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基斯坦
释义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位于南亚,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的新疆。在乌尔都语中,“巴基斯坦”这个源自波斯语的字的意思为“圣洁的土地”或“清真之国”。从前首都在卡拉奇,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该国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第25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经济改革改善了经济前景,加快了增长,尤其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部门。

中文名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英文名称: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简称:巴基斯坦

所属洲:亚洲

首都:伊斯兰堡

主要城市:卡拉奇 伊斯兰堡 拉合尔

国庆日:1956年3月23日

国歌:《保佑神圣的土地》

国家代码:PAK

官方语言:乌尔都语、英语

货币:巴基斯坦卢比

时区:UTC+5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国家领袖:国家元首(总统):扎尔达里;政府首脑(总理):优素福·吉拉尼

人口数量:1.64亿(2009年)

人口密度:206人/平方公里(2007年)

主要民族:旁遮普族;信德族;巴丹族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不计克什米尔)

水域率:3.1%

GDP总计:5040.3亿美元(2008年)

人均GDP:3320.12美元(2008年)

国际电话区号:92

国际域名缩写:.pk

道路通行:靠左行驶

简介

国名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国旗

巴基斯坦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左侧是白色竖长方形,宽度占整个旗面的1/4;右侧为深绿色长方形,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和一弯白色新月。白色象征和平,代表国内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祆教的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绿色象征繁荣,还代表伊斯兰教。新月象征进步,五角星象征光明;新月和五角星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国徽

巴基斯坦国徽颜色同国旗;深绿色和白色。顶端是五角星和新月图案;中间是盾徽,盾面分为四部分,分别绘有棉花、小麦、茶、黄麻四种农作物。盾徽两侧饰以鲜花、绿叶。下端的绿色饰带上用乌尔都语(巴国语)写着“虔诚、统一、戒律”。

国歌

《保佑神圣的土地》

首都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Islamabad)(又名伊斯兰巴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现代化都市之一,也是具有传统的伊斯兰教色彩的都城。它位于东北部海拔600多米的波特瓦尔高原上,背依马尔加拉山,东临清澈的拉瓦尔湖,南面是一片葱绿的山丘,气候宜人,景色秀丽,距海1300千米。原首都为卡拉奇。1959年,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新首都,1970年基本建成,有人口150万。市南的玫瑰和茉莉公园的夏克巴里山是重要的旅游胜地。

总人口

约1.7亿。巴基斯坦人口居世界第六位。人口密度旁遮普省最高,次为西北边疆省,俾路支省密度最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人口总数的近30%。拥有移民420万(2000年)。

巴基斯坦政府按居民的宗教信仰,一般把穆斯林称做“多数民族”,而把仅占全国人3%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拜火教徒称为“少数民族”。这里的民族概念与中国有所不同。

语言

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民族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等。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巴基斯坦是个多民族国家。追溯历史,最早居住在巴地区内的土著为达罗毗荼人,自东北和西南来到南亚定居的移民有雅利安人、希腊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这些居民通过长期的融合繁衍成为今天巴境内的四个主要民族,其主要情况如下:

(1)旁遮普族

居住在最富庶的旁遮普省,属于雅利安人种,在巴上层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控制军政要职。务农、从军为旁遮普人的主要职业。巴军队主要是旁遮普人。

(2)信德族

主要居住在信德省,属雅利安人种。鉴于信德省被誉为巴伊斯兰教的门户,信德人的工作方式更直接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信德人崇尚农业,祖辈务农。近年来,不少信德人开始经商和搞实业。

(3)帕坦族

多居住在西北边境省,亦称普什图族。该族属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种,主要从事游牧业。

(4)俾路支族

多居住在俾路支省,也有一些居住在信德省。俾路支人也是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种,主要从事畜牧业。

根据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两个民族理论”,巴基斯坦只有一个民族,即穆斯林民族,非穆斯林和其他巴基斯坦人,如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等,称为“少数教派”。

国家格言

团结,信仰,纪律

主要都市

卡拉奇

伊斯兰堡

拉合尔

拉瓦尔品第

白沙瓦

费萨拉巴德

瓜达尔港

地理

自然地理

面积为796095平方公里 (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980公里。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沙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全国最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巴基斯坦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了调节水量,满足灌溉之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文地理

巴基斯坦是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国。粮食作物以小麦最为重要,自给有余。水稻产量次于小麦,但水稻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棉花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并是棉花出口国。

