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圆尾斗鱼
释义

圆尾斗鱼(学名:Macropodus ocellatus)为斗鱼科斗鱼属的鱼类。分布在中国(珠江北至黑龙江),日本(中部和南部,但可能为引入种),韩国与俄国(黑龙江,但可能为引入种),一般生活于江河支干流。

中文学名:圆尾斗鱼

别称:钱爿,斗鱼,黑老婆

二名法:Macropodus ocell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攀鲈亚目 Anabantoidei

科:丝足鲈科 Osphronemidae

亚科:斗鱼亚科 Macropodinae

属:斗鱼属 Macropodus

种:圆尾斗鱼 M.ocellatus

分布区域:长江中、下游及北方各省。 长江中、下游及北方各省。

简介

外形特征

体侧扁,呈长椭圆形,背腹凸出,略呈浅弧形。头侧扁。吻短突。眼大而圆,侧上位。眶前骨下缘前部游离,具弱锯齿,后部盖于皮下。眼间隔宽,微凸出。前鼻孔近上唇边缘,后鼻孔在眼近前缘。口小,上位,口裂斜,下颌略突出。上下颌牙细弱,犁骨与腭骨无牙,。前鳃盖骨和下鳃盖骨下缘具有弱锯齿。鳃孔重大。鳃上腔宽阔,内有迷路状鳃上器官,有辅助呼吸作用。噻耙退化,仅为短突起状。鳃盖膜左右相连,与峡部分离。具圆鳞,眼间、头顶及体侧皆被鳞,背鳍及臀鳍基部有鳞鞘,尾基部亦被鳞。侧线退化,不明显。背鳍一个,起于胸鳍基后上方,基底甚长,棘部与鳍条部连续,后部鳍条较延长。臀鳍与背鳍同形,略长于背鳍,起点在背鳍第三鳍棘之下。胸鳍圆形,较短小。腹鳍胸位,起点略前于胸鳍起点,外侧第一鳍条延长成丝状。尾鳍圆形。 体侧暗褐色,有的暗灰色,有不明显黑色横带数条。鳃盖骨后缘具一蓝色眼状斑块,小于眼径。在眼后下方与鳃盖间有二条暗色斜带。体侧各鳞片后部有黑色边缘。背鳍、臀鳍及腹鳍暗灰色,胸鳍浅灰色。雄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背鳍和臀鳍后部鳍条更为延长。

生活习性

圆尾斗鱼为小型鱼类,体长不超过13cm,栖息于湖泊、池塘、沟渠、稻田等静水环境中,以挠足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产卵期为5~7月,卵浮性。产卵前,雄鱼先选择一处水面平静避风的地方,由口吐成一个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泡巢。雌鱼接近雄鱼,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上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卵子在水中往下沉,此时的雄鱼会用口接住,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 整个过程非常有趣。

分布情况

圆尾斗鱼分布状况: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

东三省,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古。

食性

圆尾斗鱼食性以肉食性为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稻田害虫及孑孓为食,是一种有益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刚孵化出来的幼鱼以草履虫、醋虫等活食作为开口饲料,长到3CM左右就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了 。

饲养选择

从野外沟渠中捕获的或购得的健康圆尾斗鱼均可人工饲喂。用于饲养的鱼体一定要具备色泽鲜艳,体表无损伤,且游动有活力的特征。若鱼体不够健康,在饲养的过程中易染病死亡。

光照条件

圆尾斗鱼喜欢幽暗的环境,可在缸内植入金鱼藻、黑藻,在缸底放入千层石、鹅卵石,有利于营造隐蔽的环境。圆尾斗鱼属夜行性鱼类,夜间比较活跃,因此环境光线要暗些;如果长期在明亮的地方饲养不利于圆尾斗鱼的发色。

水环境条件

饲养水质:圆尾斗鱼对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6~30℃之间都能成活,水温处于24~27℃时最适宜其生长;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pH值为6.5~7.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

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残留氯0mg/l、亚硝酸盐0mg/l、硝酸盐5mg/l、氨0mg/l、磷酸盐0mg/l为标准来检验您的饲养水质是否符合鱼只的需要,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可在准备好的玻璃鱼缸内注入清洁河水、池水或放置一天以上的自来水,将圆尾斗鱼放入缸中即可;水的ph控制在6.5~7.2为宜[2],ph偏低可洒小苏打,偏高则加磷酸或放入半个烂苹果加以调节;另外,虽然圆尾斗鱼具有副呼吸器,但人工饲养的水体与自然水体不同,鱼体的代谢产物都淤积在水族箱中,消耗的溶解氧比较多,因此每7~10天要换1次水,换水量为原来的一半(生殖期间每4~5天换1次水,每次也是换去原有水量的一半,用虹吸管小心吸去缸底污物),保持鱼缸中的溶氧不低于5mg/L,否则易发生“浮头”现象。

