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山蛙
释义

简介

学名

中文学名: 小山蛙

中文目名: 无尾目

中文科名: 蛙科

中文属名: 蛙属

拉丁文目名: ANURA

拉丁文科名: Ranidae

拉丁文属名: Rana

拉丁文种名: minima

命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Ting et Tsai, 1979

1979年,由丁汉波教授和笔者将它命名为小山蛙并撰文在中国《动物分类学报》上正式向国内外报道。从此,小山蛙就被列入了世界蛙类的"户口册"而举世皆知。时过二十二年,国内外其他地方均未发现这种青蛙,事实表明该蛙是我省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关小山蛙的一切科学资料都是我省独家拥有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等许多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的两栖动物专家,或来函索取资料或用他们的珍稀动物标本换取我们的小山蛙标本,从而促进国内外的科技文化交流与发展。

形态习性

外形

小山蛙是蛙科蛙属当中最小的一种,其体长最大不超过32毫米。它的背面黄褐色,颇为美观。

生活繁殖

它常栖息在海拔100-600米处的山垅田、沼泽地及寺庙附近的小水沟里,以稻飞虱、稻叶蝉等多种害虫为主食,对农业有益。每年6-10月是它的繁殖季节。在此期间,每天清晨及午后至上半夜,雄蛙群集草丛中高声鸣叫,其鸣声如"gi、ga、ga、ga",四声为一度。呜叫时,往往由一只独唱开始,接着数只和鸣,然后群蛙合唱。在此起彼伏的叫声中,怀卵的雌蛙闻声而至;雄蛙发现配偶光临,立即上前与其拥抱配对,然后产卵,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

生存保护

小山蛙的栖息场所大多在风景区的寺庙附近,如福州鼓山涌泉寺、福清东张灵石寺、长乐营前文殊寺、永泰葛岭文广岩。它们那清脆悦耳、悠扬动听的鸣声在寺庙周围回荡,给人以"蛙鸣山更幽"的感觉。若能保护好景区附近该哇的栖息环境,使小山蛙大量繁衍,那么"gi、ga、ga、ga",的"蛙乐"将令游客大饱耳福而流连忘返。遗憾的是上述各处,除方广岩外都已不见该蛙的踪影。至于方广岩也仅在山脚下的水沟附近才能听到它零零落落的叫声。可想而知,该处的小山蛙数量已寥寥无几,濒灭在即。希望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等有关部门能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让我省特产的这种珍稀蛙类资源持续不断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7:47:17