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再制造 |
释义 | 再制造(Remanufacture)就是让旧的机器设备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它以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Core),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而且重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不亚于原先的新品。 一、基本简介科学地说,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行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 二、理化特性再制造是一个物理过程,比如,用旧了的发动机,经过一番修复、改造后,最后装成的仍然是一台发动机,而不是别的什么。由此看来,再制造不同于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再制造也具有化学过程的特征。虽然旧的发动机经再制造后仍是发动机,但是它的原材料或构件已经脱胎换骨,而且再制造的产品不是“二手货”,而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所以再制造也不等于一般的原材料循环利用。 再制造的本质是修复,但它不是简单的维修。再制造的内核是采用制造业的模式搞维修,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修复术,而且是一种产业化的修复,因而再制造是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传统维修概念的一种提升和改写。 “全寿命周期”这个概念就是由再制造生发的。通常我们说产品寿命周期,指的就是产品的制造、使用和报废处理三个阶段,再制造产业诞生后,产品的寿命周期就不仅要考虑上述三个阶段,而且在产品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产品维护以及采用包括再制造在内的先进技术对报废产品进行修复和再造,从而产品性能和价值得以延续。换言之,在全寿命周期概念中,应该报废的产品其寿命并未终结,经过再制造之手,它可以再度使用,因而产品的全寿命周期链条就拉长为产品的制造、使用、报废、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 再制造不但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值,还可以为产品的设计、改造和维修提供信息,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完成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品,而成本却只有新品的1/4甚至1/3,节能达到60%以上,节材7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业产品的潜在价值,让能源资源接近“零浪费”,这就是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最大意义所在。 三、产业门槛显然,再制造是有产业门槛的: 首先,必须考量再制造产品的经济性。 如果产品价值或所耗费的资源十分低廉,就失去了再制造的价值。其次,需要考量再制造产品的可行性。这里有两个门槛,一个是技术门槛,再制造不是简单的翻旧换新,而是一种专门的技术和工艺,而且技术含量较高;另一个是产业化门槛,即再制造的对象必须是可以标准化或具有互换性的产品,而且技术或市场具有足够的支撑,使得其能够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第三,还需考量再制造对象的条件,比如,它必须是耐用产品且功能失效,必须是剩余附加值较高的且获得失效功能的费用低于产品的残余增值等等。 在资源和能源相对紧缺的今天,再制造显然优势凸显。虽然目前我国再制造更多地局限在发动机领域,仍有人乐观地估计,我国再制造的产业空间高达1000亿元。且不论这种推算科学与否,但这样的结论毋庸置疑:再制造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四、再制造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在发挥在线快速修复的优势基础上,在修旧利废方面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部分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的损坏仅仅是在局部出现了磨损、腐蚀等情况,如果依靠福世蓝技术大部分的设备及零件完全能够“青春再现”,可以继续使用甚至超过新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福世蓝技术对轴类磨损的修复案例,来说明福世蓝技术在再制造上所起到的巨大意义: 说明:在工矿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轴类磨损现象,出现此种情况后,多数的企业会通过打麻点、刷镀、堆焊甚至报废更新来解决,这些传统方法不能有效解决轴类磨损问题,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停机事故。更换下来的废轴被当做废铁卖掉,忽视了废品再利用的巨大价值。 产生磨损的原因金属部件在静配合的状态下,受部件表面光洁度、膨胀系数和装配工艺等因素影响,金属部件之间必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设备在强负荷的运行过程中,受轴承对轴的径向冲击力的影响,造成配合部件形成“硬对硬”的冲击。因金属材质为“常量关系”,虽然强度较高,但抗冲击性以及退让性较差,所以长期的运行必然造成配合间隙不断增大而产生相对运动,所以产生轴的磨损,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福世蓝技术修复原理福世蓝高分子复合材料即具有金属所要求的强度和硬度,又具有金属所不具备的退让性(变量关系);通过“模具修复”、“部件对应关系”、“机械加工”等工艺,可以最大限度确保修复部位和配合部件的尺寸配合;同时,利用复合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抗压、抗弯曲、延展率等综合优势,可以有效地吸收外力的冲击,极大化解和抵消轴承对轴的径向冲击力,并避免了间隙出现的可能性,也就避免了设备因间隙增大而造成相对运动的磨损,所以针对此类静配合,复合材料不是靠“硬度”来解决设备磨损的,而是靠改变力的关系来满足设备的运行要求。 综合评价通过福世蓝技术修复轴磨损花费的费用或许只有几十几百元,一些大型轴磨损也不过几千元,但是产生的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却非常可观,对企业和再制造企业的金属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是静配合类磨损解决的有效途径,通过我们的经验可得出,不仅是轴类磨损可以修复,一些设备的轴承室磨损、键槽磨损、螺纹滑丝等静配合磨损同样可以起到有效地效果。修旧利废不仅是节省企业设备成本和提高维修效率的手段,更是让设备再制造产生巨大效益的利器。 福世蓝技术不仅仅能在金属修复上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够在橡胶类划伤磨损、罐体管道渗漏、泵体等设备的腐蚀冲刷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福世蓝技术所具有的巨大潜能还没有真正开发出来,需要不断挖掘,为国内的再制造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五、汽车再制造与机床再制造(1)汽车再制造 汽车再制造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其需要的加工设备、检测检验设备等,价格较为昂贵。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土地等。