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杂说二
释义

杂说二,文章通过剖析生活中常见的踏草折花现象是出于“人欲之私”,推广而论“后世战争盗窃”的行为也是由于“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

作品名称:杂说二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周实

作品原文

浅草不盈寸,微风荡成波,倚楼睨之[1],不忍遽去,则吾之爱此草也为何如?东园桃与李,香色袭人魂,有时日坠游倦,便欲和衣宿其下,则吾之爱此花也为何如?

虽然,吾尝见世之爱草者,往往踏之以足;爱花者,往往折之以爪。夫至踏之折之,与桎梏之蹂躙之将毋同[2]?揆诸爱之初心[3],讵不大相背谬哉?在踏之折之者之心,固以为吾之踏之折之,正吾所以爱之、而不意其踏之折之之时,已刁民爱之之心南辕北辙也。

无尽于是得一解焉[4]。方爱之之心之初萌,乃天性之流露于莫知其然而然者。及其踏之折之,则不免济以人欲之私矣。夫自私者,未有能爱物者也,虽间有貌似爱物之顷,亦非真能爱物,特以物足供一己之愉快耳。踏草折花者,非此类而何?

噫,天下之真能爱物者,至不惜以身殉物。试问踏草折花者,能以身殉花草也否耶?不能以身殉花草,而徒桎梏花草,蹂躙花草,此其人早溢乎爱之分际,而流于纵欲矣。是故善用其爱者,能保存天性而扩充之,而天下民物,无不在胞与之中[5];不善用其爱者,遂狭小其天性而戕贼之。后世战争盗窃之纷纭,畴非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乎[6]?踏草折花,其小焉者也。呜呼噫嘻!

作品注释

[1]睨(nì):斜视。这里是向下看的意思。

[2]毋将同:又有什么不同?

[3]揆(kuí):测度。

[4]无尽:作者号无尽。

[5]“民物”二句:宋张载《张横渠集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为同胞,物为同辈。意思是泛爱一切人与物。

[6]畴:谁。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南社》第四期。文章通过剖析生活中常见的踏草折花现象是出于“人欲之私”,推广而论“后世战争盗窃”的行为也是由于“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文章以小喻大,卒章显志,批判了当时发动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者的本性。

作者简介

周实(1885—1911),字实丹,又字剑灵,号无尽、和劲、吴劲、山阳酒徒,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近代诗人、南社著名诗人、散曲家,民主革命烈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淮安府秀才,三十三年入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学习。宣统元年【1909】,参加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宣统三年武昌起义,从南京回家与阮式共谋响应于淮安,集会数千人,宣布光复,被山阳县令所诱杀。他是南社杰出诗人,反对做诗词格律的奴隶,主张诗词要反映现实政治。其诗远师杜甫,近受黄遵宪等人诗界革命影响,忧国忧民,有冲决封建罗网和革命救国的激情。其诗不为格律所拘,形式灵活,题材多样,语言明丽自然,风格雄劲奔放。著有剧作《水月鸯》、北曲《清明梦》,有《无尽庵遗集》传世。柳亚子辑有《周实丹烈士遗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