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月山坝 |
释义 | 月山坝又名赤川坝位于日本山形县东田川郡朝日村、赤川水系(Akagawa)右支流梵字川上。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23m,水库总库容0.65亿m3。电站最大装机容量0.88万kW。工程目的为防洪、维持河流正常功能、居民用水及发电。1988年主体工程动工。1966年竣工。 简介坝址附近河宽约50m,岸坡为锥形阶地构成的缓坡,靠近山顶为30°~50°的陡坡。由于坝址下游1km处建有一挡水坝,月山坝坝址处产生泥沙淤积,河床部位的淤积物厚约30m。坝址处于暴风雪地带。 坝址基岩为以安山岩质熔岩为主的安山岩质凝灰角砾岩,比较坚硬。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39.8平方公里,水库面积1.8平方公里。校核洪水位268.2m,设计洪水位266m,正常蓄水位255m,最低水位210m。淤积容量7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0.58亿立方米。其中防库容0.38亿立方米,汛期兴利库容0.2亿立方米,非汛期兴利库容0.4亿立方米。大坝设计洪水流量3000立方米/秒。 枢纽布置工程枢纽包括大坝、溢洪道等。 大坝坝顶长393m,坝顶宽7m,坝体积116万立方米。上游面上部垂直,下部坝踵贴块混凝土1∶0.7,下游面为1∶0.8。 坝体高程210m处设有两个正常泄水底孔,装有宽4.9m、高4.9m的弧形闸门。坝顶设溢流堰,装有2扇宽8.1m,高12.8m的弧形闸门,两者总泄量约1000立方米/秒。另在高程230m设中孔一个,直径1.7m,泄量仅56立方米/秒,供调节水位用。放水和取水孔,直径1.5m,布置在高程196m,取水流量20立方米/秒,装有直线多段式取水闸门。 工程施工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内部碾压混凝土采用100 kg/c㎡,外部混凝土采用210kg/c㎡。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为:骨料最大粒径150mm,V?C值20±10s,含气量(1.5±1)%,水灰比67%,粉煤灰掺量30%、水87kg/立方米、水泥91kg/立方米、粉煤灰39kg/立方米、细骨料664kg/立方米、粗骨料(150~80mm)317kg/立方米、(80~40mm)396kg/立方米、(40~20mm)395kg/立方米、(20~5mm)475kg/立方米、AE减水剂0.325kg/立方米。 骨料取自坝址左岸上游3km的采石场,设计生产能力:一次破碎设备600t/h、二次破碎设备400t/h、制砂设备150t/h。混凝土拌和楼设在左岸坝顶。 混凝土运输主要采用皮带运输机。皮带运输机系统由主皮带机、前端皮带机和斜道设备组成。运输途径为:从设于坝顶的拌和楼到正下方的进料皮带机,然后进入沿坝体上游侧山体地形呈锯齿状设置的主皮带机,再经过通往坝体的前端皮带机进入设在坝体上的料仓(10立方米×2台)。最大输送长度约350m。坝上料仓至浇筑点的混凝土运输采用20t自卸卡车。对于通常的浇筑层上升,除与前端皮带机的起伏功能相应外,还可通过回转、伸缩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随意移动到坝体上需要浇筑混凝土的地点。当坝体浇筑面大幅度上升,前端皮带机需要移至上部时,可通过小型斜道设备将其提升到正上段与主皮带机相连的位置(改向点)。 为了保证RCD的质量,将皮带运输机的坡度控制在15°以内。在皮带运输机上安装遮阳用的钢化塑料盖;在回转部位设浸水装置,湿润皮带;在换载部位的溜槽内装有橡胶缓冲材料,以防止骨料分离。 碾压混凝土浇筑层厚75cm,分3次摊铺,每层厚27cm,采用10t振动碾压机碾压。 为了浇筑坝顶部位的10万立方米混凝土以及泄流设备的安装,另设有1台20t的平移缆索起重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