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月亮宝石
释义

书籍简介

《月亮宝石》是英国侦探文学的创始作,也是英国文学大师柯林斯的代表作,故事情节惊险曲折,结局出人意外。作者威廉·威尔基·柯林斯,与狄更斯同时代的作家,两个都受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柯林斯的作品更接受现代的侦探小说。

月亮宝石——印度世代相传的一颗钻石。一个英国军官从印度佛寺掠走了这颗宝石,于是,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传到了英国。此后,这颗该诅咒的宝石夺走了许多它的拥有者的生命。令人生畏的印度人若隐若现的身影,紧追着这颗宝石。

图书信息

月亮宝石

作 者: (英)柯林斯 原著,洪韦 改写

出 版 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1

开 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534648397

定价:¥11.00

作者简介

威尔基·柯林斯,1824年生于伦敦,成功画家威廉·柯林斯的长子。他17岁退学,作为一家茶叶经纪人事务所的小职员,度过了一段并不愉快的日子,并写下了他的第一部但未出版的小说。1846年进入林肯法学院学习法律。柯林斯本想以画家为职业,但1848年他父亲的传记和1850年小说《安东尼娜》的相继出版,确定了他未来的作家职业。1851年和狄更斯的相遇,或许称得上柯林斯事业的转折点。两人成了合作者,也成为一生的朋友。柯林斯为狄更斯的刊物《Household Words(流行语汇)》和《All the Year Round(一年到头)》撰稿,他的两部最著名的小说《白衣女人》和《月亮宝石》均首发于《All the Year Round(一年到头)》。柯林斯的私生活像他的小说一样,既复杂又混乱。他一生未婚,但从1858年直到去世,一直和寡妇卡罗琳·格雷夫夫人生活在一起。他还和更年轻的玛莎·拉迪生育了三个孩子,他让玛莎单独住在一所宅院里。柯林斯得了风湿性关节痛,这种关节病让他到了晚年深受折磨,为减轻病痛对鸦片上了瘾。柯林斯逝于1889年。

书籍摘要

《月亮宝石》是英国侦探文学的创始作,也是英国文学大师柯林斯的代表作,故事情节惊险曲折,结局出人意外。月亮宝石——印度世代相传的一颗钻石。一个英国军官从印度佛寺掠走了这颗宝石,于是,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传到了英国。此后,这颗该诅咒的宝石夺走了许多它的拥有者的生命。令人生畏的印度人若隐若现的身影,紧追着这颗宝石。 作者威廉·威尔基·柯林斯,与狄更斯同时代的作家,两个都受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柯林斯的作品更接受现代的侦探小说。

图书目录

引子(1799)

第一部 宝石失踪(1848)

一、故事缘起

二、变戏法的印度人

三、使女罗珊娜

四、上校的遗嘱

五、深夜人影

六、爱慕者

七、生日晚宴

八、不翼而飞

九、卡夫探长

十、寻找沾漆的衣服

十一、搜寻颤抖沙滩

十二、蕾切尔小姐出门

十三、罗珊娜失踪之谜

十四、案情陈述

十五、预言应验

第二部 真相大白(1848~1849)

故事一:克拉克小姐的追述

故事二:马修·布罗夫律师的补叙

故事三:弗兰克林·布莱克回忆亲身经历

故事四:埃兹拉·詹宁斯的日记摘录

故事五:弗兰克林·布莱克的后续报道

故事六:卡夫探长的独家分析

故事七:坎迪先生的一封来信

故事八:加布里埃尔·贝特里奇带来的好消息

尾声

内容介绍

The Moonstone (1868).故事是由一个传说开始的故事讲到一颗黄钻石,这就是有名的印度宝石。几百年前,这颗宝石镶在一座四只手的印度神——月亮神的额上,宝石的颜色像月亮,因此它得到“月亮宝石”的名字。