繁殖

在适宜条件下,中国圆尾斗鱼的繁殖从4月开始,至10月份结束,每年可繁殖4~5次。雄鱼一般比同龄的雌鱼较早成熟。配对的雄鱼在产卵前数十天,体色逐渐变深,活动增强,不时浮到水面吞吸空气,然后在缸内水生植物附近选择 合适的位置,从口中吐出含巨大气泡的粘液性空泡,制作粘液性空泡状浮巢。与此同时,雌鱼的体色逐渐变成淡黄色,预示产卵不久将发生。圆尾斗鱼在19℃~32℃的水温中都能产卵,最适温度在26℃~30℃之间,产卵多在水温由低而高或天气闷热进行。一天中都可能产卵,以清晨和上午较为常见[4][5]。每批卵,雌雄鱼要交配15~50次方能产出,每次交配持续10~15秒。产卵期要有安静的环境,人为的干扰,会延迟其排卵。另外,有研究发现如延长光照时间能缩短产卵间隔时间[3]。

研究表明,1龄斗鱼的每批产卵量在400~1000粒左右[5]。当水温21~23.5℃时,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需42.5小时;水温22~24.5℃时,刚出膜仔鱼到卵黄囊消失需4天,到油球消失约25天[6]。出膜30天仔鱼的形态基本上与成体相似。

常见疾病防治

圆尾斗鱼的发病是鱼体、病原体和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表现。因此,预防发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鱼体入缸饲养前,先用2%~4%的食盐水或0.2×10-6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min,以杀灭其体表病原体;②在换水、捞鱼时,操作要规范,动作要轻,不能损伤鱼体,要避免斗鱼之间的相互打斗;③精心喂食,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食物要清洗干净,活饵可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再喂;④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如气温、光照、换水等),即时调节水质,避免斗鱼因不适应而产生应激;⑤发现病鱼、死鱼时,要及时捞出,妥善处理。

细菌性烂鳃病

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引起,可传染。症状:斗鱼染病后体色发黑,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圆形透明小窗,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有出血点。治疗方法:用浓度为15×10-6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min;或用11.5%浓度的氯胺0.05g溶于10kg水中,浸泡鱼体15~20min。同时,用0.01g/kg的呋喃唑酮混入饲料中投喂。

白点病

主要由于小瓜虫侵入鱼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发病鱼死亡率较高,四季都可发病,秋冬季最为严重。病症表现:鱼体表面和鱼鳍上形成多个白色小点,病鱼常在石块、缸底上摩擦,随病情的发展,白斑会布满全身,使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治疗方法:小瓜子虫怕高温,当水温达到28℃时,小瓜子虫便自动离开鱼体,逐渐趋于死亡。因此,可先将水温逐渐升高到28℃,然后加入1‰的食盐,一般三至四天可痊愈;或用0.5ppm的甲基蓝溶液浸洗鱼体,每天两次,每次30~60min,也可将病鱼治愈。

竖鳞病

圆尾斗鱼一般认为是由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感染引起。基本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渗出液,鱼鳍充血;有时伴有:腹部膨大,眼睛突出等现象。治疗措施:一般用5‰的食盐撒在鱼缸里,再用0.4ppm的四环素溶液浸洗病鱼,每日一次,每次30min。

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水霉和绵霉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通常体格强壮和体表无外伤的鱼是不会感染上这种疾病的。基本症状:开始染病时,无任何明显症状,当肉眼能看到鱼体长似灰白色棉毛状白毛时,菌丝已向外伸长成丛,向内已深入了肌肉和组织之间。病鱼因机体受刺激,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发生摩擦,进而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病情较轻的可用300瓦的紫外灯,每天照射鱼缸20min[3],病情较重的则用食盐及小苏打合剂(1﹕1),使缸内水成8×10-6的浓度;另外,可内服少量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等),以防止细菌感染,疗效更佳。

遗憾

但由于人们的不重视,除了少数原生鱼爱好者会认真饲养、繁殖外,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这种美丽的原生鱼。在菜市场、喂养大型热带鱼的饲料鱼里,频繁出现它们的身影,实在令人可惜。另外,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电鱼、毒鱼等非法活动的猖獗,以圆尾斗鱼为代表的一批漂亮的原生鱼类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亟待保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