巴基斯坦工业发展比较迅速。棉纺织业为最大工业部门,纺织品是最重要的出口工业产品。化肥、水泥、冶金、机械等工业部门也得到了发展。

政区地理

旁遮普省(Punjab)(205,334平方公里)

信德省(Sindh)(140,914平方公里)

西北边境省(74,521平方公里)

俾路支省(Baluchistan)(347,190平方公里)

联邦首都地区伊斯兰堡(906平方公里)

联邦管辖部落地区(27,220平方公里)

此外,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的西北部一部分,划分为联邦管辖的北部地区(72,991平方公里)和阿扎德克什米尔(13,300平方公里)。该二个地区的人民持巴基斯坦护照,享有对该地政府的选举权,不享有对中央政府的选举权。克什米尔地区大部从7世纪起成为中国吐蕃(今中国西藏)版图。1239年蒙古进军吐蕃,1246年吐蕃全部纳入蒙古大汗国版图,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大元,克什米尔地区大部从此纳入中国版图。直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殖民者侵略入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地区王公向西藏地方政府求救,西藏地方政府无力救援,但中国清朝中央政府和以后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为概不承认。1947年印度独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侵入克什米尔地区,经过多次印巴战争,此外,1963年根据边境协定中国将原属中国的喀喇昆仑部分地区划给巴控克什米尔,后来形成了印巴双方控制区。克什米尔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面积最大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由印度控制。20世纪70年代前巴基斯坦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印巴战争时巴基斯坦曾经向中国求援,由于中国当时处于“文革”中,无力援助巴基斯坦,在印度的进攻下,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就是后来的孟加拉。

历史地理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印度河文明产生于巴基斯坦境内。直至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到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年起,波斯统治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曾率军攻占过此地。此后被贵霜人统治。克什米尔地区大部从7世纪起成为吐番(今中国西藏)版图。1239年蒙古进军吐番,1246年吐番全部纳入蒙古大汗国版图,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克什米尔地区大部纳入中国版图。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西边,但古代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古代印度只有在16世纪后期实现过印度中北部的局部统一。建立伊斯兰政权,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11世纪初,巴基斯坦西北部处于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统治之下。12世纪初,古尔王朝又取代了加兹尼王朝。1206年,库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1220年代蒙古大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后成为蒙古大汗国的伊利汗国地。15世纪后300年间历经了6个王朝(德里苏丹王朝),14世纪后期蒙古人帖木儿攻入印度河流域,帖木儿攻占德里,后裔巴布尔1526年建立莫卧尔王朝,管辖印度中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部分地区。

1757年后,巴基斯坦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冲突加剧。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领导了阿利加尔运动,其继承者于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一度与国大党合作,共同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但1928年合作破裂。1940年3月23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下的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全国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土。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1972年7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实现停火。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989年起,双方不断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继印度之后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使紧张局势加剧。2003年4月,印巴两国先后表达了重新进行对话的意愿,11月25日在实际控制线停火。

资源地理

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

政治

年表

巴基斯坦议会选举投票于2009年当地时间18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1时)正式开始。该选举是巴基斯坦向文官统治过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巴基斯坦政治进程年表:

1947年

--巴基斯坦8月14日从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分离出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土。当时,巴基斯坦由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组成。东巴基斯坦即为现在的孟加拉国。

1948年

--巴基斯坦国家缔造者和新国家第一任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逝世。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

1951年

--巴基斯坦首任总理列雅格特-阿里-汗在拉瓦尔品第的集会中遇刺身亡

1954年

--在宪法通过前夕,总督古拉姆-艾哈默德将军解散首届国民代表大会。

1956年

--首部宪法宣布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曾经在军队担任过将军的伊斯坎德尔-米尔扎成为首位总统。

1958年

--米尔扎宣布废除宪法,实行首部军事戒严法。陆军总参谋长阿尤布-汗接管权力,随后就任总统。

1965年

--巴基斯坦与印度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

1969年

--在1968年街头抗议导致阿尤布-汗下台后,叶海亚-汗将军接管权力并实行第二部军事戒严法。

1970年

--巴基斯坦举行首次大选。以谢赫-穆吉布-拉付曼为首的人民联盟仰仗东巴基斯坦在人口上的优势,以地方自治为旗帜,主张加强省的权力,得到大多数东巴基斯坦人的拥护。在国民议会的300个一般席位中,人民联盟获得了160席,几乎囊括了分给东巴的162个席位,一跃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而人民党则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反对党,但人民联盟在西巴却未能取得一个席位;同样人民党在东巴也未获得一席之地。西巴不接受结果,随后军队进入东巴进行镇压。

