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月球激光反射镜 |
释义 | 月球激光反射镜,于1969年7月21日在月球上的“宁静海”登陆后,首次被放置在月球之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类送上月球的“隅角镜”(月球激光反射镜)共有5面。其作用可以于让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向它发射激光,并捕捉到反射回来的光束。如今,美国科学界的负责人决定终止首面“月球激光反射镜”的相关实验。 月球激光反射镜-概述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郎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宁静海”登陆后,将月球激光反射镜留在了月球上,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类送上月球的5面“隅角镜”中的一面(另外两面隅角镜是在美国后来开展的载人月球飞行活动中带上去的,还有一对镜子是有法国科学家建造的,由原苏联发射的机器人操控的月球探测器带上月球)。“隅角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当激光光束直射到上面时,会形成完全平行的反射光束,一直到达发射激光的源头。 如今,国家科学基金会已致信设在德克萨斯州戴维斯褒的麦克唐纳激光测距站的科学家,告诉他们在对其科学成果进行了仔细研究后,基金会决定,终止为该研究项目提供每年12.5万美元的资助。 这一决定意味着麦克唐纳天文台40年来一直开展的月球激光研究项目将于2009年年底之前结束。项目小组已经取得未必可靠的成果之一是科学家发现,月球正在以每年2.5英尺的速度远离地球。 月球上存在这面镜子,以及天文学家可以通过镜子反射激光,并捕捉到反射回来的光束,为美国航天局(NASA)和其他科学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驳斥了关于阿波罗登月行动是在地球上的摄影棚拍摄出来的说法。 月球激光反射镜-技术月球激光测距是在1962-1963年激光技术问世后不久着手实验的。据一些天文学资料 记载:最初只能接收月球天然表面漫反射的激光回波,由于回波波形无法缩窄,加以地面 仪器设备不够完善,测距精度很低。 1969年7月,美国进行第一次载人登月飞行,宇航员在月面上安放了第一个后向反射器装置(月球激光反射镜/月球三反射镜)。这一装置能保证反射光讯号沿原 发射方向返回地面测站,是回波强度大大增加。这样,利用面积很小的反射器组合就可以 使地球上收到激光回波,而且波形不会因此变宽,因而可以达到很高的测距精度。在1980年左右测距精度已达到8厘米左右。 月球激光测距系统中采用的激光器大多是脉冲红宝石激光器,脉冲功率高达千兆瓦, 脉冲宽度为2-4毫微秒。激光束经过望远镜准直后的发散角仅2-4角秒,一般几秒钟发射 一次。发射和接收可使用同一个望远镜,其口径一般要大于1米。回波光讯号极其微弱,通常在接收器的阴极面上仅能产生一个光电子,所以相应地发展了一套单光电子接收的技术。 在20世纪80年后研制的新型月球激光测距系统中,采用了脉宽小于1毫米微秒的钇铝石榴石 激光器。这样,就有可能在几年内使测距精度达到2-3厘米,相对精度为5*10^-11。 月球激光反射镜-质疑美国宇航局声称, 在阿波罗11号把月球三反射镜放上月球表面几个小时之内,他们就从地球上进 行了成功的激光测距实验,测出了精确的地月距离。根据麦当劳天文站在进行类似实验的数据表面,美国宇航局有吹牛之嫌。 第一1969年时激光刚刚发明没几年,准直性远没有现代激光器好,更是 没有象现代的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器。而连续激光是无法用于远距测距的。 第二就算在1969年能有1996年这样的优良激光器,在那个时候也没有任何仪器可以探测到每分钟只有几个的单个光子反射光。 此外美国学术界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认为,测到的反射光完全有可能纯系月面漫反射光而已,没有任何根据说测到的反射光来自于三反射镜。其实,月面对激光束的漫反射光,返回到地球上之后,其强度和三反射镜的反射光强度有同等数量级! 其原因有一、反射镜的大小极有限,只能反射极小部分的原始激光束,而月球漫反射则可以截收并反射全 部的原始激光束。二、月球到地球距离非常大,即使像激光这样高度定向的光束,也会散发成为非常巨大分散的弱光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