,高德弗雷试图说服他和自己一起回耶路撒冷。最初,巴里安对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和他提出的建议都表现得极为抗拒,但几经波折,他还是无奈地选择了追随生父,加入十字军东征的队伍,成为了一名十字军。那之后,生性好强的巴里安开始积极练习剑术,一心想尽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骑士。 骁勇善战加上品格高尚,几经征战后的巴里安便成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武士,得到了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的青睐及重用。凭着出众的才华、俊朗的外表以及坚毅的性格,他还博得了公主希比拉的爱慕,但同时也招致希比拉的丈夫盖伊的妒忌。尽管巴里安也钟情于公主希比拉,但他知道,自己和这位高贵的女性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但这却无妨他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毅力而不断加官进爵,随着在军中影响力的日渐增加,巴里安将保护耶路撒冷的和平与安宁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几年后,一直顽疾缠身的鲍德温国王因麻风病生命垂危,但他仍惦念着基督教徒和回教徒之间的不断冲突,为了确保双方能够和平共处,鲍德温派遣巴里安前往双方聚居的边防驻守。在那里陌生而奇特的文化的包围下,巴里安为鲍德温国王奋战了整整10年。然而,当弥留之际的鲍德温国王请求他为了和平,杀死注定要继承王位的嗜血之徒盖伊,取而代之继承圣城王位时,巴里安却认为这与救赎之路格格不入,因而断然拒绝。 不久之后,鲍德温国王病逝,盖伊继承了耶路撒冷的王位,此时耶路撒冷与埃及纷争正起,好战的新国王竟不顾双方巨大的实力悬殊,盲目对埃及宣战。就在耶路撒冷陷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已经在战场上日渐成熟的巴里安受命于危难。在不断加剧的战争中,面对无尽的杀戮和掠夺,巴里安终于领悟到了父亲训言中和平的真义与生命的真谛,于是他选择了誓死捍卫耶路撒冷的“天国王朝”,最终,巴里安用自己的生命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人物分析: 剧场版的Balian因为教士偷了妻子的十字架而杀人逃亡,连累死了生父,却好命地跑到圣城去当了领主,更好命地受到公主的垂青、国王的宠爱,但是当国王要他跟公主结婚继承他的王位来拯救圣城,Balian却假模假式地拒绝了,结果莽夫Guy当了国王,狂妄地与萨拉丁开战而且全军覆没,危在旦夕的圣城于是落到了要靠一个铁匠来守卫的地步。最终选择了投降的Balian是个英雄,但这个英雄却对收复在自己手里丢失的圣城毫无兴趣。这个人物从头到尾都显得莫名其妙,行事没有逻辑可循,也不知道他的信念和原则到底是什么。看到最后实在很想如某网友一样拍着桌子喊,动机!动机!!人的行为是要讲动机的,从这个人物的行为当中却找不到动机。这个莫名其妙的铁匠算是把原就没多大本事的Orlando Bloom害了个彻底,顺便也把斯科特选角眼光的声誉也害了个彻底。 却原来,Balian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铁匠,加长版告诉人们,他是个设计师、机械工程师,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他就曾设计制造攻城的机械,“帮一个王打另一个王”,所以他的骑士生父要带他去圣城,因为他有才能可以为十字军效力而不仅是因为Balian是他的私生子。他受到面具国王的宠爱是因为父亲曾经是国王的老师,是Balian自己的在攻守城池方面的才干,以及为面具国王倍加欣赏的正义感和对理想的坚守,并非莫名其妙或者是因为和公主的风流韵事,他不是莫名其妙地成为保卫圣城的领袖人物的。Balian杀死教士沦为逃犯并非仅仅因为教士从他妻子的尸体上偷走了十字架,而是一场被触发的酝酿已久的风暴。Balian去耶路撒冷也不仅仅是为了为自杀的妻子的灵魂取得救赎,而是一个从迷茫、怀疑到失去信仰,又在伊贝林领地上重新找到信仰的漫长而痛苦的求索过程。