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在田野中自觉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潘年英 著 ISBN:10位[7105078499] 13位[9787105078493]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1 定价:¥21.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以贵州少数民族的地方发展为研究个案,着重阐述了“文化自觉”理论在民族自觉、自醒、自立、自强过程中的重要性。书稿由《中国西南土著文明的人类学研究《土著者说》《地方性知识与人类学的历史叙述》《西南风俗琐记》《植根于田野的学术》等20篇学术随笔组成。以优美、晓畅、精悍的语言文字,展示丰富、深厚的地言民族文化,使读者在赏心悦目的美文品读中,获取诸多地方性知识。 书系作者人品端正、文笔优美、知识积累厚重。书系读者对象主要是大、中学生及广大文化读者。 作者简介潘年英,侗族,1963年生于贵州天柱县盘江村。在故乡生活17年。1980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4年毕业,分配至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人类学研究,达14年。1999年1月调入福建省某大学至今。 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4年当选为贵州省作协理事,1995年至今,任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文和英文。主要著作有:《我的雪天》(1993)《民族、民俗、民间》(1994)《百年高坡一黔中苗族的真实生活》(1997)《扶贫手记》(1997)《月地歌谣》(1998)《寂寞银河》(1998)《边地行迹》(1999)。 目录序 理论探讨 全球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从“文化自觉”理论看侗乡经济文化建设 发展的神话:以西南著文明的现实为例 经济开发中的侗族原生文化:保护和利用 中国西南土著文明的人类学研究 土著者说 边缘族群与文学 个案实录 移植的文本:从矛盾到变形融合——贵州生态博物馆群考察报告 黎平机场建设与侗乡社会发展 高安歌会——一次自觉复兴侗族传统文化的个案实录 都柳江兴衰史录 西江风俗琐记 田野笔记 侗族原生文化考察记 论民族服饰改革的基本原则 无尽的田野:文本表达的多种可能 本土人类学:重新发现的知识 地方性知识与人类学的历史叙述 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植根于田野的学术 在田野中自觉 后记 书摘书摘 一、侗族原生文化的基本结构 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目前有总人口251万,散居于湘、黔 、桂、鄂四省(区)交界的山地丛林之中,为古越人之后裔。千百年来,在漫 长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侗族人民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各族共 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文化资源,而且也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本民 族文化。我们把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文化称之为“原生文化”。除了 像鼓楼、花桥和大歌(通常被誉为侗族传统文化的三大瑰宝)这样一些极具民 族文化个性色彩的标志性文化事项外,侗族还有许多独具特点又鲜为人知的 原生文化内容和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传承制度,其不仅在历代的文化碰撞和 冲突中得以较好地传承和延续,而且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中继续保持其原生文 化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世界文化日趋一体化的今天,这一“他者”的经验 很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民族史学界一般都认为,侗族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已迁徙至现今居住的地 域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而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侗族继承和创造了一种 相当成熟的农业文明,诸如水稻的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完善,林业与畜牧 业的经营和发展,干栏建筑与纺织技术的把握和掌控等,从而使其社会得以 实现经济的自给自足,进而实现社会政治的高度自治和文化艺术的独立创造 。 P32-3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