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运动性血尿 |
释义 | 血尿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光学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红细胞,可称为血尿。 原因1肾静脉高压 2肾脏缺氧 3肾损伤 4膀胱损伤 运动前患有慢性隐匿性肾脏疾病,如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通过运动使结石滑动刺伤泌尿器官的粘膜而出血;运动加重了原有的炎症及感染程度,造成出血等。这些虽然也是运动后发生血尿,但其主要原因是原来就有病理改变,只是运动诱发出症状,故血尿还是由原来疾病引起。这种血尿要停止运动,治疗原有疾病,等疾病治愈后再参加运动就不会发生血尿了。 运动性血尿是发生在泌尿系统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而完全健康的人身上。其尿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肾脏剧烈震动或打击使之发生创伤,这种创伤可使肾脏血管破裂而出现血尿。如拳击运动后,大约有28%的人出现血尿,就属这一种。有些运动项目发生肾创伤的可能性很小,如划船运动,但运动后也会出现血尿,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分配进行调整,肾脏的血液流量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越是剧烈运动,流经肾脏的血液量越少,而大量的血液流向身体活动的部位,如心、肺及肌肉,以便进行剧烈的运动。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同时,血液中乳酸增加,也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另外,运动时肾脏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淤血,也会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便可通过血管壁进入尿中,出现血尿;长跑运动及长时间直立体位下运动可使肾下垂,肾静脉回流受阻,肾淤血,也可造成血尿。 症状1正在训练的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其明显程度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2男运动员多见,尤以跑跳和球类项目运动员多见 3出现血尿后若停止运动,则血尿迅速消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再运动后24h至3天内中尿中的红细胞即完全消失 4除血尿外,其他的检查均正常 5对健康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 处理1对出现肉眼血尿者不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均应终止运动,对无症状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应减少运动负荷,继续观察 2试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C,安络血 3伴随机能不良者可用ATP或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4器质性质和外伤所致的血尿,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一般不能进行正常训练。 注意事项1遵守训练的科学原则,负荷量和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加大负荷量和训练强度,做好全身和腰部的充分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是的饮水制度,在剧烈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 3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好强度。 运动性血尿是之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虽经详细检查未找到其他原因。 特点①血尿在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②除尿血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和异常情况; ③血液化验、肾功能检查、腹部X光照像及肾盂造影等项检查均属正常; ④出现尿血后立即停止运动,绝大多数在3天内血尿停止。 如果不具备上述特点,即使是运动后出现血尿,也不属于运动性血尿,而另当别论。 运动后出现血尿的原因 其他血红蛋白尿多数发生在直立体位下运动后,如长跑、行军、球类、体操、舞蹈练习后。一般需达到一定量的负荷后发生,少者行走20多分钟或慢跑1000米后就可发生,多者跑10000米才发生。另外,练腰部动作较多或在硬场地(如柏油马路、硬地草场)上跑易诱发。 预防运动性血尿的发生,应遵守运动的科学原则,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增加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因病或因故停止运动后,重新恢复运动时,运动量亦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另外,在硬场地进行跑、跳等运动可穿带有弹性鞋垫或树胶鞋垫、泡沫塑料鞋垫的鞋,暂停跑、跳、腰部动作较多的项目运动,久治不愈者应考虑调换运动项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