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袁乃玉
释义

袁乃玉,男,出生于1974年8月。中共党员,现担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科研处主任,合肥38中物理老师;合肥市行知学校袁乃玉副校长;合肥市瑶海区教育局副局长,是合肥站第198棒的奥运火炬手。

个人简介

姓名:袁乃玉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4年8月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

最喜欢的歌曲:爸爸的草鞋

奥运火炬手:合肥站第198棒

袁乃玉,中共党员,曾担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科研处主任,合肥38中物理老师;合肥市行知学校副校长;现担任合肥市瑶海区教育局副局长

概述

袁乃玉,中共党员,现担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科研处主任,合肥38中物理老师;合肥市行知学校袁乃玉副校长;合肥市瑶海区教育局副局长

一九九七年毕业于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一九九九年获“庐江县教坛新星”;二OO0年获“巢湖市教坛新星”称号;二OO二年获“安徽省教坛新星”称号;二OO四年在“安徽省2004年度初中理科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物理学科一等奖,同时荣获“实验教学理论(笔试)”单项第一名;二OO五年在“第三届全国中学物理改革创新(讲课与评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OO六年3月在国家教材编委会组织的教学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4月在“安徽省科技馆杯第二届中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辅导学生在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市、省级奖多人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有2人获得国家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

先后有多篇论文在全国性报刊《中学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生学习报》以及省市级刊物《合肥晚报》、《晨报》上发表;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合肥市物理学科中心课题组成员;合肥市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瑶海区物理兼职教研员。

个人经历

最初任教盛桥镇中

1997年7月,袁乃玉毕业于巢湖师专物理系,同年被分配至庐江县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盛桥镇中担任数学学科(非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是个危险的职业,在他的手中既有可能出现罪犯,也有可能产生科学家。作为一名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教师,袁乃玉深知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农村的孩子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尽管在最基层的学校任教,但袁乃玉从一开始就对自己严格要求。每天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头天晚上积累的难题,下课和放学后又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自己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学中“对症下药”。

刻苦练习普通话

盛桥镇中硬件条件差,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教科研氛围也不是很浓,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袁乃玉一方面主动拜请当地的优秀教师为师,一方面注意收集各类教研教改信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他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了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上,年轻教师双休日聚餐打牌消遣时,几乎从不见他的身影。由于大学读的是家乡的巢湖师专,又在家乡任教,袁乃玉的方言一直较重,尽管任课学校没作任何要求,但袁乃玉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普通话是必备的基本功。于是,上班后不久,他便从二手市场买来一台旧录音机,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对着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直坚持了半年多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不断听到有人夸他的课堂语言音色纯正、发音标准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前进道路上的 “绊脚石”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转变为“铺路石”。也正是有了这种对教育的执着精神,才有了他后期的厚积薄发。

第一次获奖

1998年,庐江县举行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乡镇选拔前夕,当他拿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请一位内心佩服的老教师指导时,那位老师却告诉他千万不要当真,因为在该学校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在县级以上比赛中获过奖。这似乎是一盆冷水浇在了他的头上,但这盆冷水不但没有浇灭袁乃玉的热情,年轻的心中一股不服输的激情反而被点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获得了庐江县三等奖,这是袁乃玉第一次走出乡村学校参加比赛并获奖,也是那一所学校的历史第一次被改写!

巢湖市教坛新星

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励着他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钻研,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他的课激情洋溢、深入浅出,将理论和实践有机整合,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比赛中也倍受专家评委们的青睐,从而捷报频传!1999年,他以庐江县物理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被授予“庐江县教坛新星”称号;2000年,他又以巢湖市物理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被授予“巢湖市教坛新星”称号; 2002年,通过层层的选拔和考验,最终他获得了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称号。

教导学生,获全国性物理大奖

艰苦的教学环境对于懦弱者往往意味着消沉和沦落;而对于勇敢者恰恰意味着坚韧和希望。由于袁乃玉所在乡镇中学学生没有过在较高级别的竞赛中获奖的先例,所以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对一些大型赛事不报希望。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袁乃玉在自己任教初二班级中挑选出几位苗子,每周坚持为他们义务辅导两次,一年多的时间从不间断,并且他不断地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相信自己不比城市的孩子笨”的信心。第二年,他所辅导的学生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一举获得了全国二等奖,那一所学校的历史又一次被改写!

