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再造散 |
释义 |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再造散-《伤寒六书》卷三【别名】再造饮 【出处】《伤寒六书》卷三·明·陶华 【分类】 解表剂-扶正解表 组成【组成】 黄芪(6克) 人参(3克) 桂枝(3克) 甘草(1.5克) 熟附子(3克) 细辛(2克) 羌活(3克)防风(3克) 川芎(3克) 煨生姜(3克) 【加减】夏月热盛,加黄芩、石膏。 【功用】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各家论述1.《伤寒六书》: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耆、甘草、姜、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加芍药者,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入第知参、耆能止汗,而不知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助表药而能解散也。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即同此意也。 2.《医方论》:此方但可施于常时之不能作汗者。若在冬月,而脉见浮紧,便是太阳之寒伤营,此方断不可用。注中又引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于不以为然,盖亲见喜用升、柴者杀人无数,故不得不加意慎重,非偏执已见,不喜升、柴,实不敢泥纸上之成方,误目前之人命也。 3、方中参、耆、姜、桂、附子、甘草益气助阳;川芎、芍药、大枣活血和营;羌、防、辛发其表邪。共成扶阳解表之功。 4、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后方不仅用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及附子,更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敛阴和营之白芍,故助阳解表之中,兼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之功,宜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者。 用法【用法】 水二盅,加大枣二枚,煎一盅。捶法再加炒白芍一撮,煎三沸,温服。 【禁忌】 斟酌。 【附注】再造饮(《赤水玄珠》卷十八)。 再造散-《外科大成》卷四。【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组成【组成】苦参8两半(油炒),干漆1两,甘草5钱,川山甲(炒)2两。 主治【主治】大麻疯,眉落脚烂底穿者。 【制法】上为末。 用法【用法】每服5分,用鲜蟹2只,杵烂取汁,加酒调服,日2次。至10日,则长肉生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