这颗钻石从 世纪就开始经历怪劫。那时,伊斯兰教国的征服者马莫德占领了圣城松拉特,抢走了著名古庙里的全部宝藏——庙里的神像只有月亮神未遭劫难。三个婆罗门连夜把前额镶嵌宝石的神像搬出来,运到印度的第二圣城贝拿勒斯。贝拿勒斯的一个大殿里,四壁镶着奇珍异宝,月亮神就供在这里的一个新神龛上。神龛落成的当晚,一位神给那三个婆罗门托了梦。嘱咐他们从那时起,月亮宝石必须由三位僧侣日夜轮流看守,直到人类末日。神还预言:谁拿走这块宝石必遭灾祸。这句预言就用金字刻在神龛上。

这是一个由一颗巨大的钻石引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这颗巨大的钻石几百年来都镶嵌在印度月亮神的前额。因其颜色像月亮。光泽随月亮变化而得名。根据神的旨意。它一直由三个印度婆罗门守卫着,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诅咒:谁要是拿走这颗宝石,灾祸必将落到他的头上。18世纪初期,这颗钻石被抢,历经数次怪劫,后来落到了英国军官亨卡斯尔上校的手中。《月亮宝石》的故事就此展开。这位得到钻石的上校将此作为生日礼物遗赠给外甥女雷茜尔。而宝石随后突然失踪。此后,怀疑、跟踪、自杀、决裂、谋杀等等一系列悬疑神秘的事件纷纷上演。使钻石事件越发扑朔迷离。几经周折,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月亮宝石最后也神秘地重新回到月亮神的前额上。

英文内容

in 1799, the British invasion of bream holy city, officers and men of burning and looting, stop at no evil. British forces from the lawsuit Hengka Fisher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grab the famous temple of the moon gem. Hengka Asher Back to British anti-guilty conscience, I feel the Indians followed him wait for an opportunity back gems, and wanted to Jiahuoyuren, will give his niece Lei Qianer gem. The results, leaving Lei Qianer home no peace, the stones disappeared quickly. Name exploration Kraft came to solve the case, but also a sense of the case very difficult.

After moon, magic gems robbery, give possession of it were created out of a tragedy of fate. In the bream were indomitable efforts, the gem was finally restitution returned to the sacred temple of the moon in the amount of the statues.

书籍评价

英国小说和现代侦破小说的鼻祖英国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 1824 - 1889)的代表作,被誉为第一部最长和最优秀的现代侦探小说。这是一部以悬念著称的名著,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悬念丛生,扣人心弦。结局出人意料,但论证确凿,全乎情理,令人叹服。

作者柯林斯让证人,嫌疑人和侦探轮流讲述所发生的事,并把困惑的管家、沉浸在爱情中的女仆、高深莫测的侦探和吸毒成瘾的科学家眼中所见证的故事编织在一起,视其情节更加扑朔迷离,不落一般侦探小说和谋杀小说的俗套。

它描绘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揭露了慈善事业的真相,并谴责了英国侵略军在印度犯下的罪行。这部侦探小说成功塑造了克夫探长的生动形象:通过对月亮宝石案件的侦破,充分显示了侦探艺术的精娴以及他料事如神的本领。书中其他人物也栩栩如生,如雷茜儿的闺秀气度、罗琳娜的痴迷、克莱克的伪善、西格雷夫愚昧昏庸,都入木三分。读完全书,读者无不称克夫探长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据柯林斯自述,他塑造的克夫警官是有原型的。他以英国警察厅刑事部的一位警探的真人真事为模特,加以文学想象,从而使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如果把克夫警官与19世纪初雨果笔下的沙威警官相比,克夫的形象无疑更加可爱,这也说明社会与人民对警官这一形象观念的转变。

另外,月亮宝石还出现在日本女作家谷瑞穗的轻小说《伯爵与妖精》中,在那本小说中的月亮宝石是一颗可以随着月亮的盈缺变化而改变光泽的钻石,名为小弓,是妖精女王给伯爵的订婚信物,也是莉迪娅对马人说的:“请把能够盈亏变化的月亮给我作为订婚信物。”的解答,只有为你戴上这枚戒指的人才能拿下它,别人(包括佩戴者本人)都无法取下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