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远征军
释义

离开本土作战的本国正规军队,一般称之为远征军。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中国远征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英属缅甸殖民地,驻守英军无力抵抗,故向中国国民政府请求援助,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1942年到1944年,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此战中,由美国装备、训练的中国远征军大放异彩,日寇望风披靡。

英国远征军:一战和二战时期,离开英国本土至欧洲大陆作战。还有亚历山大的远征和凯撒的远征。

《远征军》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英] 朱利安·汤普森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 S B N :978-7-214-06916-0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震撼欧美的“帝国战争丛书”的扛鼎之作,军事类畅销书的典范!

英军少将历时五年采写的军事报告,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反对遗忘”高级档案全公开!

关于“丛林战”的实战军事教材!

热播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最佳历史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二战”中的缅甸战场,是最残酷也是最血腥的丛林战。本书采集了173位亲历者的口述实录,还原了从1941年至1945年最艰苦也最血腥的战争全过程。每一位参战个体都回顾了战斗细节和心理体验,鲜活得如同发生在眼前。

中国远征军与英国远征军、美国远征军、印度远征军、西非远征军、澳大利亚远征军在缅甸丛林并肩作战,进行了一场二战中最为漫长的战争,并最终摧毁了日军。战争之初,强悍而训练有素的日军打得盟军完全崩溃,直至战争后期,随着关键性战役——科希马战役和英帕尔战役的打响,以及钦迪特部队在敌军战线的英勇行动,还有联邦军队的归来,盟军才扭转战局,赢得主动,在这场血腥战争中成功夺回了失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部分士兵的姓名已然不可考证,但是,随着107名亲历者的口述实录最终作为被遗忘的声音而永远保存在帝国战争博物馆中后,他们的事迹定将会被人们口耳相传,并永远铭记在世人心中。

作者简介

朱利安·汤普森( Julian Thompson,1934- ),曾在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第三突击旅成功登陆众多岛屿,又在陆战中取得全部胜利,因战功卓著,升任少将,退役后成为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所的客座教授和军事顾问。帝国战争博物馆为了全面记录“二战”历史,启动大规模的“反对遗忘”高级档案搜集行动,朱利安·汤普森负责东南亚战区缅甸战场的采集任务,前后历时五年。朱利安·汤普森最终完成了这份军事报告,收入“帝国战争丛书”,他也因此成为最受军事爱好者喜爱的畅销书作家。

目录

自序

鸣谢

前言

撤退

侵略和灾难

从仰光到曼德勒

从缅甸中部到印度

反击 若开之战的第一回合

反击 钦迪特的第一次远征

受训

跨越钦敦江

疏散、返回印度

为若开而战 第二回合

若开东部

在加拉丹山谷的西非人

星期四行动 钦迪特的第二次远征

第16旅到达因多

乘飞机到达的其他旅

向北行进以帮助史迪威部队

危机点 科希马

日军的袭击

攻城战开始

向科希马突围

撬开日军的防守

冲出英帕尔

转折点 英帕尔

钦敦江边一片宁静

撤回英帕尔

包围

冲出包围,返回缅甸

到仰光

若开

跨过伊洛瓦底江

仰光公路

围捕

结束语

书摘

危机点 科希马

我简直不敢想象我还可以再看到英国,或者能够活到这场战争结束。我所想的是,要是我死了,也就没什么可在乎的了。所以在接受了这一切过后,我也就无所畏惧了。

1944年2月,来自钦敦江的巡逻队和观察团的报告称,日军牟田口廉中将率领的第15军团正在阿萨姆建立一个针对英军基地的防御点,其中心位置在英帕尔和科希马。牟田口廉的计划是对穿过钦敦江北边的泰马纳斯到南边的葛礼瓦的九条路线进行攻击。在进行完一系列的钳形攻势之后,他会切断从迪马普尔到科希马的道路,并占领科希马和英帕尔。他的目的,正如我们在第二章讲到的,是阻止盟军利用在阿萨姆的飞机场为中国军队提供物资。

