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约翰王
释义
1 英格兰国王

约翰王King John(1167-1216)英格兰国王King of England(1199-1216),外号“无地王约翰”(John Lackland)。

生于牛津。英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他曾试图在理查一世被囚禁的德国(1193-1194)期间夺取王位,但后来理查宽恕了他并指定他为继承人,从而剥夺了约翰的长兄杰弗利(Geoffrey)之子亚瑟(Arthur)的权利。亚瑟的继承权要求受到法国国王腓力普二世的支持。

亚瑟于1203年被约翰下令杀害之后,腓力普二世以优势兵力向约翰进攻,并于1204-1205年征服除阿基坦盆地部分地区以外的全部国土。1206年约翰拒绝承认兰顿(S·Langton)为坎特伯雷大主教。1208 年他的王国被剥夺教权,他本人于1209年被逐出教门,最后他于1213年作出让步。他的政府奉行高压政策并且未能收复诺曼底,遂招致封建贵族们的反对,要求实行宪法改革。贵族们与国王在兰尼米德会晤,1215年6月他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宪法的基础。但他拒绝执行大宪章,从而加速了第一次诸侯战争(1215-1217)的到来。卒于纽瓦克。

13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几乎全部的领地。因此,约翰王又被称为“无地王”、“失地王”。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上涨。

约翰王越来越无所顾忌,他不断地开征新税和加税,这样就破坏了贵族和国王之间那个不成文的却流传已久的惯例,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理由很简单,就是国王没有履行他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的更多的权力。

泰晤士河边有一块宁静而美丽的草坪,草坪上这座具有希腊风格的圆顶纪念亭,当年曾位于节节胜利的贵族武装和约翰王驻地的正中间。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在这个亭子周围举行谈判。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2 莎士比亚著作

《约翰王》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英国历史剧,写12、13世纪之交约翰王一生主要经历,如他和法国王室为争夺英国王位而进行的两次战争,他对王位合法继承人的迫害,他对教会的掠夺和他与罗马教廷的冲突,贵族们对他的叛离和归顺以及他被僧侣毒害致死等情节。 剧人人物形象鲜明,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当康斯丹丝遭到法王的背弃时,当她的爱子被俘时,她所倾诉的怨愤和悲哀使人不由得对她产生同情,阿瑟王子在恳求赫伯特不要伤害他的双目时发出的近乎绝望的哀号真能催人泪下,而当贵族们得知阿瑟遇害后,他们对约翰的义愤和叛离使人不禁为贵族们的义举感到振奋。剧中主要人物,如约翰的卑怯、自私,法王的伪善,路易的奸诈,利摩琪斯的趋炎附势,潘道尔夫的纵横捭阖,庶子忠诚的坦率等都能通过他们自己的行为表露本意。本剧不仅显示了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也说明他写作英国的历史剧的宗旨是为了鼓励英国人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