有调查显示,新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比再制造多出10倍;再制造一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新制造的1/7。因此,再制造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同时获得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在提倡绿色制造的今天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我国开展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仅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转向器,以及发电机和启动机5类。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建议,国家可适当放宽政策,允许设立多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注入必要的竞争机制。完善二手车市场及二手零部件的销售渠道,为拆解企业创造盈利空间。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大开呼吁国家要加强对再制造方面的支持力度,包括舆论支持、政策支持,使一些废物能够变废为宝,能够为国家节约资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日前公布的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产能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再制造发动机约11万台,再制造变速器约6万台,再制造发电机、起动机约100万台右,总产值低於25亿元。 目前,中国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在相关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再制造先进技术,寿命检测技术、损伤零部件制备与成形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再制造技术、装备运行中的原位再制造技术等方面。 但是,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政府已经制定了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就在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联合发文,宣布正式启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该标志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率先使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结束後,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这一举措说明了政府该产业的重视。 (2)、机床再制造机床再制造是一个充分运用现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信息技术、数控及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废旧机床进行可再制造性评估、拆卸以及创新再设计、再制造、再装配的过程。目前我国在机床再制造项目建设和产品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机床保有量逾700万台,其中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占到60%,大量老旧机床依然在使用或将面临报废。因此,实施机床再制造不仅能够实现大量老旧机床设备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而且节能环保,将形成新兴的产业,具有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工信部于2010年10月份批复了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为再制造产业集聚区,该基地的核心企业湖南宇环同心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和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湖南中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视同为再制造试点企业,予以支持。其中,湖南宇环同心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是国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以生产精密、高效、数控系列磨床著称,其产品成为汽车、内燃机、航空航天等行业用户技术改造之首选设备。 在技术方面,去年5月底,重庆机床集团联合重庆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机床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通过了科技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项目验收,此举标志着重庆机床集团在绿色再制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验收组的专家认为,此项目在机床再制造各单项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再制造与综合性能提升成套技术,并制定了金切机床的再制造技术标准,在废旧机床评价与再制造方案设计、多功能信息化提升终端装置、再制造标准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针对业界存在问题,发改委明确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首先,在法规和政策激励方面,发改委将研究制定法规解决再制造企业资质管理、再制造发动机产品登记备案等问题,消除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法律障碍。制定再制造旧件和再制造产品进出口管理目录。同时,发改委还将研究制定对再制造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消费者使用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的相关激励政策。 其次,在深化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导方面,发改委将加强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的协调指导,严格安全、环保标准,完善回收和销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典型企业。推动机床、工程机械等产品再制造,提高技术水平,扩大推广应用。 第三,在规范回收和销售体系方面,加强市场监管,国家将鼓励建立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分类回收管理,完善废旧机床、汽车、工程机械等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加强对拆解企业的监管,防止可再制造的旧件流失。建立再制造产品连锁示范店和售后服务点。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出口检验和监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