这个地区由斯库恩斯中将率领的英国第6军团负责,他的大部队在通往科希马和英帕尔的主道上被很好地疏散了。由科恩上校率领的第17轻型师正部署在南边的迪登;格雷西上校率领的第20师则被部署在德穆和锡当;由罗伯特上校率领的第23师部署在英帕尔东北部,同时,他也负责科希马的防卫。

第14军团的指挥官威廉·斯利姆上将决定将斯库恩斯的第6军团撤回英帕尔和科希马。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巡逻队将收集到的消息汇报给了他,他成功地用“超轻型传输阵列天线”这个密码破译了日军的无线电信息。他也十分擅长后勤方面的工作。第6军团的通讯线必须经过崎岖的丛林覆盖区,然而,钦敦江东面的日军却有很好的供应线。第6军团撤回到储备物资十分丰盛的基地,这也可以缩短他们的通讯线路。然而,日军将在钦敦江西部一个英军遗弃的阵地上扩展其通讯线路。如果斯利姆可以在雨季开始的头两个月将日军拖住,那么,日军所有的供应线就会瘫痪。

在日军控制了英帕尔平原的同时,斯利姆的军队得到了来自若开和印度的军队的支援,这股力量足以摧毁日军第15军团。斯利姆手中能够取得胜利的王牌就是空军力量。到现在,空中霸权已经被转移到了英国人手中。通过对两个比较好的飞机场和当地的几个小型机场以及空投供给物的利用,斯利姆保证了这样一种情况——即使军队受到日军的阻截,飞机也可以顺利起飞。英帕尔和科希马的物资储备也都十分充足。

牟田口廉抓住了一个机会,他在三个星期内占领了英军的物资储备基地,他用这些物资来喂饱自己的军队,并据此削减了自己的后勤。当他占领了英军的物资基地时,他的部队就有更多的体力进行战斗,他们还可以得到一些马和骡子,有时甚至可以吃到一些肉。

然而,在牟田口廉是否会在英帕尔停留这个问题上,我们没能达成一致。事实上,他更愿意向印度进军,他在那里能够得到来自印度民主主义者的支持,并将英军驱逐出去。他认为这会导致英国不会对抗日军,而美国人也有可能这样做,但是这一切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并且我们很有可能被卷入到牟田口廉发起的即兴战争中。

牟田口廉向印度进军的计划中包括了利用印度国民军第1军。印度国民军在战场上完全起不了作用,所以牟田口廉整整养了7 000张白吃的嘴,他用他们来宣传日军到了印度这个消息。

尽管在科希马和英帕尔的战争是同时进行的,但是我还是首先处理了科希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斯利姆计划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他和日军打了个平手。然而,第17军依旧在向北前进。另外,日军第31师的所有士兵都向这个方向行进,他们之前计划让一部分士兵向这个方向前进,但现在他们改变了计划。我们在科希马有一个小的卫戍部队,但是我们在迪马普尔却没有卫戍部队。如果日军包围了科希马,通往英帕尔的道路就会被切断。这很危险,但是我们也不必害怕。不过,一旦迪马普尔落入日军手里,那么从英帕尔突围的希望就会完全破灭,并且,如果日军占领了迪马普尔,整个阿萨姆的布拉马普特拉山谷,以及它的飞机场和所有与印度相连的交通线都会受到威胁。

据说,斯利姆改变了让第5师增援位于英帕尔的部队的计划,他让印度步兵第161旅从若开飞到了迪马普尔。他还要求斯托福德的第33总军团和英军第2师在印度加强训练,以便为其他军队提供增援。当斯库恩斯的军队在英帕尔附近展开激烈的战斗时,斯托福德的部队接过了清理从迪马普尔到英帕尔的公路的任务。斯利姆下了这样一个命令:无论如何,科希马和迪马普尔都不能失守。