1971年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孟加拉国。在西巴基斯坦,阿里-布托出任总理。

1973年

--国民大会一致通过宪法。

1977年

--陆军总参谋长齐亚-哈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里-布托,并实行第三部军事戒严法

1979年

--阿里-布托被绞死。

--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促使齐亚-哈克加入美国同盟。

1988年

--齐亚-哈克解散议会和内阁。随后齐亚-哈克在神秘的坠机事故中丧生。阿里-布托的女儿贝-布托被选为总理。

1990年

--由于腐败指控,总统吴拉姆-伊沙克-汗解散贝-布托政府。纳瓦兹-谢里夫作为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领袖赢得选举。

1993年

--伊沙克-汗解散谢里夫政府,但是最高法院推翻了总统伊沙克-汗的决定。由于政治僵局,伊沙克-汗和谢里夫双双辞职。贝-布托再次赢得选举。

1996年

--由于腐败指控,巴基斯坦总统法罗克-阿米德-卡恩-莱格瑞解散贝-布托政府

1997年

--谢里夫赢得选举,再次出任总理。

1998年

--紧随印度之后,巴基斯坦宣布拥有核武器。

1999年

--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谢里夫政府。

2001年

--由于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911恐怖袭击,巴基斯坦加入美国反恐同盟。

2002年

--通过大选和公民投票,穆沙拉夫地位得到巩固

2007年

--穆沙拉夫宣布中止宪法,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以文官身份宣誓就职总统之前,穆沙拉夫辞去陆军总参谋长职务。

--贝-布托结束海外流亡生活回国。随后,在拉瓦尔品第一个集 会结束后贝-布托遭刺杀身亡。巴基斯坦议会选举由原定的1月8日推迟到2月18日。

2008年

--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8月18日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辞职。巴基斯坦国民议会(下院)议长法赫米达·米尔扎于8月18日晚接受了总统穆沙拉夫的辞职请求。

2008年8月,在执政联盟的弹劾压力下,穆沙拉夫宣布辞职,在9月6日进行的总统选举中,人民党联合主席扎尔达里战胜另两名候选人获胜,当选巴基斯坦新一任总统。

宪法

巴基斯坦建国后曾于1956年、1962年和1973年先后颁布过三部宪法。1977年,齐亚·哈克实行军法管制,部分暂停实行宪法。1985年通过了宪法第8修正案,授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和联邦内阁、任免军队首脑和法官的权力。1991年7月通过的宪法第12案规定联邦政府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和上诉法庭,以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1997年4月,谢里夫政府在议会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取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和联邦内阁的权力,并将解散省议会和省内阁、任免省督、三军参谋长和参联会主席以及最高法院法官的权力归还总理行使。随后,巴议会通过旨在严禁议员叛党的宪法第14案“反跳槽法”。1999年穆沙拉夫执政后颁布临时宪法1令,宣布暂停实施宪法。2002年8月,穆颁布“法律框架令(L”,宣布恢复1973年宪法和哈克时代宪法第8修正案,规定总统有权解散国民议会、任命参联会主席和三军参谋长。2003年12月,巴议会通过宪法第17修正案,规定总统经最高法院批准后有权解散议会,与总理协商后有权任免三军领导人。

议会

议会实行两院制,由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组成,联邦立法机构。国民议会经普选产生,参议院按每省议席均等的原则,由省议会和国民议会遴选产生。国民议会议席共342席,议员任期5年。参议院设100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3年退职半数。

政要

现任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2008年9月当选;国民议会议长法赫米达·米尔扎(女)(Fahemida Mirza),2008年3月任职;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Yusuf Raza Gilani),2008年3月当选。

经济

总量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被誉为粮仓的印度河平原和北部山谷建有庞大的灌溉系统,为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

2003/2004财年巴GDP增长率为6.4%,约950亿美元。2004/2005财年GDP增长率为8.4%,达101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05年底,巴外汇储备为126亿美元。

2008年巴基斯坦经济形势持续恶化。2007/2008财年(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国内生产总值1544亿美元,增速5.8%。2008/2009财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46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1748.66亿美元

