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羊角拗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云南羊角拗 别名:羊角拗、藤羊角拗(云南)、沙包弄来(云南傣语) 拉丁文:Strophanthus wallichii A.DC 所属卷:Strophanthus DC. 所属科:Apocynaceae 来源:本品为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云南羊角拗Strophanthus wallichii A.DC.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描述字段: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顶部蔓延,除花外,全株无毛;茎皮和枝条密被皮孔。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有时倒卵形,长4.5—12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叶面亮绿色,叶背浅绿色;侧脉每边6—8条,两面扁平;叶柄长5—10毫米。聚伞花序二至三歧,顶生,通常着花5—8朵;总花梗和花梗被短柔毛;总花梗长达7厘米;花梗长5毫米;苞片2—3对,披针形,长9毫米,宽1.5毫米,被短柔毛;小苞片1对,着生于花梗基部,披针形,长7毫米,宽1.5毫米,被短柔毛;萼片线状披针形,长1厘米,宽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淡紫色或黄色,花冠筒下部圆筒状,长8毫米,直径4毫米,上部钟状,长8毫米,直径8毫米,花冠筒内面仅雄蕊着生处被柔毛,花冠裂片卵圆形,顶部延长成一尾带状,长达5厘米,基部宽3.5毫米,中部宽1.5毫米;副花冠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顶端伸出喉部之外,每2枚副花冠裂片的基部合生;雄蕊着生于冠檐的基部,药隔顶端渐尖而延长成一尾状并伸出花冠筒的喉部之外,被微毛,花丝肉质,被微毛;心皮离生,上部被微毛至无毛。蓇葖果木质,长圆状,长11—16厘米,直径2—3厘米,密生灰白色圆形的斑点;种子纺锤形,扁平,长2.5厘米,宽4毫米,棕褐色,顶端有长喙,喙长4厘米,喙上轮生黄白色绢质的种毛长4—6厘米。 花期4—6月,果期7月—翌年2月。 分布及生境产于西双版纳;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或山坡路旁灌木丛中。印度也有分布。 采制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剥取种子,去净种毛,晒干。 性味归经种子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消肿。用于血管硬化,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0.1~0.5克。 相关物种箭毒羊角拗 卵萼羊角拗 西非羊角拗 旋花羊角拗 羊角拗 羊角拗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