科希马是那加兰邦的民政中心,也是军事供给的航空站和中转站,它占据了迪马普尔和英帕尔之间的公路的三分之一。科希马这个地名就显示了它当时在军事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迪马普尔通往外界的公路绕过了印度第53总医院所处的山坡,并穿过了警务处副处长的住所,这条公路在西南处有一个转弯,在穿过这个转弯之后,这条道路便向科希马的东部延伸出去。从警务处副处长的住所开始,公路向南沿着科希马穿过加里森山的山脊、古吉前哨、战地供应站、每日发放物资的小山、看守所以及我们运输物资所走过的山脊。在科希马的大多数人都属于行政阶层。

攻城战开始

伯特·惠勒士兵(王后私人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C连担架员)

山上的土里夹杂着很多岩石。正常情况下,战士把坑挖得越深就越好,但不幸的是,在这里你根本就挖不了多深。所以,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上半身会露在外面。我和另外一个担架员当时待在同一个坑里。

这里根本没有地方安置伤亡人员。所以我们只好给他们包扎并尽量照顾他们。如果一个人受伤很严重,那就会有两个士兵为他包扎。伤员是回营还是躺在急救站,这得由军医说了算。

我们必须在炮弹间隙冲过去救治伤员。这样做极其危险,但是你只能这样做。一阵炮火齐鸣之后,在下一次炮火声响起之前,这其中会有一段时间间隙。但是,这个时间不好把握。由于时间不充分,所以我们最多只能将150码外的伤员扶回来。如果有人叫“担架员”,而你没有听到的话,那么整个阵线都会叫起来。我们爬着过去,有时还必须拖着担架爬着回来。

有时,我们会跟随部队出战。如果有人伤得很严重,我们必须用爆破兵使用的支架把他弄回来。如果伤员的情况非常糟糕,那么我们就得用上旋转器。

……

伯特·惠勒士兵(王后私人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C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员越来越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将他们放在急救站。他们连遮蔽物都没有,幸运的是,当时已经不是雨季。爆炸声仍然此起彼伏。一些伤员被炸死了,另外一些再次受伤。军医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有时候,我们甚至连绷带都没有,伤口也根本没办法清洗。坏疽病不断蔓延着。

我们刚开始埋伏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这里到处都是树木,后来这里被炸得只剩下树桩,再后来,这里完全没了遮蔽物。我们伤亡惨重,我们都不敢接近在平房和网球场附近的尸体。

在战争进行到一半时,我们就出去抢救伤员,在看见一架大炮里冒出来火光后,我们赶紧跳进一个坑里。和我在一起的另外一个担架员的脖子被弹片划伤,他当场就死掉了。我比较幸运,只是手臂上挨了一块弹片,这块弹片割伤了我的肌肉。我没有把手臂绑起来,而是走进急救站准备用止血带包扎一下。但是军医说:“很抱歉,我们只能为你做这么多。”他在我的伤口上涂了一些药膏,再用绷带缠起来,就这样,我的手臂便好了,这真的很让人感到意外。

急救站也受到了炮火的袭击。我会在急救站绷带够用的时候换一下我伤口上的绷带。我只需要坐在那里,用另一只手帮助其他的担架员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伤员喂饭、喂水、润润嘴唇。空军每天会给我们空运食物。另外,他们还会给我们带来绷带和药物。我们的水非常充足,所以,我们不缺做饭和饮用的水,但是我们没有多余的水洗澡。空军偶尔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朗姆酒,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很高兴。他们也会用直升飞机运来用汽油罐装的水。

如果一个人被确认死亡,他的伙伴就会为他挖一个坑,要是有多余的毯子,我们会用毯子将他裹起来,随军牧师就会将他埋在坑里。

…………

哈里·史密斯少校(王后私人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连队总部指挥官)