人均GDP(2010年):105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4/2005财年):8.4%

货币名称:巴基斯坦卢比。

汇率(2009年3月):1美元约合80.4卢比。

通货膨胀率(2004/2005财年):9.28%。

失业率(2003/2004财年):3.48%

进出口

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

主要出口棉花、大米、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

工艺品

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以技术精湛,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巴手工艺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它的骆驼皮和鹿皮制品、地毯、缟玛瑙制品等历经几千年匠人们的琢磨,已日臻完善。

工业

工业落后,巴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其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近几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6/2007   2007/2008   2008年7月/2009年3月

棉纱   272.76   280.94   221.89

棉布(百万平方米)   1012.9   1016.4   763.4

糖   352.7   473.3   320.6

氮肥   33.08   34.37   24.57

磷肥   14.89   15.76   14.32

水泥   2273.9   2675.1   2027.7

自行车(万辆)   48.63   53.55   28.53

农业

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大米、棉花还有出口。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2008/2009财年巴农业增长率为4.7%,超过3.5%的预期。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米、棉花、甘蔗等。全国可耕地面积5768万公顷,其中实际耕作面积2168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6.5%。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6/2007   2007/2008   2008年7月/2009年3月

小麦   2329.5   2095.9   2342.1

大米   543.8   556.3   695.2

玉米   308.8   360.5   403.6

甘蔗   5474.2   6392   5004.5

棉花(万包)   1285.6   1165.6   1181.9

就业

与巴基斯坦就业问题与生俱来的一些问题始终是该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比如,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和缺乏职业技能。该国劳动力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一年以下的占46%。而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提速、工作流程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对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巴基斯坦受过较好教育和培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远远难以满足需求。而且,以就业情况而言,妇女和年轻人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巴基斯坦传统观念是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因而被排斥在劳动力大军之外,同时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率比男性更低。而对于年轻的劳动力来说,由于市场饱和,缺乏就业机会,大量具有较高产能的年轻劳动力被排除在就业岗位之外。

物价与供应

卡拉奇各种常用物品供应充足,物价不高。巴货币名称为卢比,11.7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 80.4卢比约合1美元。短期访问,无须携带常用物品。

外交

国策

巴基斯坦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巴美关系

1954年5月,巴美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1990年10月,美以巴坚持核发展计划为由停止了对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此后巴美关系冷淡。1998年5月巴核试招致美全面制裁。1999年美对巴军事政变再次予以制裁。“9·11”事件后,巴与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两国关系升温。2003年巴美关系有较大发展。穆沙拉夫总统6月访美,9月在联大期间再次会晤布什总统。之后,巴总理贾迈利接踵访美。巴方承诺将继续在反恐方面予美以充分合作。美方高度赞赏巴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作用,并宣布自2009年起在5年内向巴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巴印关系

巴印两国历史积怨甚深,克什米尔问题是两国的核心问题。印巴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战争。1971年巴同印断交,1976年复交。2001年12月,印议会大厦遭袭,印指责巴支持的克什米尔极端分子涉嫌其中,双方关系再度恶化。印巴边界百万大军对峙10余月,两度濒临战争边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被迫承诺永久停止越界渗透活动,2002年10月,印巴先后从国际边界撤军,南亚紧张局势有所缓和。2003年4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巴伸出“友谊之手”,得到巴方积极回应。印巴双方均采取具体措施缓解关系,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和交通往来。11月底,在巴方倡议下,印巴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实现停火。2004年1月,在南盟第12届峰会期间,印巴领导人实现双边会晤,并决定启动全面对话。2月中旬,印巴外秘举行会谈,制定了印巴全面对话的“路线图”。

巴阿关系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种族关系上密切。“9·11”事件后,巴参与国际反恐,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努力发展与卡尔扎伊政府的关系,积极援助阿重建。2003年以来,美巴联合在巴阿边境地区打恐,阿指责巴军入侵阿境,巴阿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致使巴驻阿使馆被砸。8月,巴外长卡苏里访阿,双方再次确认巴阿友好和互惠互利原则,同意加强反恐合作,两国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巴伊”关系

巴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一贯重视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极促进伊斯兰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2003年,穆沙拉夫总统和贾迈利总理分别访问了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国家和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北非三国,阿富汗、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应邀访巴。10月,穆沙拉夫总统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OIK)峰会,提出振兴伊斯兰世界、调和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矛盾的一系列建议,强调“温和文明论”,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普遍认可。

