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圆叶节节菜 |
释义 | 圆叶节节菜,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好。忌干旱。 基本情况【拉丁名】:Rotalaro tundifolia (Buch.-Ham.exRoxb.) Koehne 【别名】:水苋菜、水泉、水指甲、水马桑、肉矮陀陀、红格草、田马齿苋、水红莲草、引水草、水底金、水猪母乳 【分类】:千屈菜科,节节菜属。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肝;肾经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下部伏地生根,常成丛。茎高5~30厘米,秃净,微带红色。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圆形、倒卵形至阔矩圆形,长5~10毫米,全缘。花极小,长不及2毫米,近无柄而单生于苞片内,为顶生、稠密的穗状花序,此花序1~3个,长1~4厘米;苞片(即花叶)卵形或矩圆形,长约与花等;萼管钟形,裂齿4,三角形,短尖;花瓣4,倒卵形,淡紫红色,长约为萼齿的2倍;雄蕊4;雌蕊1,子房球形而微扁,花柱短,紫色,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长甚于宽。花期4月。果期6~7月。 生长、分布、采收和储藏生于水田边及潮湿处。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晒干或烘干。 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各地。 化学成分果实中含三十一烷,三十二烷醇,1,30-三十烷二醇和%26beta;-谷甾醇-%26beta;-D-葡萄糖甙.叶中除含上述三种成分外,还含有并没食子酸和槲皮素。根中含白桦脂酸和羽扇豆醇。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除湿解毒。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骨折;风湿痹痛;蛇咬伤;痈疮肿毒;疥癣;痢疾;淋病;水臌;急性肝炎;痈肿疮毒;牙龈肿痛;痔肿;乳痈;急性脑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经不调;痛经;烫火伤; ①《草木便方》:"利湿,清热,消痈肿,解热毒,一切火毒。治汤火伤,淋病,痢疾,痔肿。"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咳嗽,水服病。"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通便,消肿。治牙龈肿痛,痈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绞汁。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附方圆叶节节菜(地上部分) ①治水撒病:圆叶节节菜一两,石菖蒲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火淋:圆叶节节菜,醪糟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乳痈:圆叶节节菜、侧耳根、鲜薄荷。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④治咳嗽:圆叶节节菜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水毒疮(手脚发热):圆叶节节菜煎水洗。(《贵州草药》) ⑥治月经不调,痛经:圆叶节节菜、茜草、益母草,煎汤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⑦治内伤吐血:圆叶节节菜二钱,瓜子莲三钱。水煎服,每日服三次。 ⑧治用力过度,劳伤疼痛:一圆叶节节菜全草三两,酒一斤浸泡,早晚服一小杯。二圆叶节节菜全草二钱。研末,开水冲服。 ⑨治外伤出血:一圆叶节节菜一两,焙干,冰片三分。共研末,撒伤处。二圆叶节节菜、鹅不食草,捣烂敷伤处。 ⑨治跌打损伤:圆叶节节菜全草,捣烂,对烧酒服。 ⑩治蛇咬伤:圆叶节节菜全草一钱,蛇不过一钱半,大蒜一瓣。捣烂敷。(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繁殖栽培【分株繁殖】:于3-4月,将母株挖出进行分株,直接种于大田。 【扦插繁殖】:截取基茎5-8cm长,按行株距25cm×cm开穴,每穴插3-4株。此外,引种时多用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定植成活后到封行前,除草追肥2-3次。以人粪尿或化肥等氮肥为主,整修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潮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