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圆通庵 |
释义 | 1.观音峰上院原名圆通庵,省重点寺院。这座建于清代的寺院,坐落在海拔1100米高的一块岩体上,三层楼宇,民居风格,前傍古道,后接悬崖,东西均为绝壁,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建筑,令游人称奇叫绝。寺前照壁上有一碑刻,记述山东吴老先生受菩萨感应维修寺庙的故事,这是九华山对外开放后发生的真人真事,大家可以看一看。该寺住持释宏成,自幼出家,虔诚礼佛,辛劳十余年,积攒数百万资金维修寺院。他一年四季身穿衲袍,上山下山行走如风。众说他禅功独到,武艺高强,是沾了“观音菩萨”灵气,经常到南京等地宏法,在九华山传为佳话。 广东揭阳普宁市后溪 圆通庵广东揭阳普宁市后溪圆通庵前身是员潭仔庵,位于后溪山岭的员潭山上。后溪山岭自北而南,重峦叠嶂,绵亘数十里。沿山河谷的后溪水道,是龙溪河的支流。古代山间原始森林密布,是猕猴野鹿栖息之地。据《建庵碑记》说:“员潭山高云霄,登是山者,不啻往西域天竺。” 惠来建县前,后溪山属海丰县之龙溪都(后溪山于解放之后属普宁县)当年的龙溪都南自甲子港,北至大南山的望天石,西自后溪山(包括云落崩坎梅林高埔大坪和整个山体),东至总铺洋雨亭与惠来都接壤,横直逾一百华里。 嘉靖四十三年(1564)萍乡知县陈元谦(陈梅峰第五代孙、任满回乡至员潭庵)与僧人商议改建,僧告以昨晚梦见山顶小湖有群鹿卧眠,陈元谦认为这是好兆,便在鹿眠湖附近(即员潭故庵之上)“择吉兴工,梁栋美材,本山所产,经营缔造,阅月而成。取清净无滞之义,名庵曰圆通庵,斯时外观,高山耸翠,上山云霄,远水细流,下舒碧涧;内视显佛,应求神灵保佑,人咸道为小西天云。”不久,致仕回乡的钜野县令陈雪坡(陈元谦从侄)邀游庵中,僧人将建庵经过相告,次日,同登山远望,果有群鹿卧眠湖边。于是建议将山脚员潭上下田地一顷零八亩拔入并加以扩建,“奉诺佛,祀祖先,敲金戛玉,煌煌乎可观也。”《碑记》圆通庵湖光山色,规模壮丽由此可知。 圆通庵为岐石陈姓祖先创建并屡废屡修,七百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解放后后溪山区属于普宁县辖地,圆通庵旧址仍在,前年陈梅峰裔孙港商慈善家陈权记先生巨资委托友合、希石等十三人主持复建,焕然一新,现普宁市计划扩建,并发展旅游事业,圆通庵古迹和附近景物将妆扮得更加美丽壮观。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 圆通庵圆通庵位于晋江市永和镇结草山西麓许家弄村。始建于隋代,金堂供奉观自在菩萨。现存圆通庵为2001年现任住持道津法师捐资重新修建。道津法师早期出家住锡菲律宾,历来关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捐资三十多万元支持建设梨山小学。 圆通庵屋脊正中,原有座一尺来高、青黑色的应庚塔。古代遗留下来的寺庵中碑志曰:“殿顶宝塔灵异尤著。相传昔有士人于庵前池掘土得之,举而置诸殿脊顶中,塔为磁制,年代制者未详。若四方祸福将至,塔辄斜曲向其方,所历有微验,靡或爽焉。”据村里群众说,至解放初,有个破除者把它摘下扔到庵前水池里,随后怎么捞也没捞到。从此结束了应庚塔奇观,只留下种种谜团无法解惑。 新建的圆通庵占地一千平方米,为三落仿古建筑,主体石木结构。前落为山门,有“圆融无碍襟怀浩荡包环宇,通达十方誓愿弘深渡众生”、“暮鼓晨钟驱魍魉,经声佛号指迷津”柱联。山门左为钟楼右为鼓楼,中为大雄宝殿,殿内有“圆妙三摩地,通连大梵天”、“梨花开出清净色,山鸟衔来吉祥云”等佳联。殿中祀奉三世尊,左右两边祀奉十八罗汉。后落为藏经阁。庵后有房,古之名贤如杨景辰相国、蒋德诠学士、王三阳工部等,尝隐于此讲学授徒。 整座庵堂内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香古色、规模宏大,遂成晋江著名的庵院之一。 江苏金坛市圆通庵圆通庵,坐落在金坛市城南五里顾龙山(又名乌龙山)西麓,旧名新兴院。 据金坛县志记载:梁武帝大同年间 (535~546),由僧妙高禅师创建,明太祖朱元璋东征常驻跸于此,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赐名圆通庵,清乾隆年间重修,咸丰十年(1860)被毁,光绪年间又重建。 千百年间,几经变迁,直到20世纪80年代,政府保留宗教场所,1986年定为金坛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经金坛市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现寺占地4.1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庵内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韦驮殿、圆通殿、地藏殿、西归堂、斋堂、僧房等30余间。 庵内保存文物古迹有明太祖朱元璋所留御碑一块,现存于御碑亭内;石雕长寿龟一对,匍匐在山门前;石刻金刚经一部数块,隽永而刚劲文笔,体现古刹风貌。另外还有堪称当地树中之王的古银杏树一棵,树径可供4~5个人合围,据传是朱元璋军师刘伯温所植。 寺务由常文法师主持,常住尼师2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