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粤甜10号 |
释义 | 基本信息品种名称:粤甜10号审定编号:粤审玉2005007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022/794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6~77天,比穗甜1号迟熟3~5天。植株高222~224厘米,穗位高83.4~96厘米,穗长20.6~22.5厘米,穗粗5.2~5.3厘米,秃顶长1.4~1.7厘米,单苞鲜重357~376克,千粒重391~409克,出籽率69.6%~71.7%,一级果穗率85.0%。籽粒黄色,可溶性糖含量17.7%~19.0%,皮厚63.0微米,适口性86.4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植株整齐紧凑,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抗倒性较强,适应性好。果穗长粗,籽粒饱满。 产量表现2003、2004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亩产鲜苞分别为1052.04公斤和1104.73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分别增产31.09%和28.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秋季生产试验亩产鲜苞1174.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选择土壤肥力中上、排灌良好地块种植,空间隔离400米左右; ⑵春播在2月底3月初,秋播7~8月,精心播种,一播全苗; ⑶亩植3200~3400株; ⑷最好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适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全生育期施肥量为:N2:P2O5:K2O=45~50:20~24:35~40,以复合肥作基肥时,应早施磷、钾肥,1/3的氮肥作苗期追肥,其余氮肥在拔节和作攻苞肥施用; ⑸注意防旱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是苗期地下害虫和中后期玉米螟,拔节和抽雄开花前结合施肥培土两次;⑹适时采收,一般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0~25天。 制种技术要点⑴选土质疏松、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空间隔离500米以上,时间隔离30天以上,施足基肥后,精细整地,按宽1.2米包沟起畦,平整畦面; ⑵父本比母本早播3~5天,在母本的在边角地再播少量父本(约1/3),以增加花粉量和延长散粉期; ⑶父母本行比为1:6; ⑷每畦种两行,行距40~50厘米,母本亩植3000株,父本亩植800株左右; ⑸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6)及时去雄除杂。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甜10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季生育期76~77天,比穗甜1号迟熟3~5天,丰产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17.7%~19.0%,皮薄,适口性较好,秃顶长1.4~1.7厘米,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