Balian不肯接受与公主的婚姻不是矫情,不肯“为成大善而行小恶”也不是虚伪道学,而是基于他更加神圣的信念。这个角色原来不是那么莫名其妙的,加长版让Balian的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无比清晰。 Balian的父亲是上一辈的十字军骑士,那一代人为了信仰、为了土地金钱、为了生计,一生中历尽战争与杀戮,他们当中怀有理想的人必定会开始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他们坚守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Balian是思考的成果,而且在继续着他们的思考。十字军以圣经名义进行着杀戮,不仅是杀戮异教徒,Balian也曾经“帮一个王打另一个王,却不知道为什么”。故事之初他就处在这种迷茫和怀疑之中,他的教士兄弟为了霸占他的财产千方百计逼他背井离乡,教规不准他自杀的妻子葬在墓地并且毁坏她的尸体,神父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只因为他可以帮忙建造教堂。上帝是否真的存在?Balian飘洋过海来到圣城耶路撒冷,仍然没有找到答案,坐在耶稣殉难的山丘上,昏暗的夜色中朝圣的人来来往往如鬼影幢幢,他感觉不到上帝的存在,“无论如何我已经失去信仰了”,自此之后教士们打为旗号的那个上帝在他心目当中已经不存在了。圣城保卫战中,当主教阻拦他烧掉死难者的尸体时,他掷地有声地说:“上帝会宽恕的,如果不,那他就不是上帝,我们不必顾忌。”此时的Balian是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站在上帝面前,而不是作为一个奴仆匍匐在上帝脚下。然而Balian决非没有信仰,他的信仰远远高于以往他盲目相信的宗教。Balian在伊贝林领地上带领百姓打井灌溉,在漫天的黄沙之中开辟出一片绿洲,望着亲手缔造的和平生活,望着亲手培植、护卫着的自然与生命,他找到了信仰,他知道了他守卫的是什么。Balian之后的所做所为正是他父亲的遗愿,保卫国王,国王不在了,保卫人民。Balian是他父亲的理想,是面具国王的理想,也是导演自己的理想。 因而我猜想,在导演心目中,Balian并不是“角斗士”,他不是一个猛士,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标杆,而是一个走向完美的淡泊、理性、智慧的人物,这个人物身上应该具有的气质不是粗犷豪放,而是细腻深沉,是一个近乎“神”的形象,这简直就是一个精灵的气质。所以,斯科特选择了“精灵”,让这个纯净的形象与其他人物的凶猛剽悍或暴戾狡诈形成强烈的反差。看剧场版会觉得Balian的战前动员很不够味,缺乏“This day we fight!”那种慷慨激昂,但是看了加长版才知道那种慷慨激昂本来就不是斯科特想要的。看看这段台词:What is Jerusalem?Your holy places lie over the Jewish temple that the Romans pulled down. The Muslim places of worship lie over yours. Which is more holy? The wall? The mosque? The Sepulcher? Who has claim? No one has claim. All have claim!难怪主教大人要嘀咕这是亵渎上帝,是的,这时候上帝已经和安拉一起靠边站了。这样的声明不是要激起匹夫的血性,而是要唤起勇士的理性,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守卫不是宗教不是圣地,而是这里的人民,是自己的亲人。整部加长版中Balian都是这样一种形象,对宗教狂热的否定批判,对信仰的思索和坚定不移,在Balian的信念中,神圣不在耶路撒冷,而在人的心中。所以圣城属于谁对他来说没有意义,守卫圣城的唯一原因是百年前基督徒攻占耶路撒冷时杀光了所有的穆斯林,现在他们正面临着穆斯林报复性的屠城。他们必须战斗,用生命去守护生命。而生命,才是Balian找到并且坚守的信仰。所以,Balian才对收复失地如此地云淡风轻。 2、小说人物 《征服天国》中的以巴里安为原型的同名角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