中巴友谊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而且经过两国领导人及人民多年的努力,现成为中国最坚定的盟友。

(一)中巴建交初期,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二)1957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

从1957至1960年,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以及台湾、西藏等问题上追随西方,两国政治关系受挫。1961年,巴政府在改善中巴关系上迈出了一步,在联大会议表决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投票赞成。1962年,两国通过友好谈判就中巴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原则协议。1963年3月,两国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同年12月,巴总统阿尤布·汗访华。1966年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1965至1971年,巴在历届联大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三)70年代的中巴关系稳定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

1970年11月,巴总统叶海亚·汗应邀访华。佐·阿·布托当政期间于1972年、1974年、1976年三次访华。1974年11月,中国民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线开航。齐亚·哈克执政后于1977年12月访华。

(四)80年代,中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1980年5月,巴总统齐亚·哈克访华。1981年6月,中国总理访巴。1982年8月,两国签署开放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的议定书。同年10月,齐亚·哈克总统再次访华。1984年3月,李先念主席访巴。1985年11月,巴总理居内久访华。1987年6月,总理赵紫阳访巴。1988年5月,居内久总理再度访华。1989年2月,贝·布托总理访华。11月,李鹏总理访巴。

(五)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但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却未受到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继续向前发展。

1990年5月,万里委员长访巴。同年9月,巴总统伊沙克·汗访华,并作为主宾参加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1991年2月,巴总理谢里夫访华。同年10月,杨尚昆主席访巴。1992年10月,谢里夫总理再度访华。1993年12月,李瑞环主席访巴。同月,贝·布托总理再次访华。1994年12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1995年9月,贝·布托总理作为中国政府的特邀嘉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同年11月,乔石委员长访巴。1996年12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对巴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中巴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领导人确定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还在巴发表了题为“世代睦邻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中国的南亚政策。1997年4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1998年2月,谢里夫总理访华。1999年4月,李鹏委员长访巴。同年6月,谢里夫总理再次访华。2000年1月,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5月,巴基斯坦外秘哈克来华参加两国外交部年度磋商。7月,唐家璇外长应邀对巴进行正式访问。 9月,江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

(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5月,朱镕基总理应邀访巴。12月,穆沙拉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12月和2002年2月,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与穆沙拉夫总统通电话,双方就“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2002年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赴尼泊尔出席“南盟”峰会途中过境北京。3月,吴邦国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巴,并出席中巴合作建设的瓜达尔港口项目开工仪式。5月,唐家璇外长访巴。6月初,江泽民主席在阿拉木图“亚信”峰会期间会晤了穆沙拉夫总统。6月底,巴外交国务部长哈克访华。8月初,穆沙拉夫总统在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后过境北京。2003年3月,巴总理贾迈利正式访华。1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中巴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04年3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率团访巴。4月,胡锦涛主席在海南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贾迈利总理。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访巴。7月,巴参议院主席苏姆罗访华。10月,唐家璇国务委员访巴。巴国民议会议长侯赛因访华。12月,巴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访华。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巴,双方签署“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布发展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月,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出席亚非峰会期间会见穆沙拉夫总统。7月,胡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理阿齐兹。9月,胡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期间再次会见穆沙拉夫总统。10月8日,巴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队和医疗队,提供2050万美元物资和现汇援助,并宣布提供3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于巴灾区重建。

2006年2月,穆沙拉夫总统再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6月,穆沙拉夫总统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胡锦涛主席会谈。11月,胡锦涛主席正式访问巴基斯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十年来首次访巴。

2007年3月,巴基斯坦外长卡苏里访华,中国政府特使、交通部长李盛霖访巴并出席瓜达尔港开港仪式。4月,李肇星外长访巴。同月,阿齐兹总理正式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08年5.12日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天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即亲临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向中国人民表示亲切慰问。这个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这一次几乎是倾尽所有。5月16日早晨,两架C--130运输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空军基地升空,满载价值约9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飞赴中国,细心的中国人发现,巴基斯坦捐助中国的帐篷数量精确到十位数,达到22260顶,而在分批运送时,甚至精确到个位数。原因是,巴基斯坦这次动用了国家战略储备的所有帐篷!“尽管我们还不富裕,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这是在向中国提供援助时,附带的一句话。“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搬光国家战略储备的帐篷”这种倾囊相助的国家,就是我们坚定的盟友-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汶川中的感动还不仅仅是这些。当巴基斯坦的首批医疗队赶赴灾区的时候,我方的接待人员想给医疗队员做出妥善的生活安排的时候,他们的领队回道: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巴基斯坦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却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这在巴红新月会代理主席哈尼夫看来并不奇怪:“为中国兄弟,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帮忙!”5月27日,由28名巴基斯坦医生和辅助医疗人员组成的医 疗队,抵达中国.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合作

