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圆花叶蛛
释义

昆虫名,为蜘蛛目(Araneae),蟹蛛科。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等。寄主危害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果树等。

中文学名:圆花叶蛛

拉丁学名::Synaema globosum japonicum Karsch, 1879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蛛形纲 Arachnida

目:蜘蛛目 Araneae

科:蟹蛛科

属:花叶蛛属

分布区域:河北、山西、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等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形态特征

雌蛛

体长4.03-7.10毫米。背甲深棕色,8眼之间黄色。无颈沟及放射沟,二眼列均后曲,后眼列稍长于前眼列。前眼列各眼等距并大于后列相应各眼,前侧眼大于前中眼。后中眼间距大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区梯形。两后侧眼丘的基都靠近。胸板心形,长大于宽,前缘横直,后缘较窄。第1步足长,腿、胫、跗节为黑色,后跗节棕色;第Ⅲ、Ⅳ步足短,黄色,腿、膝、胫节上有棕色轮纹。步足胫节背面具2-4刺,腹侧1-3刺;后跗节背侧2-3刺,腹侧1-3剌。腹部背面有特殊形式的棕黑色树状斑,该斑之外侧显黄色或杏红色,并被有银色鳞斑。

雄蛛

体长平均4毫卷(3-6毫米)。背甲宽1.60-1.70毫米,紫色。触肢淡褐色,生有黑毛。第I、Ⅱ步足颜色同头胸部;第Ⅲ、Ⅳ对步足呈黄褐色或淡褐色,上有黑斑纹。腹部黄色,有黑色云状、蕈状或伞状斑,斑较大,占腹部的绝大部分,腹部腹面黑色。触肢器之胫节腹面有1短指状突起,胫节之外侧缘突起顶端尖,在该突起之基部内侧具一小突起。

卵袋

由两片构成,扁平状。长7毫米左右,宽6毫米左右,高3毫米左右。卵粒淡黄色;每个卵袋含卵平均50粒左右。幼蛛:初孵幼蛛体色与斑纹几乎与成蛛一样。头胸部淡褐色,略透明。第I、Ⅱ对步足黑色,第Ⅲ、Ⅳ对步足淡褐色。腹部黄色,有黑色斑块。

生物学特性

圆花叶蛛为北方棉区一种重要游猎性蜘蛛。在棉花中后期经常活动在棉花枝条与叶片之间来捕食棉虫。该蛛一般白天活动。该蛛在江苏省以幼蛛在枯叶和树皮下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6月中旬开始产卵。产卵时,以一片或几片小叶做成一个产卵室,内面又以丝织成小室,并有孔洞进出,室内悬卵袋。雌蛛伏在卵袋上进行护卵。圆花叶蛛一般只产一个卵袋。因此,它一生的总产卵量也只有数十粒。幼蛛常在植物幼嫩芽处以二、三柔软小叶做成简陋窝,隐于其中,并在近旁狩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