破格进入38中任教

2002年,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甘平庸,力求奋进”的拼搏精神打动了重视人才的合肥三十八中学领导,从而得以被瑶海区以“绿色通道”的方式破格引进。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三十八中优越的教学条件、浓郁的教研氛围使他如虎添翼,创造的激情得以更充分的释放。2004年,袁乃玉老师代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第二届理科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大赛” 获得一等奖,并且在其中的“实验教学理论笔试”中获得了安徽省第一名; 2005年,他又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三届全国物理创新教学大赛”并一举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2006年3月,他设计的教学案例《科学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通过了全国教材编委会专家组的审查,被评选为国家一等奖。

教学随笔

“实践+反思”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尽管各类荣誉接踵而来,但袁乃玉始终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至高境界的探寻。从2001年开始,他就坚持每天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教学随笔”形式记录下来,以从中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滋润课堂。以下是袁乃玉“教学随笔”

中节选的一篇:

下午在八(9)班讲“压强”这一节练习时,有一道题是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使劲捏鸡蛋捏不碎,但在桌角轻轻一碰就碎了?我本打算请同学们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然后再回家动手体验。这时候吕小龙突然站起来说:我这儿准备了鸡蛋,请老师示范给大家看,我一边表扬吕小龙的认真准备一边接过鸡蛋,出乎意料的是,我只稍稍一使劲鸡蛋就立即碎了,蛋黄和蛋清粘得我一手。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有 “预谋”的“恶作剧”,同学们显得也很紧张,以为我一定要生气发火。但是我没有生气,反而很镇定地微笑着,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问学生:今天是不是“愚人节”?同学们说:“不是,愚人节应该是4月1号”,我又说今天吕小龙创造了一个幽默,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不过这样的玩笑可不能经常开,因为愚人节一年可只有一次呀!这样,师生很快又进入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接下来我提问:按说鸡蛋是捏不碎的,为什么吕小龙给老师的鸡蛋一捏就碎呢?请吕小龙为大家解释一下。吕回答:因为它本来就有裂痕,我又追问:那么一只完好的鸡蛋呢?吕给出了大家都很满意的回答。

晚上我在灯下做了很认真的反思:今天在捏碎鸡蛋的一瞬间,头脑中的确闪过了因为被愚弄而想发火的念头,但如果当时自己因为学生的一个善意的恶作剧而发火,伤害的可能不仅是自己与吕小龙之间的师生感情,更重要的是给全班同学留下了老师很“古板”的印象,并且这一节课的课堂氛围必然会变得沉闷压抑。相反,自己的沉着和机智使得今天的课堂变得轻松愉悦,我想这样一定会使每一位同学对今天所要巩固的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我应该感谢吕小龙!

……

在2004年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的教育教学表彰大会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当袁乃玉捧着自己几年来记录的近10本厚厚的笔记走上主席台时,台下的老师震惊了,当听完了他从中选出的随笔现身说法后,三十八中学每一位老师的心灵更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的这种“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已经并且将会一直影响着每一个具有钻研精神的三十八中人!

成绩

在钻研教学、积极反思的同时,袁乃玉老师还阅读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并试着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文章陆续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2003年,《你知道看到物体的原因吗?》和《动之以“情”,晓之以“景”》先后在国家级基础教育刊物“中学物理教学探讨”上发表;2004年,《中考物理复习的三点建议》在合肥晚报上发表,2005年,他的中考指导文章《加强实验探究,侧重动手能力》被“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市场报”刊登和转载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005、2006年,他的《“力的示意图”错解分析》、《“分子和原子”知识精析》和《“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疑难解析》等文章先后在 “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课程改革对于每一位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课余时间,袁乃玉老师带动一批老师组成“合肥三十八中科技创新辅导小组”,他们将一些学有余力、爱动脑筋的学生组织起来,义务为他们开展各项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辅导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2004年4月,他所辅导的学生姚跃获合肥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姚跃同学是一个身高仅有1.2米的残疾孩子,原本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各方面也都表现平平,但袁乃玉老师发现他在物理课堂上比较活跃,并且动手能力较强,于是动员他参加了“科技创新兴趣小组”,通过一次次的交流与合作,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慢慢地,同学们发现姚跃变得十分开朗、充满激情。特别是获得合肥市一等奖后,姚跃象变了一个人似的,自己建立了一个残疾人网站(这或许是合肥市第一个残疾人个人网站),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通过网站相互传递自强不息的信心和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并呼吁大家对残疾人给予理解和关爱。正因为这些努力和影响,2004年,姚跃被我国残联推选参加“巴塞罗那世界残疾人大会”,并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从而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对姚跃培育的成功体验也大大激励着袁乃玉继续奋斗的信心和激情。2005年他又与张爱生老师合作,辅导时娇同学获合肥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田兴成、许锐、邓琳琳等同学获三等奖;2006年,在与梁珀、张爱生等科技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十八中的科技创新工作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收获,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市一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电脑机器人大赛中也获得了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位居合肥市同类学校的前列。特别是获得国家奖的胡昊荣同学,将被授予合肥市“市长奖”,这必然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生的进步也无形中推动了袁乃玉老师自己的进步,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科技馆杯第二届中小学教师科学实验创新大赛”中,他设计的参赛作品“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创意巧妙,效果明显,获得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从而在全省14个地市的28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安徽省一等奖!