中巴两国从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展了贸易业务。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82年10月,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迄今已召开了12次会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进展。特别自90年代以来中巴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05年双边贸易额为42.61亿美元,2006年达52.5亿美元。

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1、中巴文化交流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建交后,两国即互派文化团组访问和举办展览。1965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了文化协定,并于该年第一次签署了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巴时,中巴签署了2007-2009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迄今共签署了11个执行计划。

2、中巴科技合作

我国与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于60年代。多年来,中巴科技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效。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从较为分散的单项交流发展到科技联委会等规模性的政府间科技合作。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政府已举行了15次会议,双方共签订了417个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重要的双边协议及文件

(一) 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二) 江泽民主席在伊斯兰堡的演讲

(三) 关于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四) 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五) 中巴联合声明

2005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和阿齐兹总理签署了《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出席了中巴两国政府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海关事务合作与互助协定、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文件签字仪式。

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巴,与穆沙拉夫总统会晤,双方签署了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2007-2011)、关于巴基斯坦在成都开设总领事馆的换文等18个重要文件。

文卫

卫生

巴基斯坦的医疗状况较差,没有完整的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医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医院收费很低,主要面向普通市民,但环境较差,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低下;私立医院设备先进,医疗水平较高,但收费相对于当地人的平均收入来说比较昂贵。

由于当地的城市供水系统不健全,管道年久失修,长期缺水,污染严重,水质呈酸性,细菌含量过高,容易引发肠道疾病,不能直接饮用。城市因缺水问题导致绿化极低,空气粉尘含量大,苍蝇蚊子很多,再加上医疗体系的不健全,普通民众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易发生多种疾病,如肠胃病、霍乱、肺病、结核病、肝病以及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等。2006年初在北部也发现了几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政府为此在国际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在首都伊斯兰堡建立了防止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中心,并在各省建立了预警和初防机制。

媒体

英文报纸有《新闻报》(News)、《黎明报》(Dawn)、《国民报》(National News)等;乌尔都文报纸有《战斗报》(Combate)、 《时代之声》(Voice of the Times)和《东方报》等。主要报纸发行量在5~30万份之间。

主要通讯社有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 of Pakistan)、 巴基斯坦国际通讯社(Pakistan Press International)。

广播电台有巴基斯坦广播公司(Pakist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有27个电台,对外用7种语言广播。

电视台有巴基斯坦电视公司(Pakistan Television Corporation),主要城市均有电视台。人口覆盖率达87.8%。 2009年,巴基斯坦约有60个私营电视频道。

教育

巴基斯坦教育情况:巴联邦政府教育部主管全国的教育、图书发行、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

巴基斯坦是唯一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

巴基斯坦的正规教育分为1—15年级,高中教育以下实行免费,有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学制2年(入学年龄为3-4岁)

1-5年级:小学教育(入学年龄为5-9岁)

6-8年级: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主要用乌尔都语或本省的民族语言授课,有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历史、伊斯兰教义、体育、卫生及美术课程。初中增加英语和职业教育课。

9-10年级:高中教育

11-12年级:大学预科

根据巴教育部的规定,学生大学预科毕业经考试合格才能进入大学。巴基斯坦的本科学制一般2-3年,学生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或理科学士学位。3年制的则授予荣誉学士学位。

巴基斯坦的大学是自治团体,联邦政府大学校长由总统担任,各省的大学校长由该省的省督担任,由校长任命的副校长在大学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大学的日常工作,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董事会由学校的教师、学生代表及校长提名的人员组成。大学的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教学科目、学术标准、授予学位。

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拨款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协调各大学的工作计划,对各大学进行评估,并提供资金。

目前全巴有大学30所(公立22所,私立8所)。

比较有名的包括:

国家科学技术大学、卡拉奇大学、法蒂玛·真纳医学院、爱德华国王医学院、巴基斯坦纺织学院、国家艺术学院、白沙瓦大学、阿迦·罕医科大学、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等。