炮火一直没停过,白天在外行走非常危险。有一次,敌军对我们的阵地展开了近距离的轰炸,这让我们认为,炸弹似乎飞到了我们身边,那声音震耳欲聋。后来,我们才听见发炮的命令。在布朗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的攻击之下,日军的伤亡也十分惨重。但是他们还是日复一日地袭击我们,当然,这种袭击大多数是在晚上。这种猛烈的攻击持续到整场战争结束。防御阵地外面摆满了日本人的尸体。

…………

约翰·温斯坦利少校(王后私人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B连指挥官)

除了布朗机枪,我们另一种有用的武器就是维克特·金带领的排所使用的手榴弹。因为我们在科希马有军火仓库,所以我们并不缺手榴弹,但是我们缺少口径为三英寸的迫击炮炮弹。上级给我们空投了补给品,但是很多弹药落到了日军手里。因此,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使用的是本来属于我们的炮弹。

大多数的伤亡人员都是被狙击手射中的。在白天的时候,暴露自己的行踪就相当于在招惹狙击手。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他们会使用炮弹进行攻击。这就造成了加里森山上那些没有遮蔽物的战壕中有大量的伤亡人员。我们听说第2师要来替换我们,在他们向我们靠近时,我们听见了他们用炮火开路的声音。

五天后,阿萨姆军团让我转移到了医院。

…………

哈里·史密斯少校(王后私人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连队总部指挥官)

在日军把我们唯一的供水管道切断后,我们很快就没水了。幸运的是,我们在部队驻扎的阵地附近发现了一处泉水。每天晚上的形势都特别危急,而急救中心也一直炮火不断。

各种药物、弹药以及水从直升机上被投了下来,这使得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时显得格外热闹。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尸体开始腐烂,腐尸的气味也越来越大。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所期待的救援仍然没有到来的迹象,我们越来越失望。我们几乎没有时间睡觉,大家都认为,我们很快就会变成僵尸。处于边界上的步枪团在遇到大量敌军时成功地撤退了。

日军通过扬声器用乌尔都语向与我们一起的印度炮手和工兵叫喊,妄图让他们投降。但是这些印度的炮手和工兵都没有那样做。

英军第二师快到迪马普尔了,他们花了大量时间来清理通往我们这里的道路。随着士兵人数的锐减,我们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

向科希马突围

弗朗西斯·弗兰基·博肖尔少校(皇家伯克军团第1营B连指挥官)

我们营是最早进入科希马的部队,而我所带领的连是营的先锋连。在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招架不住的时候,我们接过了他们的任务。刚开始,我们负责可以俯视网球场的地区,但只有我的左翼部队才可以真正看到网球场。多塞特部队负责紧挨着网球场的地区。那里的地势决定了我们在白天是不可能有任何行动的,因为我们随时都可能受到日军狙击手的攻击。我们在科希马整整待了三个星期。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受到敌人的攻击。最糟糕的一个晚上是他们从晚上7:00就开始攻击我们,这次攻击直到第二天凌晨4:00才结束。他们还经常声东击西。他们多次朝我们的阵地冲过来,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击。当我的右翼部队向敌人进行反击的时候,有两个指挥官牺牲了,后来一个优秀的中士接任了他们的职务,并且,他做得更出色。水仍然很缺乏,按规定,每个人每天只有一品脱的水,所以我们停止了洗漱。空投物资十分关键,但是山边的深谷和狭窄的山脊决定了很多供给物会落到敌人手里。我们团在进入科希马的时候有一百多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只有六十多人存活了下来。

…………

德里克·格鲁科克准尉(英国皇家空军第194中队)

