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居寺塔及石经 |
释义 | 云居寺塔及石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石经山。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五代时被火烧毁。辽、金、元屡次修建,抗日战争时被毁,仅塔与石经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筑为80年代后恢复。寺坐西朝东,塔位于寺北,称云居寺北塔,又俗称红塔,辽代创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30.4米,砖砌,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角形,四周有拱门、假窗、佛龛浮雕,上层为圆锥形,相轮九重,塔顶宝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约10米,上部为楼阁式,六层檐,下部开尖拱形塔门,它们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的塔。石经版位于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穴中,自隋代创寺僧静琬始刻,历唐、辽、金、元、明,历时千余年。雷音洞内藏经石4196块,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石10082块。计刻佛经1122部,3452卷。云居寺石经版不仅保存了大量佛教经典,同时也为金石、书法、文字、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被誉为"北京的敦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