2006/2007财年识字率为54%;教育经费约为27.8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2%。全国共有小学155000所,初中28728所,高中16100所,大学5151所。著名高等学府有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和白沙瓦大学等

旅游

景点

巴基斯坦吉拉斯岩画。巴基斯坦的山区小镇吉拉斯素以古老岩画而闻名。从首都伊斯兰堡出发,沿着印度河驱车北行约420公里,就可以到达“吉拉斯一期”岩画遗址。在河岸两旁一块块黝黑而光滑的岩石上,当地先民通过简朴的岩画为我们遗留下了早期人类社会广阔的生活风貌。由于被刻画在巨大的岩石上,吉拉斯岩画至今仍然静静地躺在印度河岸边等待人们的观赏。它就象一座露天的博物馆,无时无刻不在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印度河文明悠久的历史。

白沙瓦

白沙瓦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城市布局和建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少,保持着浓郁的普什图文化的特色。白沙瓦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巴拉希散尔堡、吉沙·卡瓦尼商场、开伯尔山口、塔拉、白沙瓦博物馆等。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

坐落在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拉尔卡纳县,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2350——前1750年)中最能代表当时文化艺术的遗址,在当时语言中是“死人之丘”的意思。布局整齐的城市被宽阔笔直的街道分成大大小小的街区,全城建有十分完备的下水道系统。

拉赫尔古堡 位于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由一座带宫殿的城堡、一座清真寺组成其主体,是一座包括亭台、瀑布和池塘的精美花园。城堡内的镜宫由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建筑,墙壁皆用白色软玉砌成。

交通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白天气温常年在30度以上;短途出行有出租车,长途出行有火车和飞机。有国航直达北京航班和巴航经停首都伊斯兰堡到达北京的航班;也可从卡拉奇乘机到伊斯兰堡转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到乌鲁木齐。从市内到机场最好乘坐安全性较好、装有无线对讲机的出租车。不要乘公共汽车和老旧的出租车,其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很差,没有空调。

服饰

女装:Salwal Kameez Sali

男装:Sherwani

巴基斯坦习俗

习俗

公众假期

1.工作日和休息日

巴基斯坦政府部门每周一至周四上班,周五上午上班,下午休息,周六正常上班,周日继续休息。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一般为上午9点至下午3点

2.公众假日

(1)开斋节(Eid-ul-Fitl),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节日,在每年的斋月之后,时间每年有变化,2003年是11月26-27日。

(2)Youm-e-Ashula(3月13-14日),俗称“赎罪节”。

(3)巴基斯坦国庆日(Pakistan Day),每年的3月23日。

(4)Eid Milad-un-Nabi(5月14日),先知穆罕默德生日。

(5)巴基斯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的8月14日。

(6)EID-ul-Azha,又称“古尔邦”节,2003年为2月12-13日。

(7)Birthday of Quaid-e-Azam,国父真纳生日,12月25日。

卡拉什人的风俗

希腊人的后裔,约在公元前327年来到卡拉什山谷。在这条狭长的山谷里,卡拉什人现住在3个村庄里,房屋全由木头搭成,上面刻满了花纹,古色古香,房屋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衣装上,女人着黑袍、黑头巾,镶有玛瑙、纽扣,插着一根红色羽毛,冬夏如此。他们用杏子和桑葚酿酒。丘英斯节,庄严隆重,但只准男人参加,女人不能进去。卡拉什人如今仍信奉神和十二天使。

真纳帽和面罩 巴基斯坦男人除穿白色长裤和各式上衣外,冬天很多人戴一种称为“真纳帽”的皮帽。妇女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都穿宽大的长袍,在外出时戴上一种只在眼睛处留下几个小孔或者像针织的“网眼”的“面罩”。

饮食

巴基斯坦人喜欢香辣食物,绝对禁止饮酒。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制品闻名世界。巴基斯坦人不管荤菜、素菜,一律放入平底锅或高压锅中炖得烂熟,而不是炒菜。用右手抓着吃(认为左手是不洁的)是他们的习惯。主食是一种称为“查巴蹄”的小麦煎饼,平常有嚼槟榔的习惯。