我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在科希马北部进行的一次空投。当时,我们的飞行高度是8 500英尺,山顶的高度是7 000英尺,但是飞机与山顶之间的云层很厚。在到达空投地点上空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我想,要是走运的话,我或许会找到一个云层较薄的地方,因此我告诉两位无线电操作员准备空投。当天,我们要空投的是大米。他们将大米包转移到机舱门口。突然,飞机的空速降低了。我所做出的自然反应就是加大马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更糟,因为这样的话,整个飞机的重力便往后移,机首就扬起来了。我继续控制着飞机。后来,飞机的速度降了下来,但是飞机却突然开始旋转。我们知道,飞机与山之间还有1 500英尺的距离。飞机以每分钟1 500英尺的速度向下降落。测高度计在低于7 000英尺的高空时就起不了任何作用,所以现在的我时刻都在估计我们所处的高度。我所采取的行动是正确的,机首后来降低了。当时,我们处于4 600英尺的位置。我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在刚起飞的时候,飞机就严重超载了,当无线电操作员把大米包转移到机舱门口的时候,飞机的重心就失去了平衡。在旋转的时候,飞机的重心向右偏移,所以飞机飞得还算稳当。飞机上没有一个人跳伞,因为他们都没能及时地拿到自己的降落伞。我们就在山谷的周围盘旋摇晃,突然,我们看见从空投地点冒出了一团浓烟,那非常吓人。我们成功地投下了供给物,我的飞机是当天12架飞机中唯一一架空投成功的飞机,其他飞机最后都无功而返了。

…………

威廉·康奈尔士兵(达汉姆轻步兵团第2营A连)

在接过西肯特部队的任务之后,我们才得知我们的任务是攻击日军。我心里想:“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受伤,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康奈利说这场战争会是一场激战。他发布了凌晨5:00向这条道路进军的命令,他拿了一个小水壶,并对我们说:“希望我们能够在防御阵地附近遇见日本人,那样,我们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当时,我们正位于库基前哨。

天渐渐亮了起来,我们开始向山上进军。道路窄得要命,我们并没有走多远的距离,布里登下士带领他的分队走在最后。我是一号火枪手。当日军的机枪开始射击的时候,周围一片嘈杂。突然,我听到了一声可怕的叫声,原来,布里登下士被活生生地劈成了两半。他掉下了山,因此我们不能将他的尸体弄回来。

我简直不敢想象我还可以再看到英国,或者能够活到这场战争结束。我所想的是,要是我死了,也就没什么可在乎的了。所以在接受了这一切过后,也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当时我们想得最多的就是:我是会受伤呢,还是会被枪打死?在我周围,一切都是乱糟糟的,所有的声音都混杂在一起,担架员也在周围不断地跑来跑去。

我们要继续抗击日军的消息在部队里传播开来。丛林的树木被炮火炸得很稀疏,我甚至可以看见日军向我们开火时的闪光。我想,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放手一搏。我想让日军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我们开始向前冲,我也变得亢奋起来,步枪准备好了,手榴弹也准备好了。突然一声巨响袭来,在我还没意识到它是从我的脚下发出来的时候,我已被抛到了空中,随后又落在了地上。那是一颗迫击炮的炸弹,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被炸死。我慢慢清醒了过来,当时的我脑海里只有这个念头:“我要怎么办呢?”奇怪的是,我并没有疼痛的感觉,我爬进了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接着,我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流到了我的腿上,我心想:“难道是我的腿没有了?”我动了动脚趾,它们还在。我看了看,发现水从我的水壶里流了出来,水壶被弹片戳穿了。我想如果没有我的水壶,那弹片肯定从我的身体穿过去了。我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我挎上了我的应急包。战争仍在继续。我在想,我是会被日军抓住,还是会被同伴营救?

我决定藏在遮蔽物下面,一动不动,直到确定来的是自己人。我没有水,我在那里整整躺了两个小时。突然“砰”的一声,有人向我开了一枪,但是我不知道那是谁,我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况。紧接着,一个虚弱的声音喊道:“康尼!康尼!你在哪儿?”那是我们家乡的一个小伙子,名叫汤米·杭特。

“找到你简直太好了!”

“我也是!”

他看了看我,问道:“你还好吗?”

接下来,我感觉到一股莫名的轻松感。尽管我受伤不重,但是从这里出去还是得费点力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