其本人还多次承担省、市、区级研讨课的教学任务,2002年8月,合肥市开始启动新课程改革,袁乃玉老师在合肥学院执教的示范研讨课,受到了来自合肥市区和三县的共300多名教师的一致好评,并被“中国教育频道”节选播出;2004年3月,“全国校长论坛”在合肥召开会议,袁乃玉老师的汇报课受到了与会校长们的高度评价;2006年,在东北师大组织的“全国课题研讨会”上,袁乃玉老师所上的“走进微观世界”一课,被来自全国的老师们称赞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课!他还多次承担“合肥市教师继续教育”的讲座任务,他清新活泼、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风格对合肥市的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2005年,在担任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科研处主任以后,他始终把打造一批名师作为自己教研工作的目标和追求。他勤奋钻研,努力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推行的“师徒结对”、“推门听课”“教育叙事”等教研制度,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并在兄弟学校广泛推广。他对教研工作求真务实,成效显著,学校在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多项领域均有多人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其中,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优秀奖;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只有两、三年的陈敏老师获安徽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语文教研组获得了“合肥市先进教研组”的荣誉称号等。

虽然从事行政工作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但他始终没有降低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是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想和追求。正因为如此,他所带的班级在各种考试和竞赛中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2005年,在“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他所辅导的卜晓帆和沙先河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合肥市第一、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倾注了袁乃玉大量的心血,甚至是以牺牲对自己孩子的爱换来的。袁乃玉的女儿就在38中的附属幼儿园上学,与38中仅一墙之隔,但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中,他接送的次数加起来总共还不到10次。每天清晨,由于担心班上的学生头天晚上复习时遗留了难题要询问自己,他便早早地去了学校,此时孩子还没有起床;每天傍晚,他往往最后一个离开校园,走上行政岗位后就更忙了。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参加单位集体活动下午不能接小孩,所以中午在家千叮万嘱让他记着接孩子。下午放学后,正好一位家长过来了解情况,袁乃玉耐心而热情与家长交流,等送走家长、急匆匆地赶到幼儿园时,天早已全黑了,学校只剩下老师在陪着孩子一个人。妻子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的全身被蚊虫叮咬起许多红肿后,心疼得直掉眼泪。后来,每当妻子单位忙得脱不开身时,她便经常请朋友帮忙,因为她再也不放心让自己的丈夫接孩子了。

在家中,袁乃玉并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但在工作岗位上,他却处处体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本色。每一次,在各年级开展的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中,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每一月,在学校阅览室的登记手册中,他的借阅次数往往是最多;每一天,在学校门卫室值班人员的目光中,他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绩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2003年,他被吸收为“合肥市中心课题组”成员,2004、2005年被分别聘为“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合肥市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和“瑶海区兼职教研员”, 2006年,他被光荣地评为“瑶海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袁乃玉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这样写到:我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只有独具慧眼,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才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美丽的花朵!

近些年来,袁乃玉在一直不断地努力用心、用爱关注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并尝试着将他们的潜能不断地放大,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鲜艳的花朵。

2010年3月25日下午,瑶海区教育局袁乃玉副局长、办公室杨传海副主任等领导一行到访55中,就教育均衡发展开展调研。 座谈会上, 袁乃玉副局长首先全面阐述了瑶海区教育局在促进教育均衡方面作出的实践探索和努力;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目标,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接着,袁局长认真听取了朱家芳校长与10多位老师有关均衡教育现状与发展方面的思考和设想。大家真诚探讨,共同为瑶海教育的均衡发展献计献策,气氛热烈。

部分教育教学获奖证书目录

2002年7月获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称号

2003年7月《你知道看到物体的原因吗?》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物理教学探讨”发表

2003年8月《动之以“情”,晓之以“景”》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物理教学探讨”发表

2004年4月辅导学生姚跃获合肥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04年4月指导学生李乾坤物理竞赛获“国家二等奖”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04年6月《中考物理复习的三点建议》在合肥晚报上发表

2004年12月实验教学理论笔试获省第一名

2004年12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获省一等奖

2005年4月辅导学生时娇获合肥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005年4月辅导学生田兴成、许锐、邓琳琳获合肥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05年3月《加强实验探究,侧重动手能力》在合肥晚报上发表

2005年3月《“力的示意图”错解分析》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

2005年11月《“分子和原子”知识精析》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

2005年4月指导学生物理竞赛获国家一等奖,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05年8月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获国家一等奖

2006年3月教学案例评选获国家一等奖

2006年4月指导学生鲍晨阳物理竞赛获国家二等奖,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06年4月辅导学生陈雨琴、杜凌汉获合肥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安徽省二等奖)

2006年4月辅导学生傅靖获合肥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06年4月辅导学生高翔获合肥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06年4月在“安徽省科技馆杯第二届中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

2006年6月被授予“瑶海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