美食

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哩食品闻名世界。巴基斯坦菜,无论是肉、鱼、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泡菜也是辣的。他们没有炒菜的习惯,无论是牛肉、羊肉、鱼或是各种豆类、蔬菜,均炖得烂熟。常见的菜肴有西红柿、土豆沙拉、炖豆、用西红柿辣椒汁做成的炖鸡。炖牛羊肉、青菜泥、豌豆肉末,肉末加淀粉做成的小肉饼、生菜等。食用油主要是牛油,也用葵花子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他们都用平底锅和高压锅,不用炒菜锅。

巴基斯坦人的主食为面粉和大米,一种名叫“恰巴蒂”的粗面饼最受欢迎,还有油饼、油炸土豆馅“三角”。人们也普遍食用西式点心和面包。大米常常加上各种作料做成黄油抓饭和肉抓饭。另一种染有颜色的甜米饭是婚宴的必备食品。他们吃饭不用刀叉、筷子,而是在净手后用右手抓着吃(左手认为是不洁的)。他们的手抓技术十分熟练,而且不怕烫。无论在城市或乡村,盛饭盛菜都用浅口盘子,大概是适宜盛饼的缘故。

新年

新年这一天,巴基斯坦人总喜欢戴上红粉出门,见了亲友道“新喜”后,便相互将红粉涂在对方额头上,以表示幸运吉祥,谓“涂红新年”。

购物

卡拉奇:kliftou Beach,Hawk's Bay,真纳墓Zinnah's,Tomb,Bambhore Exkavations,Flel Hall,Moheujo Daro(搭飞机约40分钟)。

白夏瓦(Pesawa):以丝绸之路闻名的开伯尔山口(Khybel)及以Gun Factory命名的Dala等地。

土产品均附有价格标签,但有了解当地情况者陪同购买较好。有地毡、羊绒毛织品,银或黄铜制盘子,花瓶、木雕制品、象牙、民族味的洋娃娃,骆驼内脏所制的器物,但非精美之物。在当地最好的逛街范围包括Zaiunnisa Street,A Haloon Road和MA Zinnah Road,除由政府设立的商店是不讲价外,其他店中仍需讨价还价,才不致吃亏上当。若购买的当地土产品不须付消费税,若属进口货物则要另付30%的消费税。平常须以右手传送东西,许多妇女仍保有传统习俗,穿着厚重的衣服,在公共场所仍戴面纱,观光客不可对回教妇女任意拍照,除非经她们允许。当地人酷爱中国的清凉油,走前应带些以赠给相关人员。

签证

巴基斯坦签证分为:旅游签证、商务访问签证、学生签证三种:

旅游签证

需要提供的资料:

1、填写完整的签证申请表。

2、身份证复印件。

3、 两张半年内拍摄的护照相。

4、巴方的邀请函。

5、旅行社或相关部门出具的在巴旅行安排确认函。

6、签证申请人的财产证明。

7、签证申请人雇主出具的准假证明。

8、私营业主须出具该公司抬头信函。

9、往返机票或相关陆路交通旅行安排证明。

商务签证

1、 填写完整的签证申请表和商务访问的附加表格。

2、身份证复印件。

3、 巴方公司的邀请函。

4、 巴基斯坦相关商会或工业组织的推荐信。

5、申请人企业出具的签证申请函。

6、中国相关商会或工业组织的推荐信。

7、 申请人企业的资产证明。

8、往返机票或相关陆路交通旅行安排证明。

学生签证

1、巴基斯坦相关学院/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 巴基斯坦教育部、内政部提供的无异议证明(NOC)。

(如学生不具备无异议证明,使馆将在发放签证之前向巴方相关机构核实。此过程可能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3、家庭或个人财产证明。

4、 往返机票或相关陆路交通旅行安排证明。

5、 学生居住地社区教育机构提供的无异议证明(NOC)。

6、 穆斯林学生应出具中国伊协的推荐信。

图册

扩展阅读:

1

巴基斯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w=%B0%CD%BB%F9%CB%B9%CC%B9

2

中国再次援助巴基斯坦2亿美金

3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23/c_12597802.htm

4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7-09-25/1611313283.shtml

开放分类:
地理亚洲世界地理巴基斯坦南亚
“巴基斯坦”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Pakistan, Islamic Republic of
“巴基斯坦”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68次
最近更新:2012-04-18
创建者:凭栏看剑
更多贡献光荣榜

突出贡献者:

ljq513 

辛勤贡献者:

lizhongyandy 展开

safrica 展开

邱子安 

595625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